医院检验科检验管理工作汇报材料内容摘要:

有两种看法:一种觉得检验得就是做常规化验,完成任务就行,一年到头这么忙,中午连班,假日值班,还有夜班,哪象实验室这么轻松,没有硬指标,整天可以看书,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休息,检验科再搞科研又花精力又花钱,无非是弄几篇文章升职称,自己也到头了,所以不以为然。 另外,一些年纪较轻,学历较高,志向较大者,觉得常规化验有什么名堂,只是一名熟练的操作工,只有干一些有深度,有创意的研究实验才能出文章,出成果,才有出 息,将来名利双收。 英文 “Laboratory Medicine”,包括常规化验的 “检验医学 ”——Routine,也包括了探索研究的 “实验医学 ”——Research,他们有共同,也有差别。 检验工作通常是指已认定临床意义的常规检查,其特别强调的是 “按章办事 ”,如美国的 CLIA88,对检验操作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具体讲就是要求人象机器一样程序化办事,你要做的就是与书本一样,最好是完全一样,这样才能做出最可靠的数据。 而科研实验一常规工作最大的不同是其无法机械地 “按章办事 ”,因为它是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不同于重复 劳动的创新,你要做的是与书本不一样,一样就没意义,这种相当不同的动作都会在检验科体现。 检验科不注意创新研究工作就不会有高的水平和学术地位;但过分注重科研、文章,那常规工作常常得不到很好关照和发展,就会出漏子,就会挨批。 人员安排上不单独组织一些人力,有时较深的工作无法完成,而一旦考虑用个把人专门做研究实验,就存在谁靠谁养的问题。 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感到检验科的基本定位应当是最实用最成熟的常规检验数据的可靠、快速的完成,而科研创新应当是第二位的。 如果不是这样看,检验科更多搞科研,那么实验室、研究室也可 以更多搞检验,大家争饭吃,谁也吃不好,不符合专业发展的规律。 但这决不意味着检验科不需要搞科研,搞创新,在检验医学如此飞速发展的今天,检验科作为主要的临床实验室,不应该也不可能没有一点科研创新,但这种创新应当更多结合自身的特点工作。 如即使仪器操作也有一个参数的设置问题,手工检验则有一个方法的改良问题,至于形态检查,细菌鉴定、血型的定型、配型、血球镜检等,更有探索和研究的空间。 自己摸条件,配试剂,找方法都是一种创新。 检验科主任无论从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作用还是自身晋升、发展需要,也都有一定的搞些课题的必要性和自由度。 过去科室由于认识有误区,没有科研大家觉得没水平,一讲科研,报一点前沿性基础性课题,如 “肝癌细胞 R—质粒的耐药性研究 ”、 “单磷脂酶提纯和抗瘤研究 ”、 “几种药物对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等,结果事实上没有精力、没有条件、甚至没有能力完成好。 以后我们调整,完全结合工作实际,报了如 “HLA—配型方法的研究应用 ”, “WHO NET 统计系统在院内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研究 ”, “血小板参考值的探讨 ”等来之于实际又完全应用于实际工作的研究课题,大家又都能参与。 从检验科讲,要求大家都象实验室、研究室 那样人人参与,都做课题并不现实。 事实上许多人只要成为负责的、熟练的操作工,完成每天日常工作也就够了。 但对大学学历,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则必须有更高要求,我们曾设想主任牵头,有个别人专门从事课题的研究,后来感觉在一个科里不一样安排大家心中不平,其本人压力也大,到目前为卡还不成熟。 如果大牌的主任自己带研究生,做些领先课题研究是顺理成章的。 而从我们检验科地现状看,首先是应强调常规工作,这样才有立身之本,其次要求骨干、各专业带头人必须进行一些衫课题的探索研究,这样才能有创新,有后劲。 目前大家还没有形成善于进一步思考问题 、。 改进工作、研究课题的习惯和氛围,只能由学科带头人牵头,逐步由浅入深。 而且任何时候不要忘记检验科的研究一 定是以为临床提供先进、可靠、快速的实验诊断为内容和目的。 四、 内涵建设与外部支持 山东医科大学附院检验科邹雄请便在我们实效相识交谈时说过这么一句话: “医院领 导不支持,检验科主任一点没当头。 ”大医院检验科如同许多科室一样,基本上是靠自己运转,一般来讲,除了自己或带人化验,院领导较少会主动光顾、了解、关心检验科。 做好服务,不给添乱,为了院赚钱,也就让他满意了。 事实上检验科除了实属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外,也不会给领导和医院添麻烦(即使出了问题,科室会想方设法自行消化。 )然而至少三件事情需要院方支持: 一是奖金分配政策,二是添置仪器设备,三是裁定各类纠纷。 医院经济分配大权是在院长的手中,上海瑞金医院检验科主任杨伟宗说过 “中国有两种致富,一种是劳动致富,一种是政策致 富,而医院政策是院长定的。 ”所以当科室多拿奖金感谢杨伟宗时,杨说:“一谢院长,二谢你们自己。 ”仪器也如此,全在于院长的决断。 如何处好与院领导关系,一种观点认为检验发展快又赚钱,院长当然重视检验科。 其实不然,院长一般均为临床医生出身,受自己经历、专业的影响,客观上不重视甚至主观上不愿意重视的并不少见,所有医院医药收入都总收入 50%上,加上影像,一些实验室都是赚钱大户,检验科的事烦,大多临床出身的领导一般不愿多沾手。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常孝敬一下领导,让其有利可图,就会对你关照。 其实也不然,检验科本身可操作的资金 很有限,全院各部门都会有不同的动作,从非常俗套的角度讲,你的能力不会到位。 再说领导是一个整体,院头可以摆一桌,哪尊菩萨都得罪不起,亲一个疏一个,一定添麻烦。 所以仅从狭隘的个人利益巴结领导,事实上是行不通的。 怎么办。 关键 是搞好内涵建设,只有练好内功,外交才会有效。 这些年,我们从国际的、社会的、自身的所见所闻,非常清醒认识 “弱国无外交 ”, “发展是硬道理 ”。 科室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靠实力,才会有生存、有地位、有发展。 同样的检验科,还是这些人,这些事,过去别人对你不以为然,如今谁都对你刮目相看,原因何在 ?在于各方面进 步了,自身团结了,为医院贡献多了,公众口碑好了。 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要把领导 “拉下水 ”,这水就是群众,让他们了解检验,与我们打成一片,求得理解、支持、帮助。 具体一是同各领导保持普遍的较好的个人关系,理解领导、尊重领导、照顾领导。 包括过年过节对领导和机关进行一些礼节性慰问。 其二,凡是医院布置的大的任务都不折不扣完成,哪怕许多形式的,自己并看不惯,但事关院里,尤其是领导者形象,头们很在乎,下面就要支持,不能添乱,让其感到是信得过的,拉得出的,过得硬的。 比如,许多检查,令人心里很反感,但还得假戏真唱,虚事实 做,领导也满意。 其三,科室一些大的活动,及时向领导汇报,争取他们的参与。 如阶段的工作总结,组长会议,三基考试,评议主任等,这样,既有压镇作用,又让他们自身体验,有利于帮我们讲话。 其四,不参与领导之间的矛盾,不玩权术,与各头保持等距离外交。 由于体制弊端,医学院组建的医院班子,有院长、书记、常务副院长、全国人大代表付院长,授藏院长这样 5位正处级以上的实力人物,老大多了必翻般,许多矛盾会很突出,付书记,临床学院付院长,纪委书记等一大堆院长,都想出政绩,反而鸡多不下蛋。 对上面矛盾,我们始终坚持不介入、不扩大、不依附 、一视同仁的态度。 有时你甚至要用扔乌纱帽的手段来 “要挟 ”领导,引起他们的重视,达到你为了科室合理目的。 只要你做得正,科室团结,领导就要掂掂份量。 对职能部门一兄弟科室的关系了要非常注意,一般来讲领导比较赞赏,各部门就会比较重视,各种事情也会比较好办。 五、 大气候与小环境 做好工作关键是调动大家积极性,而信仰危机、信任危机、信心危机是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