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复习大纲内容摘要:

支出的主体是公共部门( 3)非市场营利性( 4)公共支出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收入。 优化支出结构首先,必须找出一个判断公共支出结构是否优化的客观依据。 其次,优化公共支出结构。 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转换政府职能的要求,科学界定公共支出的范围与方向;二是加强那些市场满足部了而必须由政府举办的公共项目的支出,弱化那些市场自身能够解决的项目的支出,最终纠正公共支出结构的“越位”与“缺位”状况;三是在公共支出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缩减一般性项目投资的同时,适当地增加对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四是 14 在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控制消费性 支出的投入上,如精简行政经费和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等。 什么是公共收入。 公共收入有哪些特征。 答:公共收入,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证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凭借公共权力,由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组织向私人部门和个人筹集的一种收入。 公共收入的特征:公共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 公共预算及其本质,复式预算和绩效预算的概念。 答:公共预算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的财政收支计划。 从本质上讲,公共预算是最复杂的公共决策,它是公共收支优先顺序最明确地体现,是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争斗并相互妥协的结果。 复式预算是在 预算年度内,把全部的预算收支按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以特定的预算收入来源保证特定的预算支出,并使二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绩效预算,就是以项目的绩效为目的,以成本 效益分析确定的支出费用为基础而编制和管理的预算。 在现代公共预算体系中,公共预算权利是如何进行配置的。 答:在现代公共预算体系中,公共预算权利是沿着两条路径进行配置的,一是在政府间进行划分,二是在政府各机构之间进行划分。 前者可称之为预算权利的纵向配置,后者 15 可称之为是预算权利的横向配置。 简述我国公共预算缺陷及其矫正。 答: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政府预算所存在的问题日渐显现。 它们见诸于预算形式、预算内容、预算编制、预算监控和预算年度等方面。 ( 1)预算形式,就目前我国的预算形式而言,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已影响到政府预算的全过程。 其一,是预算形势不稳定。 其二,是预算形式缺乏法理基础。 就此现象。 我们认为规范预算形式已成为强化预算管理的当务之急,而政府预算形式的规范化则有赖于回到依法行政的轨道。 ( 2)预算内容,就内容看预算收支范围过于狭窄已成为规范预算管理的重的障碍。 因此,当前大有倡导振兴预算之 必要,而振兴预算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扩大收支预算范围,丰富政府预算内容,其中当务之急则是应将社会保障基金纳入预算管理。 ( 3)预算编制,集中体现为预算编制的依据不够科学、客观。 显然,要从根本上克服这些弊端,对增量预算的修修补补已无济于事,这也意味着:零基预算的实施不应再囿于某个地区或某个部门,全面推广零基预算一时大势所趋。 ( 4)预算监督,这主要表现在,预算监督主体不到位。 为强化预算监督,在近期应对人大及审计机关作更精确的定位。 就各级人大而论,宜在加强已有的预算质询的基础上,建立对同级预算的定期检查制度。 就各级 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而论,应改变审计隶属同级政府的做法,或将其改由上级审计部门垂直领导,或将其划归同级人大管辖,以减 16 少审计机关在依法行政中所受的阻扰。 ( 5)预算年度,在我国预算年度的 1/4 左右的时间里,政府预算对实际预算收支的指导作用是缺位的。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将预算年度都目前的历年制改为跨年制。 第五章 公共服务 什么是政府公共服务。 简述政府公共服务的分类。 答:政府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的总称,它是由以政府机关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全社会所有公民共同消 费、所有消费者平等享受的社会产品。 政府公共服务可分为:维护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 简述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成就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基本原因。 答: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成就:( 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2)我国政府科技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3)教育公共服务进展明显( 4)我国政府的卫生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5)我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成就显著。 ( 6)我国公共事业建设成就明显 造成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忽略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政府行使产业政策不当、公共财政体制尚未 最终建立、行政观念转变滞后等方面。 现代政府活动的主要目的、基本定位及政府管理贯 17 彻的服务原则。 答:现代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政府;政府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全体公民提供充足而优质的公共产品,为社会提供公正公平的公共服务。 所以,当代政府模式的基本定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 简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与特征。 答: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有五个基本特征:( 1)政府的作用集中与公共领域;( 2)政府管理的基本哲学是实现社会正义,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实现和保障社会公正;( 3)政府是公共利益的鲜明代表,政府应当是为市场主体和全社会服务的公共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体现和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政府权力是有限权力;( 5)现代政府是法治政府, 简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战略措施。 答: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战略措施:( 1)制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长远规划与发展战略,使之成为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国家规划与国家战略;( 2)以科技教育公共服务为导向,提升中国的核心国际竞争力;( 3)以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共服务为核心,实现持续、稳定、公平 的增长;( 4)以完善基础性公共服务为重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5)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 18 简述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答: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执政为民为宗旨,着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框架,将政府职能逐渐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 简述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做法。 答: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做法是:转变行政观念,树立公共管理理念与服务型政府理念;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强化政府市场服务职能,建设优良的市场经济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奠定体制基础;推行行政法治化,建设法治政府与责任政府;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奠定财政基础,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建设阳 光政府、高效政府与电子政府;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塑造以人为本、亲民服务的政府形象等等。 简述推进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对策。 答:( 1)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2) 19 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根本性转变;( 3)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4)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5)建设法治政府与责任政府。 第六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政府绩效及其包括的内容。 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 答: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业绩、效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 管理能力。 政府绩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文化绩效。 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微观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