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秩序部安全管理运行方案内容摘要:
守,违纪违章人员有权进行处罚。 ( 3) 、 每月对考核不合格的协管人员有权予以处罚。 ( 4) 、 对不称职的协管人员有权调离和辞退。 ( 5) 、 有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各岗位协管人员进行调整。 ( 6) 、 针对所接管物业各辖区内的异常突发事件及公司重大活动安全保卫的需要,有权紧急调动各在岗和不在岗的协管人员。 5.协管员权限 ( 1) 、 有权制止一切在所接管辖区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执行任务时,对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分子有权抓获并送公安机关,但无实 施拘留、关押、审讯、没收财产和罚款的权利。 ( 2) 、 对发现在所接管辖区内刑事案件或治安案件,有权保护现场、保护证据、维持秩序、提供情况,但无勘察现场的权利。 ( 3) 、 在防范和打击犯罪活动时,协管员可以配备和使用非杀伤性防卫械具。 ( 4) 、 对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行为的人,协管员有权劝阻、制止和批评教育,但没有、罚款、裁决等处罚的权力。 ( 5) 、 对违法分子不服制止,甚至行凶报复,可采取正当防卫。 ( 6) 、 对携带和运送可疑物品及其他行迹的可疑人员有权进行盘查、监视报请当地公安机关处理,但无权侦察、扣押、搜查。 ( 7) 、 对出入小区、大厦的可疑人员、车辆及所携带、运载的物品,按规定进行验证、检查。 ( 8) 、 按照规定,有权制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车辆进入小区、大厦。 ( 9) 、 积极配合卫生、绿化、维修等其它服务,制止违章行为,防止破坏,不能制止解决的向总值班室或班长报告(制止违章要先敬礼)。 七、治安管理岗位工作规程 1.大厦、大堂、门岗工作规程 ( 1) 、 目的 确保大厦、大堂、门岗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业主(住户)平安出入,秩序井然。 ( 2) 、 适用范围 各大厦、大堂、门岗值班室。 12 ( 3) 、 职责 (大堂值班员除遵守《协管员职责权限》外,还 应遵守以下职责) A.严守大堂、门岗,对出入大堂、门岗的人员实行严格的验证和来访登记。 B.严格控制违禁品和违反装修管理规定的工具、材料进入大厦小区。 C.对搬迁的业主(住户),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核准有关证件后才能放行。 D.耐心解答业主(住户)提出的问题,及时反映业主(住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 E.在特殊情况下,如遇匪情、火灾、报警等,要坚守岗位,把好大门关,协同其他协管员共同作战,直到警报解除。 ( 4) 、 准备工作 按《协管员仪容仪表规定》和《协管员交接班制度》做好上岗执勤的准备工作和交接工作。 ( 5) 、 工作程序 ① 、 工作时间安排 A.大堂门岗协管员工作实行 24 小时全天候值班制,三班倒。 每班每岗 1 人工作八小时。 B.值班时间分为早班: 8: 00~16: 00,中班: 16: 00~24: 00,晚班: 24: 00~8: 00;早、中、晚三班每周依次轮换一次,即每周日为倒班日。 倒班顺序:中班倒早班、早班倒晚班、晚班倒中班。 ② 、 来人来访登记 A.对外来人员(业主或住户亲友、各类访客、装修等作业人员、员工亲友等)一律实行进、出登记。 B.必须登记外来人员的有效证件,特指没有过期的身份证、暂住证、 回乡证等。 C.认真 核对证件和持有人是否相符,若不符合不予登记。 D.来访者必须准确说出所访问业主(住户)的姓名及楼、座等,必要时,须用对讲机通话确认后方可登记进入。 E.当接过来访客人的任何证件时,应使用 “谢谢 ”等文明用语。 F.认真填写《来访登记表》,要求字迹清楚,项目全面准确。 G.若遇不登记强行进入大厦、小区的外来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理。 H.当业主(住户)带有亲友或访客时,应有礼貌地请其出示有效证件予以登记;并向业主(住户)做必要的解释,以消除业主(住户)的不满情绪。 I.若遇公司(管理处)领导陪同指导、参观、学 习的社会各界人士来大厦、小区,应立即起立敬礼以示欢迎,并热情回答客人的询问。 等客人走了之后,将参观客人人数、单位、职务等情况记录清楚备查。 J.当外来人员离开大厦、小区时,协管员应及时核准将所押证件退还给访客,说 “谢谢 ”等致谢语,并做好离开时间的登记工作。 ③ 、 严密监视大堂和电梯 A.提高警惕,严密注视进出大厦的各类人员,特别是外来人员,如有疑立即通知巡逻和班长并做好值班记录。 B.发现电梯关人事件,应立即善言安慰乘客,同时通知电梯工马上 进行抢修,并报告班长及管理处,协助做好善后工和值班记录。 ( 6) 、 服务要求 13 ① 、 对住宅楼大堂、门岗要求熟悉本大厦业主(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业主姓名、楼座、人口、相貌特征、常规出入大厦、小区时间等;对公寓楼管理基本熟悉。 ② 、 遵守公司制定的《各岗位文明礼貌用语规范》。 ③ 、 当业主(住户)出入大堂、门岗时,应主动为业主(住户)开门锁,点头微笑以示问候。 ④ 、 发现有老、弱、病、残、双手拿重物的业主(住户)进出大门有困难时,要主动帮助打开大门或搀扶上下台阶。 ⑤ 、 当有业主(住户)搬迁时,应 协助维护进出秩序,指定其使用专用电梯和车辆、物品的停放位置。 2.巡逻岗协管员工作规程 ( 1) 、 目的 全方位巡查管理区域,保证小区(大厦)的安全,维持良好的工作和活秩序。 ( 2) 、 适用范围 各管辖区协管巡逻员。 ( 3) 、 准备工作 按《协管员仪容仪表规定》和《协管员交接班制度》做好上岗执勤的工作和交接工作。 ( 4) 、 内容 ① 工作时间安 排 A.值班岗协管员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 B.早班: 8: 00~16: 00,中班: 16: 00~24: 00,晚班: 24:00~800;早、中、晚三班每周依次轮换一次,即每周日为倒班 日。 倒班顺序:中班倒早班、早班倒晚班、晚班倒中班。 ② 小区巡逻 A.巡逻周期(待定) :每周期将巡逻范围内所有楼宇的楼道、天面巡查一遍。 B.巡逻规律:不制定固定路线,但不留 “死角 ”、 “偏角 ”。 采用顺逆、穿插。 看、听、闻: ③ 大厦巡逻 A.巡逻周期(根据大厦实际情况待定)。 B.巡逻规律:先从天台起,自上而下,从每层楼依次巡逻到地下室,最后到室外。 ④ 检查各岗位执勤情况 总则:日常巡视检查执勤情况由各班长和队长负责。 A.交接班时,交接双方班长要到各自的岗位检查:交接是否认真、 手续是否齐全、仪容仪表是否符合 有关规定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 B.每 1 小时巡逻班长到各岗位巡视 1 次,并不少于两次检查巡逻签到情况,认真填写《协管员工作班检表》。 C.队长巡视检查各岗位每班不少于两次,并认真填写《员工考核表》。 D.巡查时,发现有不认真或违纪等情况,要及时纠正,做好记录并上报。 E.本班执勤中遇到疑难问题时,班长应立即到场,按有关规定处理,不能解决时报告队长或管理处处理。 八、 治安管理各相关管理规定 14 1.值班室(岗亭)管理规定 ( 1) 、 值班室(岗亭)应用镜框悬挂车辆管理制度(主要为岗位制度、操作规程和停车场 管理规定)、收费标准、营业执照、保管员姓名和照片等。 ( 2) 、 值班室内设一套完好的单人办公桌椅供记录时使用(桌子用单人白铁皮桌,值班室小可以自制),不准放长椅和床,不准闲杂人员进入,岗亭外不准摆放凳椅。 ( 3) 、 在值班室外适当位置(室内也可)配置一块 800cm600cm 的白写字板用于出通知,停车场、摩托车、自行车棚(库)需固定值班室,根据车辆停放数量制作一个悬挂准停证、停车牌等用的标牌框。 ( 4) 、 值班室(岗亭)内不准存放杂物,保持室内外清洁。 ( 5) 、 值班室(岗亭)《值班记录》和《车辆出入登记表》,以及 《车辆保管卡》均应放在固定位置,且摆放整齐。 ( 6) 、 值班室(岗亭)不准做其他用途。 2.业主(住户)搬出物品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业主、暂住户、装修人员、商铺等物品搬出行为的管理。 ( 1) 、 业主、暂住户的搬出,应在搬出的前一天由业主亲自到协管部进行登记,并领取搬出放行条;在搬出之时,由业主签名搬出。 注:暂住户搬出时,由业主亲自签字,开出放行条。 ( 2) 、 装修人员的搬出,须先由房管员在放行条上签字认可,后由业 签字认可,协管员检查无误后放行。 ( 3) 、 商铺承租户的搬出,须由综合经营部主管文员在放行条上签字认 可后,由协管员检查放行 3.员工出入厂管理规定 为加强本公司安全保卫工作,使出入厂管理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 1) 、 员工 ① 、 员工进 (出 )厂需戴识别证。 ② 、 员工未佩戴识别证时,守卫人员查明其身份并履行登记手续后方可进入。 ③ 、 迟到、早退或请假者,需提供单位主管签署的证明材料方可进 (出 )厂区。 ④ 、 员工进入厂区限在上班时间内,节假日或下班后禁止员工进入厂区。 ⑤ 、 因公加班需在休息时间进入厂区者,应提供单位主管签署的证明材料。 ⑥ 、 员工夜间加班或节假日加班时,出入亦须遵守以上规定。 ⑦ 、 员工陪同亲友进入厂 内时,亦须办理入厂登记手续。 ⑧ 、 本公司或协作企业员工进入本厂内时,亦须办理入厂登记手续。 ( 2) 、 来宾 ① 、 凡来宾访客(包括协作企业人员、本公司其他单位人员、员工亲友等)进入厂内时,一律在传达室办理来宾出入登记手续,或电话通知其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并说明来访事由,经征得受访人员同意及填写 “会客登记单 ”后,领取 “来客登记证 ”,持 “会客登记单 ”第 2 联进入厂内,并依下列规定使用: A. “来宾识别证 ”应佩挂于胸前,受访者需在 “会客登记单 ”上签字;来宾须将 “来宾识别证 ”及 “入厂登记单 ”交还给传达室查对后,方可离厂。 15 B.团体来宾参观时,须由有关单位陪同方可进入。 ② 、 来宾来访,除特殊业务需要准许进入厂内外,其余均须在会客室晤谈,不准进入厂内。 ③ 、 本公司其他单位人员,因业务原因需进出厂区时,除科长以上主管外,一律先履行登记手续。 ④ 、 不得在上班时间内会客,员工亲友私事来访,于会客室等候,在下班后会见,特殊情况须经科长核准方能会见。 ⑤ 、 协作企业人员出入厂区频繁者,由有关单位申请办理识别证,凭识别证出入大门。 没有识别证者必须办理登记方可进入。 ⑥ 、 来宾出入厂区时,协管员须检查其随身携带的物品,禁止携带危险物品进入。 ⑦ 、 严禁外界其它闲杂人员进入厂内。 ( 3) 、 物品 ① 、 任何物品包括成品、材料、废料、员工私人物品、工具等出厂时均需办理 “物品放行单 ”。 ② 、 保卫人员需仔细核对 “物品放行单 ”的记载是否与实物相符。 ③ 、 物品出厂单由有关单位填写后送厂务核批。 ④ 、 工程承包者、协作企业及其他业务往来企业或个人携带的工具、机器、物品等,应于进厂时先行登记,出厂时凭登记单核对无误后方可出厂。 ⑤ 、 物品进厂时,协管人员须详细检查,如有危险品、易燃品、凶器等,禁止进厂并报告上级处理。 ⑥ 、 人员每天须将 “物品放行单 ”送厂务科备查。 ( 4) 、 识别 ① 、 识别证分为三种: A.员工识别证(黄色); B.来宾识别证(红色); C.协作企业人员识别证(蓝色); ② 协作企业人员识别证每年换证一次 ,且颜色不同。 ③ 员工进厂区应佩戴识别证,未戴者由门岗人员登记一次,列入年终(年中)考核扣分项目。 ④ 识别证应贴好照片 ,由厂务科盖章后方可为有效。 ⑤ 若识别证遗失或破损 ,应及时办理补发手续。 ⑥ 识别证背后面记载个人所属单位及职称 ⑦ 识别证应妥善保存,调、离职时应交回人事部。 ⑧ 协作企业人员识别证应由有关单位办理申请,并应有企 业名称、出入者姓名、照片、年龄、性别、身份证统一编号、住址及电话等内容。 ⑨ 协作企业人员识别证有效期为一年,每年元月份全部换新 ,旧证作废。 4.对讲机的使用规定 ( 1)持机人负责保管和使用对讲机,禁止转借他人或将天线 拆下来使用。 ( 2)发现对讲机有损坏或通讯失灵,持机人应立即向直属上司报告,有部门主管检查后交维修部维修,严禁自行拆修。 ( 3)严格按规定频率使用,严禁乱按或乱调其他频率。 ( 4)严格按对讲机充电程序充电,以保障电池的性能、寿命和使用效果。 16 ( 5)交接班时,交机人要讲明对讲机当班使用情况,接机 者当场查验,发现损坏或通讯失灵,立即报告当值主管或班长。 ( 6)谁使用谁保管。 不用时由协管班长保管。 不能使用或丢失时要及时汇报,非因公丢失损坏的照价赔偿。 ( 7)呼叫对方时先报自己岗位,比如 A岗呼 B 岗,并在最后讲 “收到请回话 ”。 ( 8)收接对方回话时,呼方要简明扼要的将情况讲清楚,收接方收到情况后,应回答 “清楚 ”或 “明白。公共秩序部安全管理运行方案
相关推荐
于生活必须物品,而社会对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将逐步提高,从而导致公共产品的扩张,且日益挤占消费结构中私人产品的相对份额。 公共产品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构成了公共支出不断膨胀的原始动力,而公共资本存量与私人资本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则构成了公共支出日益扩大的客观要求。 自由意志论 .那么,在上述背景下,人民的政治权利,尤其是作为个人的公民政治权利 ——政治支配权、政治决定权、政治参与权
性、经营能力和意愿等) 民营化的公共物品 必须有明确的可供衡量的目标或标准。 12 第二讲 政策过程 所涉及到的章节:第三章、第五章、第九章 第四、六、十章(陈振明) 一、公共管理主体特点 政府 政府作为所谓纯粹的公共部门,它具 有以下 基本特点 : ( 1)政府组织的 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这里所说的公共事务包含了社会中除私人领域(按西方学者的观点
类型。 ( √ ) 12发展型的评估是现代组织进行业绩评估的发展方向。 ( √ ) 12制定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 ( ) 12 平衡记分卡是把战略放在了组织管理过程的核心 地位,以一种深刻而一致的方法描述了战略在公司各个层面的具体体现 ,从而 具 有 独 特 的 贡 献 和 意 义。 ( √ ) 12 对公共部门来讲,通过360
第二章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 在整个事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组织人事干部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这一部分人基本属于基层或者一线工作人员,接触王亚丽的档案和相关资料的机会不多甚至根本接触不到;有一小部分组织人事干部能够接触王亚丽的档案资料,但对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未进行认真核实,未能尽 到责任;还有个别人,迫于压力或利益诱惑参与了王亚丽档案资料的造假
最 新精 品 资料推荐 提 供全程指导服务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61 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必须坚持 “ 革命理想高于天 ” ,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志愿为实现民族复兴的 “ 中国梦 ” 而奋斗。 二、准确定位角色。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始终要明白重要的是财政工作而不是财政工作者。 服务于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 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