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笔试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共六种。 根据违纪行为的错误性质、情节轻重、危害程度、责任大小,参照本人的一贯表现和认错态度,区别对待:对于违反行政纪律情节较轻,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对违反纪律,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给予记大过、降级;对严 重违纪,不适合继续任现职的,给予撤职;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在政府任国家公务员的,给予开除。 2公务员处分的权限 ( 1)给予国务院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和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产生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须报国务院批准。 ( 2)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的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须先由本级人大罢免或人大常委会免职,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在罢免和免职前,国务院认为必要时可以停止或撤销其职务。 ( 3)给予国务院各组成部门 任命的正副司局长包括相当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由本部门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 4)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并报国务院备案,给予这些国家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先由本级人大常委员免职,再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2解除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期限 警告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半年;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一年;撤职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两年。 被处分人员在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 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 提前解除期限不得超过原行政处分解除期限的一半。 2公务员培训的根据、原则和类型 根据: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职位的需要。 其原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公务员培训类型主要有: ( 1)新录用人员培训。 在试用期间进行,不少于 10 天。 ( 2)晋职培训。 培训时间不少于 30 天。 ( 3)专门业务培训。 ( 4)更新知识培训。 每年不少于 7 天。 2国家公务员辞退制度 有五种情形之一的:连续两年不称职的;不 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编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 15 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 30天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应当辞退。 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低于国家办事员最低工资、高于社会救济”的辞退费,工作连续一年以上两年以下,发三个月;连续满四年,发四个月;连续满两年以上,每增一年增发一个月,最多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辞职的公务员不能领这部分费用。 2行政 领导体制的类型 ( 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 混合制中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 ( 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 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范围不同,分为层级制、职能制和并用制。 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在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 ( 4) 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 完整制也称“集约制”、“一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分离是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 元化领导”。 2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 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 4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 75%。 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 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 50%。 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 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 50%。 县级(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 50%。 2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 ( 1)在近两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 ( 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 ( 3)晋升处级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处级以上职务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 4)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 化;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行政决策转向科学决策的标志 ( 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 ( 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 3)“谋”与“断”的相对分离。 ( 4)“断”与“行”的相对分离。 ( 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行政执行基本知识 行政决策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编制行政执行计划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工作安排;进行人力安排;进行物力安排;进行时间安排。 行政执行通过确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对决策执行进行控制。 3 行政协调的分类 ( 1)以协调的主客体及其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三种:与外部环境的行政协调;内部纵横向的行政协调;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行政协调。 ( 2)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为标低头不语,可划分为四种:以解决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即适应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结构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动态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外部、纵横 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沟通性的行政协调。 ( 3)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为标准,可划分为:高层协调,中层协调,基层协调;权责体制协调与规制协调,利益协调与心理协调。 3 行政监督 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教育是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 行政监察机关 依照法律拥有 检查权 、 调查权 、 建议权 和 一定的行政处分权。 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指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