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营业部后台管理办法(20xx版)内容摘要:

场。 新民屯、四方台、长滩三镇合署办公,西部新城建设全面启动。 现代建筑产业实现产值 294 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三成以上。 全年收储土地 1042 公顷,出让土地 公顷。 全区整合整理土地 72 宗。 区委、区政府、 区政协等机关西迁的拉动效应开始凸显,新华印刷、红梅味精等地块接连热拍,华润、龙湖等地产商成功摘牌,铁西迈入 “新地产时代 ”。 ——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全区 3000 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1 个、竣工项目 92 个。 40 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 亿元。 宝马发动机、沈阳冶金机械、东方银座铂尔曼酒店、嘉泰工业装备博览城一期等项目竣工或试生产,华润万象汇正式营业,辽宁奇辉电子、金谷科技园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上线运营,新加坡智能物流、澳大利亚工业地产、纽卡特行星减速机等项目加快推进,宝马研发中心、库卡机器 人工程示范中心、积水潭医院、兴华地下商业城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德工业 战略合作暨中德企业创新中心、美国江森启停电池、富士康汽车零部件等项目签约落地。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全年争取支持资金 亿元,其中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项目获批国家资金 5897 万元。 ——对内对外开放成效明显。 成功举办 “沈阳 —慕尼黑装备制经纪业务管理部 17 造产业推介会 ”、 “辽宁省 —巴登符腾堡州装备制造产业合作推介会 ”,并在法兰克福设立中德装备园代表处。 举办了德国企业沈阳行、中德并购论坛等招商活动。 德国莱玛特高精度光电子设备、法 国电力集团基础设施建设、日本 IHI 株式会社农机生产基地等 50 余个项目加快推进。 西门子互联交通研发中心、德国劳仕领汽车注塑件等项目签约落地。 北方重工盾构机代表我国同类产品首次打入南美市场。 华利能源并购加拿大风电母线、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收购英国 KRT 公司等3 个海外并购项目顺利完成。 外贸出口势头良好,沈鼓集团、三一重工出口分别增长 倍和 倍。 ——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 整合行政机构,将发改局与科技局合并、昆明湖与西三环合署。 落实大部门监管体制,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 组建两区行政审批局,启动企业投资项目管 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审批时限由 120 天减至 天,缩减 %。 积极开展简政放权工作,承接省市下放的 303 项行政职权。 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1258 项, “三证合一 ”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一照一码 ”登记模式全面实施。 成立城区、工业、服务业、外商投资 4 个企业服务中心。 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北方重工与中建材签署联合重组合作协议,沈鼓集团上市通过证监会初审,机床集团与社会资本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华岳外贸等 8 户企业转制评估审计工作进入尾声。 国资运营成效明显,国资收益实现 亿元。 三生制药在香港上市, 金昌蓝宇、递家物流、万合胶业等企业在新三板上市。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沈鼓集团 10 万空分装置、特变沈变换流变压器、北方重经纪业务管理部 18 工镁合金成套设备等新产品打破国际垄断。 沈阳铸造研究所获评国家重点实验室。 税改工作成效明显, 42 户企业完成 “营改增 ”。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投入 28 亿元,实施各类城建项目 442项。 新建改造道路 公里。 迎宾路高架桥、开发大路跨化工园铁路桥、中德大街一标段、开发 22 号路宝马铁路专用线下穿桥等重点工程竣工通车,浑河四街、中德大街二标段、地铁九号线铁西段、中法大道等建设工程加快推进。 北一路、保工街等 “三横两纵 ”快速路网建设全面启动,北一路快速路管网排迁工程完工。 铁西金谷二号路、三号街竣工通车。 嘉泰工业博览城电力配套等工程按期完工,铁西新城地下综合管廊、 220 千伏高花变电站等重点配套工程按期推进。 建大公交港湾投入使用。 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集中整治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城管顽疾,我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经验在全市推广。 对铁西金谷、沈新路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全年植树 42 万株。 大力实施 “蓝天碧水 ”工程,完成 50 台大型燃煤锅炉达标改造工程,拆除联网或取缔燃煤锅炉 62 台。 沈化、东药搬迁及土地污染 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勋望北校新教学楼投入使用,春晖学校综合楼等 11 个新建项目按期推进,五十三中学北教学楼等 36个维修改造工程如期完成。 公办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 农村中小学校车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 我区被列入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卫生信息化平台一期建设基本完成,长滩、新民屯卫生院主体完工。 打造了森林体育公园,新建文体广场经纪业务管理部 19 22 处,改造街道 (社区 )文化站 (室 )11 个,社区书屋实现全覆盖。 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进展明显, 42381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市级养老保险 统筹。 采取国资划拨、租赁、资源整合等方式,全面完成 15 个未达标社区办公用房改造任务。 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 7 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1 个、助残阳光工场 1 个,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165 户,为 2283 名一级重度残疾人办理意外保险。 城镇实名制就业达到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为零。 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 647 人,带动就业 7882 人。 扎实推进安居工程,安置居民 3400 户。 年初确定的 42 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 ——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设施农业建设 450 亩。 5 个街镇 26 个村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改革工作进展顺利。 稳步推进 7 个宜居示范村和 42 个达标村建设,朴坨子村荣获全市最佳村镇环境改善奖。 投资 2780 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全部按期竣工。 全区新增造林面积1605 亩。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结人大代表建议 230 件、政协委员提案 204 件,办复率 100%。 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 深入开展 “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 ,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认真贯彻新《预算法》,全面推行预决算和 “三公 ”经费公开。 完成 “六五 ”普法工作。 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我区经纪业务管理部 20 信访稳定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 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日益完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以及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各类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预防。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教育、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双拥共建工作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明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海关、检验检疫、银行、保险、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驻区单位积极参与铁西建设,为全区发 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 2020 年全区工作取得的成绩,标志着我们 “十二五 ”期间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回首 “十二五 ”,铁西老工业区向全面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其成果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产业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壮大。 两化融合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到 %,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现代建筑产业园入驻企业 210 余家,工业增加值达到635 亿元。 服务业层次和水平实现跃升,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 %。 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和高效特色农业比重达到8%。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以综合配套改革为统领,行政管理体制、国资国企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1 项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 非公经济、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在我区直接投资的世界 500 强企业达到 56 家,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额连年名列全市第一。 5 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经纪业务管理部 21 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分别是 “十一五 ”时期的 倍和 倍。 城市功能持续完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提高。 5 年累计投入城建资金 161 亿元,道路、桥梁、铁路专用线、电力管网、绿化 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如期完工,城市综合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 我区成为全国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 2020 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2020 年的 倍。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发放低保金 亿元。 就业、就医、就学、居住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区人民更好地享受到振兴发展成果。 我区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 过去五年铁西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进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区部队官兵和中、省、市直企事业单位,向关心支持铁西振兴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发展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足和差距。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巨大。 工业企业订单不足,效益下滑。 项目储备不足,投资拉动作用减弱。 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有限。 二是改革创新力度还不够大。 经纪业务管理部 22 简政放权、职 能转变有待于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要求。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快。 三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仍不均衡。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需下更大气力解决。 四是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个别部门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加快复兴振兴的新要求。 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 “十三五 ”时期全区目标任务和 2020 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 “十三五 ”时期是全面创新改革的攻坚期,也是铁西复兴振兴的关键期,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机遇 和挑战前所未有。 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全力抢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保持发展定力,努力开创铁西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国家、省市 “十三五 ”总体安排,按照区委 “十三五 ”规划建议,区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铁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 “十三五 ”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着力 ”总体要求,主动适应、科学把握、积极引领新 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深入落实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按照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部署,以区委 “48 字发展思路 ”为统领,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 “一带一路 ”和全面创新改革实验的重大机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 “互联网 +”行动计划,保增长、调经纪业务管理部 23 结构、增活力、重民生,实现经济社会更有质量、更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 ”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创新引领基地,全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铁西老工业区全面振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 10%。 “十三五 ”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 ——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推进 “一园一城一谷 ”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进程。 推进工业、服务业、农业融合发展,逐步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常态化。 ——全面推进创新改革。 推进全面创新 改革试验,深化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农村领域改革,加快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打造东北最优的投资兴业环境,争当全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排头兵。 ——全面优化城乡发展环境。 贯彻落实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城市工作。 完善城市功能,完成 “三横两纵 ”等快速交通网络建设,着力打造都市气派、秩序井然、生态文明的市容环境最优区。 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经纪业务管理部 24 加快浑河西峡谷、细河 U 谷、宝马公园等生态景观工程建设。 严格环保执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发展绿色交通,加快新能源汽 车推广应用。 扎实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建成一批宜居示范村。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提升教育均衡化水平。 增强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积极做好生育政策落实工作。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 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深入实施安居工程。 实施精准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各位代表, 2020 年是 “十三五 ”开局之年。 当前,铁西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我们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更具备加快复兴振兴的有利条件。 国家深入实 施新一轮振兴东北的重要战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大机遇、自身多年发展孕育的潜在优势,都为铁西开辟了新的更大的空间。 我们必须带着强烈的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切实抓好各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