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用建筑节能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内容摘要:

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20]46 号) 1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 2020) 1 其 它 建筑节能相关法规和政策。 (二)国家、行业和上海市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2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0;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71062020; 《建 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GB/T 152272020; 《建筑幕墙》 GB/T 210862020; 《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 JGJ/T 15120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20; 其他现行的 国家、行业和上海市 建筑节能规范、规程和标准。 二、评估主要内容 (一)能源利用情况 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 1)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能源消耗种类; 9 ( 2)明确各种用能的特征参数或质量要求; ( 3)确定各耗能单元单位时间的能源消耗量,及规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下同)各种能源消耗总 量; ( 4)根据各种能源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计算项目规定时间内综合耗能量(折标准煤)。 能源供应分析 ( 1)供应条件 ; ( 2)供应方案。 能耗指标及分析 ( 1)能耗指标 单位 面积 消耗指标,包括耗水、耗电、耗煤、耗 气 、综合耗能 (吨标煤 /平方米) 等指标。 ( 2)能耗指标分析 有条件的项目应与其他同类建筑物的 能耗指标进行比较 分析。 新能源 及可再生能源 的合理应用 ( 1)应用种类; ( 2)应用方法。 能源系统运行与管理控制 ( 1)各种能源的独立计量功能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2)涉及能耗的各设备系统( 空调、通风、供电、照明、电梯、给排水、动力设备等)节能自动控制技术措施说明。 (二)建筑 围护结构节能 设计 总体 ( 1) 各单体工程布 局 因素 ; ( 2)功能影响因素; 10 ( 3)建筑朝向; ( 4)建筑中庭夏季利用通风、排风等降温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建筑热工设计规定指标 ( 1)屋面传热系数; ( 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平均传热系数; ( 3)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 ( 4)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其中: A、各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窗墙面积比; B、传热系数;C、遮阳系数(包括外遮阳); D、可见光透射比; E、气密性; F、可开启面积; G、透明幕墙的通风措施。 ( 5)屋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和面积百分比; ( 6)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热阻限值; ( 7)地面热阻限值; ( 8)对项目进行综合节能计算,判断综合节能率。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1)屋面形式(坡屋面、平屋面)及保温构造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保温类型(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等)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3)透明幕墙保温、通风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4)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5)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型材、玻璃、遮阳等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6)外门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7)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11 (三) 设备 节能设计 暖通节能设计 A、暖通节能设计规定指标 ( 1) 建筑物总冷(热)负荷计算值和单位建筑面积冷(热)负荷指标。 ( 2)室内外温、湿度的合理确定, 主要冷(热)源设备,包括冷(温)水机组、热泵机组、锅炉、单元式空调机等的 能效比( EER)、性能系数 ( COP)和热效率等 ; ( 3) 集中热水采暖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EHR)和空调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输送能效比( ER)。 ( 4)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 ( 5)单位面积空调系统能耗指标; ( 6)水冷式电动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符合性能系数 IPLV; ( 7) 沪建交〔 2020〕 828号 文要求的其他规定。 B、暖通设计、设备选用及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1)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选择方案比较说明及其系统设备配置 (规格、数量),冷(热)媒参数 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2)空调区域合理划分的节能技术措施说 明; ( 3)空气调节系统型式选择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4)新风及排风能量回收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5)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节能设计技术措施说明; ( 6)冷却水系统节能设计技术措施说明; ( 7)风机、水泵选用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 8)冷热水管和空调风管绝热层节能设计技术措施说明; 12 ( 9)可再生能源、余热利用等节能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