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原理作业及答案解析课改一内容摘要:

惊全国的砸冰箱事件。 名牌战略应该说是它的一个战略重点。 ( 2)多元化战略 从 1991 年 12 月到 1998 年 12 月。 1991 年 12 月,从冰箱一种产品做到其他多个产品。 当 时的舆论都认为中国企业没有能力做到多元化,只能专业化做一个产品。 欧美的企业一般不会拓展这么多的领域的做多元化,原因是欧美的市场比较成熟,在这种成熟的市场下,他们感觉做多元化的扩张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欧美市场上在一个产品下做多品牌,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扩张。 在我们国家,或者说亚洲地带,整个的发展不够成熟,市场空间很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多元化经营。 企业不是要不要做多元化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做好多元化的问题。 企业不应该分为专业化和多元化,应该分是不是国际化,例如可口可乐从市场角度来讲就是多元化,它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销售, 不能看到它只做一种饮料。 所以采取一个战略,就是“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把一个产品做好再做另一种产品,这样,基础会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大。 第二个阶段,很多家电行业的质量已经相差不大,要想做出企业的品牌、名牌,靠什么呢。 海尔提出,要靠服务、靠创造消费者认同的产品以外的价值来进行创品牌。 他们提出一个很新的观点,就是以概念功能价值来进行创品牌。 决定一个战略,首先要改变观念,否则就很难支持这个战略的创新。 海尔提出“三只眼”的概念就是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好比是长一只眼,只要盯住政府就行了。 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应该是两 只眼,一只眼盯住内部,一只眼盯住外部。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应该再多一只眼,这只眼应该盯住政府,改革的过程中会出台很多新的政策,盯住它就可能有机遇。 观念的改变可以创造市场。 兼并红星电器厂时是 7 月份,是洗衣机的销售淡季,当时这个厂解决一个观念问题: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夏天人们并不是不用洗衣机,而是五公斤的洗衣机太大,浪费水和电。 在这个观念指导下,制造当时全世界最小的 1. 5 升的洗衣机,开拓很大一片市场。 现在这个产品在美国也很受欢迎。 短短的 5 年时间小小神童洗衣机 在全世界的销量 200 万台。 张瑞敏总裁对他的多元化经营总结了两条经验: (1)企业要做多元化经营的时候要具备几个条件: 主体企业一定要具备足够的优势,它的内部管理模式是一流的,并且它的管理模式应该与世界管理模式接轨。 外部市场上的产品一定要在同行业名列前茅。 这是非常关键的。 目标明确。 多元化的经营,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外延,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实质性的发展。 (2)在选择新行业的时候,张总裁给出的两条原则: 要把自己所热爱的行业要做大,要做强,要做好。 先进入与原行业相关的领域,再进入到一些新的 行业。 记住,要做就要做出规模来,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 3)从 1998 年开始,海尔进入国际化战略 “海尔的国际化”就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合格的国际出口商,但“国际化的海尔”就不同了,就是要在全世界各地形成一个本土化的海尔,例如美国海尔是在当地生产、销售,被当地消费者认可的美国品牌,在加入 WTO 后对企业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国际化战略呢。 一般来说,国际化战略要满足这样三条: (1)市场国际化。 就是大量的产品必须能够要销往全球主要的经济区,这才叫做市场国际化。 (2)营销国际化。 就是企业 在海外应该有足够多的营销网点和服务网点,这才叫做营销国际化。 (3)产品国际化。 就是产品应该是国际上一流的最先进的。 海尔是 1998 年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并且一直到今天。 它的品牌已经被全世界得到关注和很多国家的居民认同。 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海尔越来越感觉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应该说是国内无名牌,要想做名牌,一定是世界名牌。 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目标就是创国际名牌,冲击世界 500 强。 这个发展战略的重点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投资建厂,让海尔的产品美国制造。 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