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t3841-20xx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1部分:基础管理规范内容摘要:

年度计划, 也可分别制定各管理工作内容的计划; 计划应形成文件,经过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下发各部门执行;计划需变更时,应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 —— 重点部门或较大的车间,宜单独编制安全工作计划; —— 企业年度安全计划完成情况 , 每年至少检查两次,并形成记录。 企业年度安全工作总结应符合下列要求: —— 企业每年编制年度安全工作总结;由主管安全领导审核后报主要负责人和安委会;总结宜在年底或次年年初完成; 总结中应有年度安全费用使用情况、年度计划完成情况、中长期规划的实现情况、年度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建 议等内容; —— 企业总结应经过安委会审议,提出下年度的改进意见; —— 重点部门或较大的车间,宜单独编制安全工作总结。 目标和方案 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和方案 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 根据年度安全工作 计划制定企业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形成文本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 ;企业目标宜每年年初下达; —— 目标应根据企业现状和上级要求制定,不仅应包括事故发生率、职业危害控制目标,还应有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等过程控制目标,并宜量化;目标应体现持续改进,提出年度内实现的提升性目标; —— 企业应针对目标制 定相应的方案 , 明确 为实现目标所 规定的有关职能、层次的职责和权限、 实 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等; —— 目标 及方案 完成情况应定期统计分析,并保存相关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的记录;应确定各类目标的统计分析周期; —— 每年年底 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和方案 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报告或列入年度安全工作总结。 企业下属部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 确定需制定部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下属部门范围,其中应包括生产车间、 动力部门、仓储部门 、 物流部门、 承担安全相关管理职责的科室及其他现场有重点 /重要危险源的部门; —— 相关部门依据企业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结合本部门危险源及管理职责实际,制定形成本部门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文本,经过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 部门目标中,不仅应包括事故发生率、职业危害控制目标,还应有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等过程控制目标,并分解为具体量化 目标;同时,制定为保证目标完成所需的相关具体 措施 ; —— 部门目标 及相关方案的 完成情况应定期统计分析,并保存相关统计数据、资料和统计结果的记录;统计周期应符合企业的要求。 目标考核应符合下列要求: —— 企业建立 目标考核体系,对列入考核的 目标 进行定期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奖惩;符合本部分 的具体要求; YC/T 5 —— 考核和奖惩应保存记录。 安全投入 费用 管理 安全投入 费用 应得到保障,符合下列要求: —— 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并形成文件; —— 制度内 容应包括:安全投入费用的提取、安全投入费用的使用、安全投入费用 使用统计分析、专款专用要求、安全投入 费用 的审计监督等。 企业年度财务预算中应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 费用 的 预算应 符合 以下要求: —— 年度安全投入 费用 (含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的管理方案 需发生 的费用 ),应纳入企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日常维护等财务预算计划,或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费用预算计划; —— 技术改造等较大的安全投入费用应经过技术论证,并有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参加;保存论证记录; —— 安全投入 费用 的相关财务预算计划批准后,应制定各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或计划,每半年至少应对费用使用情况及方案、计划完成情况进行 一次 检查和统计,并保存记录; —— 各项安全投入 费用计划、方案 项目,验收时应有安全管理部门参加; —— 每年年底,安全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相关部门对安全投入 费用 预算计划 的使用情况、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或列入年度安全工作总结。 危险源管理 危险源管理要求 危险源管理 制度和 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 建立危险源管理的制度,其中应规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的主管部门、范围、流程、方法、更新频次、审批要求; —— 企业下属各部门组织本部门危险源管理,建立部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或台帐; 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部门应按本企业部门对待,组织其辨识危险源并形成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 —— 在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的基础上, 形成企业重点 /重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并经过安全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各部门; —— 保存企业全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资料; —— 凡依据国家和地方标准确认为重大危险源的,应按照国家和地方要求定期评估和申报,并保存记录。 危险源资料的更新应符合下列要求: —— 根据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化,设备更新、产品调整、生产工艺改变、原辅材料变化等情况及时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 正常情况下,企业及下属各部门每年年初应进行 一次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内容的评审和更新,并保存更新记录。 危险源资料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 危险源控制措施的各类文本应下发到各班组或岗位,并保存发放记录;文本可作为新员工和转复岗人员班组级安全教育和日常培训的依据;应确保员工熟悉本岗位的危险源(特别是重点 /重要危险源)及控制方法、作业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等内容; —— 岗位操作规程或其他岗位人员执行文件中应包括岗位主要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的内容,具体执行本部分 的相关要求; —— 企业和下属各部门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资料,作为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YC/T 6 实施安全检查的的依据。 危 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要求 危险源辨识覆盖所有场所和活动, 并包括 现场相关方活动和 列入计划的活动, 符合 GB/T 28001的要求。 危险源辨识及其描述应符合下列要求: —— 辨识时应考虑正常(如设备正常运转的危险、正常清理设备时的粉尘)、异常(如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时的危险、通风装置故障时的粉尘)、紧急(如发生事故时的危险、发生泄漏时的危害)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 —— 辨识时应考虑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故事件)、现在(目前存在的危险)、将来(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三种时态的危险源; —— 危险源描述 应包括危险发生的根源,即第一类危险源: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危险源描述 还 应包括危险发生的 直接原因和过程 ,即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引发事故或伤害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良因素、管理缺陷等; —— 宜参照 GB/T 13861 对危险源进行描述 ; —— 危险源描述应包括伤害对象 和 危险导致的后果 ;宜参照 GB 6441 对后果进行分类。 风险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 应 规定 风险评价的方法和风险分级 标准 ,宜采用定性分析和分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 国家 法规标准规定 的重大危险源,以及特种设备及其作业、危险作业、烟草制品火灾等风险较大的危险源,应列为 企业 重点 /重要危险源; —— 对风险评价实施动态管理,对于目前不符合法规要求、曾经发生过事故但仍然无有效控制措施的、员工或相关方严重关注的危险源,应直接列为重点 /重要危险源,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危险源控制措施的策划 危险源控制 策划和效果评价 符合下列要求: —— 企业 重点 /重要危险源应列入重点控制对象,形成各重点 /重要危险源部位或作业活动的控制措施表;其他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含在部门 危险源台帐或清单之中; —— 每年应对重点 /重要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情况进行 效果 评价,并形成分析报告,确保重点 /重要危险源监控工作的持续改进。 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 风险控制措施应以消除、取代、工程控制、标识、警告和(或)管理控制、个体防护用品的顺序进行选择; —— 控制措施的 方法 宜包括:现场各类设备、工艺、检测、防护等技术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等个人防护措施;制定目标和方案、文件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持证上岗等管理措施;应具体、可行、有效。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 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和更新 应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的制度,其中应明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获取 和合规性评价 的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和适用性评价的要求,规定更新要求和合规性评价的要求。 YC/T 7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及其资料应符合 GB/T 28001 的要求;其中: —— 应 在获取的基础上进行适用性评价,建立企业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企业下属的分厂应单独建立清单 ; —— 清单内容应涵盖企业适用的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 、标准及行业要求等;清单应注明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名称(含文号和标准号)、颁布实施时间、颁布部门、适用条款、适用部门等内容; —— 应及时收集、获取清单所列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本(含电子文本),并采取可行的方式能够被各部门所获取,并能被在企业内长期工作的相关方或获取。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资料的更新应符合下列要求: —— 应及时获取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更新信息,并收集更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本,及时更新法律法规文本资料,确保执行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现行有效版本; —— 法律法 规和其他要求更新信息,应及时传达到各部门和有关相关方; —— 应每年定期修订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确保其适用性。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贯彻和应用 贯彻和应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 应结合企业实际,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具体内容转化为企业规章、制度、规范和标准等文件;每年合规性评价中,重点对文件的合规性进行评价; —— 企业应将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宣传、贯彻列入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每年至少应有 一次 相关的宣传活动,并保存记录。 学习和培训应符合下列 要求: —— 应将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培训列入培训 计划 ,每个部门每年至少应有 一次 以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培训,包括参加企业级培训或企业统一安排的部门级培训,并保存记录; —— 应组织员工学习与本岗位工作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宜在 车间和 班组安全活动中安排上述学习内容。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 合规性评价 频次和程序 应符合下列要求: —— 每年应至少进行 一次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评价应 组成企业评价组进行,评价组应有 安全管理部 门及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工会代表、注册安全工程师 等 参加; —— 合规性评价在收集整理年度企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循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应提供全面有效的证据,以证实合规性要求; —— 合规性评价应形成合规性评价表或报告;评价人应在合规性评价表或报告上签字,并保存评价记录和资料; —— 合规性评价表或报告应由企业安全主管领导 或 主要负责人 批准 ,并下发各部门。 合规性评价 内容 应符合下列要求: —— 应根据企业管理职责和内容,确定需评价的法规及其内容,宜分类列出评价内容; —— 应对企业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循情况进行具体 描述,并对照法规要求进行评价; —— 应对每一评价内容或对每类 评价内容的合规性作出评价结论;结论宜分为符合、基本符合和不符合;基本符合应说明不足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不符合应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 纠正和预防措施 应符合下列要求: —— 对合规性评价提出的不符合 和改进建议,应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形成文本 ; YC/T 8 —— 应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跟踪验证,并保存记录。 组织机构和职责 安全生产委员会 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设立符合下列要求: —— 设立企业安全生产委 员会, 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职业危害管理重要事项进行决策和统筹管理;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担任安委会负责人, 安全主管领导及其他涉及安全管理的领导、工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安委会应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 ; —— 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工作制度文本,内容应包括安委会职责、议事规程、监督检查及记录要求等 ; —— 安委会职责应包括对涉及安全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批准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听取并批准年度安全工作总结等。 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议事规程 和监督检查机制,符合以下要求: —— 安委会议事规程应规定各类安委会会议的频次、主持人、出席和列席人、议事流程、记录等要求,其中每半年应至少召开 一次 全体会议,由主任或委托安全主管领导主持;主要负责人每年主持安委会会议 不应 少于 一次 ; —— 安委会应建立 企业领导现场带班和 检查机制,规定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 成员定期 带班和 参加安全检查的频次和要求; —— 安委会会议应有会议记录,宜形成会议纪要下发执行;安委会组织或参加的各项安全检查、协商交流等活动均应保存记录。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安全管理机 构和人员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企业应设置安全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主管企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