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灾毁耕地复垦项目设计报告新标准内容摘要:

耕地复垦项目不仅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同时 对于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加速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 土地资源方面看,项目区水毁耕地复垦面积集中连片,水毁农田和水毁其他草地水毁前,表土层深厚,保水保肥且通透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质保水保肥能力适中。 通过 土地复垦,将原有内陆滩涂和灾毁后的沙地建设成标准水田,通过 土地平整,归并小田块,规整田块形状,将提升项目区的田园生态景观;通过对项目区的道路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提升道路标准可以改变雨季项目区道路泥泞不堪的现状;通过配套完善的硬化沟渠及农田防护工程,可以改善项目区洪水冲毁农田的状况,提高项目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通过土地复垦和水利工程措施,对区内溪沟进行清淤 疏浚,对易垮塌区域的渠堤和溪沟堤防进行硬化加固,对已损毁区域重修堤防,从源头上防止水毁地的扩张。 建设项目 的环境影响分析 1) 水土环境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机具产生的油污对地表水、地下水形成污染;汽车排出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后沉降或随雨水冲刷到当地水源,造成水质变化;生产及生活产生的污染物将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但这些影响都是短期性的影响。 随着工程施工的结束,对区内溪沟进行清淤疏浚,对易垮塌区域的堤防进行硬化加固,对已损毁区域重修堤防,从源头上防止水毁地的扩张,完善区内水系,改善区内水土环境。 2) 环境空间质量 项目附近环境空气敏感点主要为周边的村庄,项目施工时,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合过程中大量的粉尘散落在周围空气中;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引起扬尘污染,尤其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 施工地段和汽车过往产生的扬尘浓度大小与距离污染源的距离有关。 3)固体废弃物的影响 施工期间,项目建设中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弃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实施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施工材料包装袋、服务设施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对废弃物及服务设施产生的生活垃圾定点存放、集中处理,对环境 影响较小。 4) 物种的影响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项目 17 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现存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如青蛙、蚯蚓等会在短期内减少,但不会影响物种的多样性,因为在项目区内不存在特殊的物种。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项目 18 4 项目区灌溉水源分析 陈家湾片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 半山水库及山塘水,可保证项目区的灌溉。 江下片灌溉用水来源是项目区的河流溪沟,宽度达到 57 米,通过拦河坝 从懂易村 引水灌溉,水源状况良好。 龙珠金塘片灌溉用水来源是项目区内东西走向的河流和 溪沟 ,通过项目区的沟渠进行引水灌溉,可为项目区提供充足的水源。 任田片灌溉用水来源是项目区的 溪沟 , 项目区修复 渠堤。 飞跃片灌溉用水来源是项目区内北南走向的河流和山塘,通过项目区的沟渠进行引水灌溉,项目区内河流 拦水坝 ,可为项目区提供充足的水源 ,完全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用水的需求, 因此本设计方案不再 对其 做水资源平衡分析。 本项目区属于水毁耕地,水源状况良好,对 毁坏拦河坝和河堤进行整修、硬化加固,将进一步改善水源状况。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项目 19 5 土地复垦方案及预防“再毁”的工程对策 按照《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项目 设计编制指导性意见 》的要求: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破坏前原土地利用现状为耕地的,原则要求 复垦为耕地,不能恢复为耕地的应优先恢复为农用地;对破坏前原土地利用现状为非耕地的,但复垦区域周围 3 公里内有客土源保障且交通较方便、自然坡度在 20 度以下、没有污染源的,应恢复为耕地。 由于 2020 年特大洪水,因洪水泛滥导致项目区内的河流溪沟堤坝冲垮,渠道体系遭到破坏,导致耕地被洪水、暴雨淹没,水位退后,耕地因为长期浸泡耕作层板结,部分区域表土层被冲刷侵蚀,并且有大量的泥沙和砂石淤积,导致耕地无法耕作,区域内的部分渠系被破坏。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项目 20 项目实施后 土地 利用结构 变化 表 单位公顷、 %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现状 调整后 净增减额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陈家湾片 江下片 龙珠金塘片 任田片 飞跃片 合计 陈家湾村 江下村 龙珠金塘片 任田片 飞跃片 合计 01 耕地 011 水田 012 水浇地 013 旱地 小计 02 园地 023 其它园地 03 林地 031 有林地 04 草地 043 其它草地 10 交通运输用地 104 农村道路 11 水域及水利设 施用地 117 沟渠 111 河流水面 小计 12 其他土地 127 裸地 123 田坎 小计 建设规模面积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 垦补助资金项目 21 “再毁”的工程对策 堤防修筑 水毁耕地主要是由于暴雨季节因为山区洪水冲垮河流堤防 、拦河坝 或沟渠渠堤造成侵蚀性水毁和泥沙淤积型的沉积 ,暴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造成灾毁。 本项目区的灾毁类型为 洪水冲垮溪流堤防或渠堤造成的侵蚀型水毁和泥沙淤积型水毁, 本着“ 以 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为了防 治项目区复垦后的“再毁” ,本规划正对项目区内已损毁、薄弱或已有损毁趋向的主干沟渠渠堤进行硬化加固: 对 陈家湾 片 干渠上的 堤岸 进行护堤; 江下 片 溪沟进行 浆砌石护堤; 龙珠金塘 片增加挡土墙对项目区的沟渠和农田进行保护,并对项目区的水源河流进行护堤, 根据沟渠的抗冲、抗淤和堤防的工程设计规范的抗滑和抗倾稳定安全系数计算要求,修筑溪沟护堤和渠堤 ;任田片溪沟进行浆砌石护堤;飞跃片溪沟进行浆砌石护堤。 本项目区共护堤修筑 8处 ,其中 江下 片 1处,长 米; 龙珠金塘 片 5处,长 米 ;飞跃片 3处,长 米。 沟渠疏浚 因山区水土流失,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泥沙, 由于 地势的降低,水流流速减缓,大量泥沙在渠床淤积,致使渠床抬高, 水流流速进一步减缓及沟道水位抬高。 雨季来临,暴雨集中,沟道排泄能力不畅,致使河沟“走水”,冲跨堤防,损毁农田,针对此问题本项目规划设计针对任田 片的沟渠进行清淤整修 加固 ,清淤深 米, 长 米。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 垦补助资金项目 22 6 灾毁耕地的宜耕性评价及土壤改良措施 a) 评价因子及其参数 综合对项目各类因素的评价,项目区光热资源充足,新增耕地区整理后土地生产潜力较大,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基础上,农作物一年可实现二熟。 依现有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坡度、表层土壤肥力、水源等作为参评因子,各项评价因子分“好、较好、一般、差”四个强弱等级,等级越高,分值越高,各参评因子的最高赋分为 100分,最低赋分为 10 分。 b)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根据各评价因子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权重之和为 1。 评价因子参数及权重见表 61。 表 61 复垦耕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权重 评价因子 强弱等 级 指标 取值 权重 有效土层厚度 好 > 80 100 较好 7950 70 一般 4930 40 差 < 29 10 土壤质地 好 壤土 100 较好 粘土、砂壤土 70 一般 重粘土、砂土 40 差 砂质、砾质 10 地形坡度 好 < 6176。 100 较好 6176。 15176。 70 一般 15176。 25176。 40 差 25176。 以上 10 表层土壤肥力 好 可直接耕种 100 较好 需施少 量农家肥可耕种 70 一般 需施大量农家肥可耕种 40 差 需施少量农家肥和有机肥 10 水源 好 不间断自留 100 较好 自流与提水相结合 70 一般 提水 40 差 需进行区外引水 10 c) 总适宜性等级的确定 根据加权求和计算各评价单元的分值,确定评价单元 90 分以上为一等宜耕地类,75~90 分之间为二等宜耕地类, 60~75 分之间为三等宜耕地类, 60 分以下为不宜耕地类。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 垦补助资金项目 23 d) 评价结果 由于 2020 年特大洪水,因洪水泛滥导致项目区内的河流溪沟堤坝冲垮,渠道 体系遭到破坏,导致耕地被洪水、暴雨淹没,水位退后,耕地因为长期浸泡耕作层板结,部分区域表土层被冲刷侵蚀,并且有大量的泥沙和砂石淤积,导致耕地无法耕作,区域内的部分渠系被破坏。 陈家湾片受灾耕地面积 公顷 ,其中 公顷 耕地沙泥淤积厚度 20厘米。 通过 沙土外运,地表杂物清理恢复耕作层 , 机械翻耕可以将其复垦成水田 , 多余弃土运至弃土区堆放,用于以后的河堤整修。 根据以上评价方法和上述基本情况,可得出项目区灾毁 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 详见表 62) 表 62 新增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 评价单元 评价因子 复垦耕地 评价因子权重 有效土层厚度 70 土壤质地 100 地形坡度 100 表层土壤肥力 100 水源 100 综合得分 适宜性等级 一等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内相对高差小,地势较为平坦,属溪谷冲垅地貌;土壤为水稻土, 光、热、水配合好。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 土层深厚,不低于 25厘米 ,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性能好, 土壤耕性较好,水源充足,可就近得到保证 , 根据上述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适宜性评价分值为 分 , 为 一 等宜耕地。 项目区土壤特征 项目区土壤沙化现象不明显, 除 陈家湾 村、 任田 村有 少量 区域有潜育化趋向外,区内土壤 属潴育型水稻土,其特点是:分布位高,淹水时间短,受水作用弱,潴积明显,淋溶淀积层深厚,肥力好。 土层厚度 ,土壤耕作厚度约 — ,土质疏松,土壤翻耕之后十分有利于土壤改良, PH 值为 土壤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富含 氮 、磷、钾等养分,土壤适合农业耕作 ,在土壤学上归属于淋容土类黄棕壤。 淋溶土是湿润气候区中具有淋溶特 征 的土壤。 其基本特征是:在湿润 水分状况下,土体粘化,盐基不饱和并具有一定的风化淋溶度和铁的游离度等。 根据《土壤学》知,黄棕壤 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 20~30g/kg 之间,表层向下明显减少。 土壤全磷含量多在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 垦补助资金项目 24 ~,全钾含量在 10g/kg 左右,速效磷含量小于 5mg/kg,速效钾含量在 50~100mg/kg; 质地一般为壤土至粉砂粘壤土,粘化层则多为壤质粘土至粉砂质粘土,酸性岩发育的黄棕壤质地较轻。 粘粒中粘土矿物主要是水云母、蛭石和高岭石,粘化层粘粒含量超过 30%,粘粒硅铝率一般为 ~。 良措施 1)项目区耕地灾毁现状 项目区耕地灾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洪水冲刷,部分耕地表土层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