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楼测量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钢尺检测时温度) а:代表钢尺膨胀系数,取а= ℃;钢尺检 测 时温度为 20℃。 利用前面提到的水准尺与钢尺联合测量的方法与场区高程控制网联测,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 测量的过程中采用附和水准路线进行测量,以消除或减小仪器及 其他误差对施工的影响。 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立筋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基础放线经项目技术及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请监理单位验线后,方可正式交付施工使用。 7. 楼层主体结构放线 楼层放线及标高程序: 以轴线控制点引轴线→顶板放线→监理报验→竖向钢筋绑扎→以标准高程点向上引测本层高程点→抄测 结构 + 标高点(钢筋上 红漆标记 )→在固定钢筋上丈量上一层 结构 + 控制线→模板及混凝土工程 7 各层竖向柱模板拆除后立即抄测 结构 + 标高控制线并报验,用以控制上一层梁底标高及后续施工。 轴 线控制网竖向投测: 以轴线控制线为依据分别采用内控法施工和外侧法校核。 内控法施工,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投测,在177。 顶板处每 楼(每流水段) 按轴线且使用方便 处 设置 预埋铁板( 100*100mm),均在每层(每段) 形成井字控制线一道,且必须交圈闭合 , 楼座 每 层施工设 置两个 水平流水段,其中一段设置 4 个内控点、二段设置 2 个内控点,二段施工放线时可以使用 1 段的内控点,形成井字控制线 (内控点设置在每个流水段四个边角上, 距轴线距离 1m 处 的 交点处 )。 铁板的预埋位置均设在所用楼轴线控制线的横纵线所交会的 交点处,以后 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 200mm 200mm 的孔洞,以便于施工轴线的内部传递。 内控点的竖向投测:把激光铅直仪安置在首层内控点上,在施测层相应位置放置半透明磨砂玻璃作为接收靶。 投测时应严格整平仪器,激光器启动后仪器照准部旋转一周,以光斑轨迹中心作为内控点在施测层上的竖向投测点。 每次投点不少于三点,投点结束后使用 DJ2 经纬仪和钢卷尺复核其几何关系,合格后作为细部放样的 8 依据。 如下图所示。 竖向投测允许偏差值,见下表: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每 层 3 总 高H(m) H≤ 30 5 30H≤ 60 10 60H≤ 90 15 90H 20 作业层轴线、细部放样的方法: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 90176。 ,然后用检定过的 50m 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 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外控法校核,在地面所设各个轴线控制点架设经纬仪,并对中、 9 定平,相对各个 大角处所须且使用方便处采用经纬仪竖向投侧法及盘左、盘右分中法投测。 外部控制线的投侧须与内部激光垂准仪所投测上来的控制线校核无误后再进行所有细部轴线的放样。 高程的竖向传递: 对楼体竖向高程的控制和校核,可将以悬吊钢尺法将各楼层控制标高抄测在塔吊上,楼体施工时在进行回引,保证各楼层标高的准确。 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 且层层校核 ,不得逐层向上丈量。 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 结构 + 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控制标高,且必须校核无误。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平面图中要有控制线、控制点、所有墙柱 边线、所有门窗洞口尺寸及位置线、结构面标高、指北针等。 对控制点按整栋楼进行大排号,不能按流水段来分,应有文字说明控制点是如何测设得来【例如铅垂仪内控点及施测方法】,并附所有控制点平面图。 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楼层平面抄测记录在竖向构件上应有 结构 + 水平控制线,顶板下标高线、顶板 200mm 控制线、底板【楼面】建筑面标高线,并对标高进行说明 8. 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 二次结构放线程序 放二次结构位置线 →二 次结构砌筑 → 抄测建筑 + 控制标 10 高 → 其他项目施工 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 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他墙体、构造柱、门窗洞口尺寸线。 外窗洞口采用经纬。研发楼测量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