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内容摘要:
XX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为 7度,建筑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 4. 3. 2 项目配 套条件 ( 1)交通: XX 区人民医院位于 XX 市城中心老城区一侧,有多路公交车经停此处,地处 AA街,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交通方便。 ( 2)通讯: XX 市建有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等公司的固定和移动通讯网络及县有线电视网络,已有效覆盖项目地址地域,可满足项目通讯的需要。 项目建设的通信条件良好。 ( 3)供电、供水: 项目在原址基础上建设,使用原供电电缆,有足够的供电负荷;原供水主管已预埋,留有足够的供水负荷,可满足项目用电、用水需求, ( 4)建筑材料 项目建设所需原材料的供应可就地解决。 综合上述,项 目在原址基础上建设符合城市规划控制性详规的要求,符合 XX市 XX 区人民医院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项目建设配套条 件良好,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条件均能满足项目需要。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规划原则 按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基本设备设施配备设计规划; 根据 XX区人民医院现状条件急需增加的设施条件; 根据项目业主筹集资金能力; 规划规模为 日门诊病人 300人次,床位 240张。 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建筑面积 4818 ㎡,其中新建门诊大楼 3270㎡、地下 停车 场 1113㎡;临时门诊用房建设 435㎡; 按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配套设备及编制床单元基础设施; 住院大楼装饰 7267㎡; 配备医疗设备 32 台套。 表 51 项目单项工程组成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规模 备注 一 土建装饰工程 1 新建门诊大楼 ㎡ 3270 1 6F 2 地下停车场 ㎡ 1113 3 临时门诊用房 ㎡ 435 4 拆除危房 ㎡ 3211 5 住院大楼装饰 ㎡ 7267 二 设备设施购置 1 新增床位 床 40 2 住院部床单元改造 套 240 3 医疗设备购置 台、套 32 第六章 项目工程建设方案 项目设计原则 6. 1. 1 设计依据 ( 1)《办公室建筑设计规范》 JGJ6789 ( 2)《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 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200 ( 4)《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GB5004595 ( 5)国家现行的技术规程及法规。 6. 1. 2 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 1)严格执行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部、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中的二甲医院建设标准,并结 合目前国内先进医院的设计思想,在医院内部的功能、流程及医疗设施方面达到国内先进二甲医院的水平。 ( 2)符合医疗活动规律的要求:医疗活动是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为一体的复杂劳动。 医院建筑要根据医疗活动的规律进行设计和布局,达到节约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半径,提高工资效率,医疗质量和利于医疗管理的目的。 ( 3)医院工作具有连续性特点:一天 24 小时就诊不能间断,需要全方位,全天候地随时为病人提供服务,因此,医院建筑应满足在任何时间,任何条件下接纳、转送和抢救病人的需要。 ( 4)符合病人康复的需要:疾病康复与医院建筑的微 小气候关系甚密。 日照和自然通风是构成医院微小气候的基本因素,包括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空气中细菌和灰尘的含量、风速、辐射等内容。 单体建筑的朝向应兼顾日照和自然通风要求,迎风面的垂线应与 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成 30~60176。 角,建筑的间距最好选用 以上(建筑物高度 H 和建设物的间的践离 L之比,即 H/L≥ 1/)。 根据项目地址情况,项目建设方案平面示意见 附图。 平面设计 工程平面布置原则 A、符合国家、地方有关的建筑设计的标准、规范,并符合消防、抗震、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B、符合 宜宾城市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综合考虑建筑性质、造型、立面特征等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建筑容积率,绿化与项目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C、符合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建设标准; D、坚持节约用地、节省投资、有利工作、方便群众的原则。 建筑设计 平面设计 门诊大楼 建筑为框架结构,共六层,平面布置为内廊式。 底层设有汽车进出门廊,内部设计重视人流物流的科学合理安排。 重建门诊楼占地面积 7400 平方米。 左接行政楼右接住院部,故1#、 3#楼为六层, 2#楼为四层,建筑面积 3270平 方米,总高 米。 一层面积为 735 平方米,大厅面积为 ,设有急诊科、收费室、挂号室、药房等;二层面积为 545平方米,设有诊断室、办 公室等;三层面积为 700平方米,设有特检科、门诊手术室、体检中心、办公室等。 四层面积为 740平方米,设有诊断室、办公室等;五层、六层面积分别为 255 平方米,设有特色专科、办公室等。 门诊大楼设地下停车场,为单层,建筑面积 2020 平方米。 重建后的门诊楼功能分区较合理,日照充分,通风良好,交通便捷。 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 临时门诊用房 新修过度门诊 用房 252 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 400 平方米,为 2层。 建筑设计 ( 1)室内交通 门诊楼走廊 ;病人疏散楼梯 3座,梯段净宽 ;设电梯1 台。 临时门诊用房走廊 2m;楼梯 2座,梯段净宽。 ( 2)剖面设计 门诊楼地下层层高 ,底层层高 ,其余各层均为 ;临时门诊用房各层均为 3m。 ( 3)立面及装饰 建筑顺应城市建设的脉络,应使建筑具有科技倾向和鲜明的明代感,也需要能放松紧张情绪的绿色生态共享空间。 考虑到该建筑所处位置起着连接旧城的地理位置,满足该建筑所处街景的城市 景观要求。 该立面高低错落,明快简洁的处理手法。 给人以新颖、亲切、明快的感觉。 建筑形象定位于简洁明快的建筑风格,兼有中、高档装饰材料的有机组合,体现了建筑的时代感,为城市增加了新亮点。 总体造型风格力求简洁、朴实、大方、采用通窗,现代而富有力度,水平式遮阳板强化了立面舒展感,又满足了避免病人受阳光直射所需要的功能要求,同时利用材料的适当变化,丰富了立面效果。 大厅及人流集中场所采用花岗石地面,设备用房、地下车库采用豆石地坪,其它采用防滑地砖。 采用轻钢龙骨铝合金板条吊顶。 ( 4)墙体及防水 外围护墙采用 200厚加气砼砌块,内隔墙采用 150厚加气砼砌块,防火分区隔墙为 240 厚标砖。 层面采用二毡三油防水屋和一布四涂再生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 1.自然条件和基础数据 ( 1)基本风压值按 ,因气候温和,不考虑雪荷载。 ( 2)本工程所在地区的抗震烈度值为 7 度计。 ( 3)本工程结构使用年限为 70 年。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级,地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 4)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 框架抗震为二级。 2.主要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2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0009202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GJ3202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201 工程地质及自然条件 ( 1)基本风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201)规定宜宾地区基本风压值为。 ( 2)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201),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7度,其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级,地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 3)工程水文地质:考察场地周围已勘察工程水文地质资料,下阶段对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主要设计取值参数 ( 1)荷载取值,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201)为基本依据,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各楼面负荷载取值如下: 门诊部: 走廊、门厅、卫生间: 楼梯间: 不上人屋面: KN/ m2 上人屋面: KN/ m2 屋顶花园: KN/ m2 ( 2)本工程结构使用年限为 70年。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结构选型 门诊楼结构型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主要框架柱网尺寸。 应相关单位要求该建筑 3楼分别连接行政楼及住院部,故 3楼采用外挑与之连接。 临时门诊用房结构型式为砖混,主要柱网尺寸。 基础埋置深度。 框架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 主要结构材料选用 ( 1)钢筋:框架柱、梁、墙选用Ⅰ、Ⅱ级钢,楼盖屋面选用冷扎带肋钢筋。 ф 1 级 fy=210N/mm2;ф Ⅱ级钢筋。 fy=300N/ mm2;LL550级冷扎带肋钢筋: fy=340 N/ mm2。 ( 2)钢板和型钢:一律采用 3号钢。 ( 3)焊条:采用 E43 型和 E50型。 ( 4)框架填充墙材料:均采用加气砼砌块及 M5混合砂浆砌筑。 ( 5)混凝土强度等级:墙、柱砼强度等级 C梁板砼强度等级 C25。 地基与基础 采用以中密卵石层作为持力层。 项目工程的平面布置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61: 表 61 项目工程平面布置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占地面积 M2 740 2 总建筑面积 M2 4818 其中:门诊大楼建筑面积 M2 3270 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 M2 1113 临时门诊用房建筑面积 M2 435 3 绿化系数 % 30 按平面规划设计方案(不足部分利用屋顶) 4 场地综合利用系数 % 95 住院部改造 XX 市 XX 区人民医院住院部现有床位 2020 张,设备设施较为陈旧,本项目拟新增床位 40张,使医院住院部床位数达到 240张,并更新改造所以床单元。 同时对住院大楼进行装修改造。 表 62 住院部改造设施明细表 序号 设备设施名称 产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单价 (万元) 合计 (万元) 一 床单元改造 1 不锈钢两折床 张 240 2 陪伴床 张 240 3 床上用品 套 720 4 综垫 张 240 6 床头柜 个 240 二 住院部装修改造 M2 7267 供氧、吸引系统设计 设计依据 ( 1)国家医药行业标准: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YY/T0187— 94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YY/T0186— 94 ( 2)企业标准: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Q/63313551— — 20200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 Q/63313551— — 20200 设计内容 手术室、 ICU、病房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根据医院用氧情况,中心氧站采用氧气瓶汇流排方式。 由氧气瓶、高压金属软管、一级控制台、报警器等构成。 两组气瓶(每组 十瓶)并联在汇流排上,一组供气,一组备用。 当一组氧气用完进,通过一 级控制台自动切换到另一组继续供氧,从而实现不间断供氧,此时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以便及时更换气瓶。 负压站采用 2台( SK— 3)水环式真空泵产生负压、用一个 3m3的负压罐存贮负压,并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真空泵的开停,确保负压值保持在规定范围。 氧气、吸引系统终设置:普通病房每床配一套、 ICU病房每床配两氧一吸手术室配 DT— 1 固定吊塔。 医院住院部的每个病区安装一台氧气二级稳压箱,其作用上将~ 的(主管路)氧气压力减至 ~,以供病员用氧在每个病区安装一台氧气流量仪,便于医院成本管理和各科室分级核算。 氧气管道采用不锈钢管(材质: Icr18Ni9Ti),管道清洁后必须进行严格脱脂,脱脂溶剂采用工业四氯化碳。 吸引管道主管和楼层分管采用热镀锌管,病房支管采用不锈钢管。 氧化管道必须可靠接地,以释放静电确保安全。 供氧系统楼层主管与绝缘电线、电缆水平净距离≥ ,交叉净距离≥ 米; 表 63 主要设备材料表 编号 名称 规格及形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一级控制柜 LB— C2 台 1 2 二级稳压器 LB— W2 台 5 3 固定吊塔 DT— 1 套 5 4 氧气流量仪 LB— C2 台 5 5 氧气终端 IZD— 1 套 2020 6 水环式真空泵。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相关推荐
项目 等级标准 职务 住宿 费限额标准 省内 省外 特殊地区 住房标准 各县市 省会城市 各县市 省会城市 董事长、总经理 按实报销 副总级领导 300 500 400 600 900 单间 中层及以下人员 150 250 200 300 450 双人标间 淘茶客商城,兼职网赚,免费注册,赠送商城: 淘茶客商城,兼职网赚,免费注册,赠送商城: 3 董事长、总经理 软卧 二等舱 按实报销
................................................................................... 105 质量检验体系和项目实施与质量监督制度 ...................................... 105 工程质量、资金、进度的控制措施 .................................
核制度,做到职权清晰、责任明确、考核严格、奖惩分明。 乙方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地方的法规,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纪律,服从甲方的领导和管理。 乙方如违反规章制度和岗位纪律,甲方有权进行批评教育,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四、 劳动报酬: 每月工资为肆佰元整(¥ :)。 五、 福利待遇: 乙方的福利待遇为学校教师的 正常 福利 待遇。 六、 合同的变更:
勤者,为因公缺勤,原则上一月之内不作扣除,一月以上应当扣除工资。 第八条 公司实行 与经营业绩 、经营风险挂钩、与岗位责任联系的薪酬分配办法。 公司 职能 部门实行与工作表现、岗位责任、公司业绩联系的效能考核薪酬分配办法。 薪金结构主要由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其它补贴三部分组成。 第九条 基础工资:正式员工每人 650 元 /月。 试用期人员每人 500 元 /月(试用期为 3 个月)。
7岗位评价要素的特征不包括( )。 ( A)共通性 ( B)显著性 ( C)可观察性 ( D)可衡量性 7实行( )时,必须将工资计划和培训计划结合在一起。 ( A)岗位工资制 ( B)技能工资制 ( C)绩效工资制 ( D)年薪制 7员工的( )同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部门业绩考核结果和个人业绩考核结果挂钩。 ( A)浮动工资 ( B)固定工资 ( C)基本工资 ( D)岗位工资 7(
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 [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10. 蒙祖强 .C程序设 计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54. 李红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M].上海: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 (荷)弗利特 著,郭文明 译 . 软件工程 —— 原理与实践(第三版) [M].上海,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9.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