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核算与管理子系统设计内容摘要:

个职工的切身利益 ,所以必须保证已输入机内的数据绝对正确。 此模块的设置目的在于进一步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录入。 (四 )工资处理模块设计 此模 块是工资核算的核心 ,所有数据都要经过这一模块处理。 因为工资项目繁多 ,计算数据量大 ,而工资核算本身对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较高 ,所以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计算技巧和运行速度。 1. 工资计算。 原始数据输入后 ,就可以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计算职工个人的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 (1)计算个人工资各项目的方法。 应发工资 =基本工资 +固定津贴 +变动津贴 病假扣款 事假扣款 实发工资 =应发工资 固定扣款 变动扣款 个人所得税 (2)计算病、事假扣款的方法。 事假扣款 =事假天数 日工资 第 9 页 共 17 页 病假扣款 =病假天数 日工资 扣款率 病假扣发 工资标准在劳动保险条例中有具体规定。 职工因病或非公伤在 6 个月以内者其扣款标准如下 : 工龄 不满2 年 24年 46年 68年 8 年以上 扣款率 40% 30% 20% 10% 0% (3)计算日工资的方法。 1)按全年 251(即 36552 210)天(法定节假日:元旦 1 天、五一 3 天、国庆 3 天、春节 3 天,计 10 天)计算。 这种计算方法 ,在职工缺勤期间 ,遇有星期日和法定假日不扣工资 ,即职工在星期天和法定假日没有工资。 2)按每月日数固定为 30 天计算。 这种计算方法在星期天和法定假日照付工资 , 缺勤期间 的节假日也算缺勤 ,照扣工资。 3)按每月实际工作天数计算。 计算公式为 : 当月应工作天数 =当月实际日历天数 (当月星期日天数 +当月法定假日天数 ) 4)计算工龄的方法。 工龄 =工资核算时间 职工参加工作时间。 如果在工资数据文件中 ,参加工作时间是日期型字段。 此时 ,要将日期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数据 ,即 :参加工作时间 =YEAR(工作日期 )+MONTH(工作日期 ) 5)计算代扣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工资、 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2. 工资汇总。 此模块是按财务要求和工资管理设立的 ,是财务部门向银行提取现金以发放工资的重要依据 ,将对各级组织逐级进行工资汇总。 第 10 页 共 17 页 按部门对工资计算文件中的工资项目进行汇总是工资汇总的基本要求。 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 ,还可增加以下功能设计 : 1)对指定部门进行工资项目汇总 ,以便对该部门的工资额进行核算与核对。 2)对工资计算文件中指定字段进行汇总 ,以便核对该工资项目的发放总额。 3)对全体职工的工资总额和各工资项目的总额进行核对 , 以便进一步检查数据是否有错误。 3. 工资分配。 此模块将企业每月全部工资费用按工资 费用的用途进行分配。 月末根据工资计算文件进行工资分配 ,形成工资费用分配文件 ,同时产生工资分配业务的转帐凭证。 具体设计如下 : (1)生成工资分配业务数据。 部门 工作类别 会计科目 基本生产车间 生产 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 生产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 制造费用 厂部科室 管理 管理费用 车间或科室 劳保 营业外支出 工资分配数据由工资计算文件产生 , 按车间和科室和工作类别进行应付工资汇总。 还要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的工资总额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 计提职 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计算方法如下 :财务制度规定 ,职工福利费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 14%提取 , 工会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 2%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 %提取。 (2)编制工资分配业务转帐凭证。 3)提取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第 11 页 共 17 页 4. 票面分解。 此模块是为符合各级组织及职工个人发放和领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