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20xx版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2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3 全球性大气污染及对策 4 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 11 作业:习题 5, 8, 10, 12, 13, 14;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书第二章选择题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主要教学形式 : 讲授 , 6 学时) 本章重点与难点: 酸碱的解离平衡和分级解离、缓冲溶液 pH的基本计算及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第一节 溶液的通性 本节要求了解溶液的通性 (考核概率 10%)。 1 非电解质溶液的通性 2 电解质溶液的通性 第二节 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 本节要求明确酸碱的解离平衡和分级解离及缓冲溶液的概念 (考核概率 100%), 能进行溶液 pH的基本计算 (考核概率 100%),了解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平衡移动 (考核概率50%)。 .1 酸和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2 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第三节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本节要求初步掌握溶解度及溶度积的基本计算 (考核概率 100%),了解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考核概率 100%)。 1 多相离子平衡和容度积 .2 容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第四节 水污染极其危害 本节要求了解环境化学中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某些处理方 法的原理 (考核概率 10%)。 1 无机污染物 2 有机污染物 3 水体的富营养化 作业:习题 6, 7, 8, 9, 14, 15;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书第三章选择题 第四章 电化学 金属腐蚀( 主要教学形式 : 讲授 , 6 学时) 本章重点与难点: 能斯特方程式作有关计算、应用电极电势数据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及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 第一节 源电池 本节要求了解电极电势概念,能用能斯特方程式作有关计算 (考核概率 100%)。 1 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 2 原电池的热力学 第二节 电极电势 本节要求能应用电极电势 数据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及氧化还原反应进 12 行的方向和限度 (考核概率 100%)。 1 标准电极电势 2 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 第三节 电解 本节要求了解电解在工程实际中的某些应用 (考核概率 10%)。 1 分解电压和超电势 2 电解池中两极的电解产物 第四节 金属的腐蚀及其防止 本节要求了解金属腐蚀及防护原理 (考核概率 10%)。 1 腐蚀的分类 2 腐蚀电池的非平衡电势和腐蚀速度 作业:习题 4, 7, 10, 13, 15;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书第四章选择题 第五章 物质结构基础( 主要教学形式 : 讲授 , 6 学时) 本章重点与难点: 波函数、四个量子数和电子云的概念、共价键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第一节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本节要求了解波函数、四个量子数和电子云的概念 (考核概率 100%),了解 S、 P、 d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考核概率 50%)。 1 波函数 2 电子云 第二节 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分布方式和周期系 本节要求掌握周期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与周期表的关系 (考核概率 100%),联系原子结构了解元素某些性质的一般递变情况 (考核概率 50%)。 1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2 核外 电子分布原理和核外电子分布方式 3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周期性规律 第三节 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本节要求了解共价键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及键能、键长、键角的概念 (考核概 率 50%)。 了解分子电偶极矩的概念及其应用于区分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考核概率50%)。 1 化学键 2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 3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4 超分子化学 13 5 分子振动光谱 第四节 晶体结构 本节要求在明确化学键、分子间力(以及氢键)的本质及特性的基础上,了解晶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考核概率 100%)。 1 晶体的基本类型。 2 过度型晶体 3 晶体的缺陷与非整比化合物 非线性光学晶体 作业:习题 3, 4, 12, 15;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书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选择题 第六章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主要教学形式 : 讲授 , 4 学时) 本章重点与难点: 有机高聚物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特性。 第一节 高分子化合物概述 本节要求了解有机高聚物的一些基本概念、命名和合成原理 (考核概率 10%)。 1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二节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重要特性 本节要求 了解有机高聚物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特性(如弹性、塑性、机械性能、电绝缘性、溶解性、化学稳定性)及其间的关系 (考核概率 50%)。 1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2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第三节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改性与再利用 本节要求了解若干重要有机高聚物(如工程塑料、合成橡胶、有机胶粘材料等)的特性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特性 (考核概率 10%)。 1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 2 高分子化合物的改性 3 高分子化合物的回收及再利用 第四节 日常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 本节要求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某些 改性方法 (考核概率 50%)。 1 塑料 2 橡胶 3 纤维 4 感光高分子材料 5 复合材料 作业:习题 3, 4, 5, 7 14 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建议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 4 0 讲授 、习题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 6 0 讲授 、习题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6 0 讲授 、习题 第四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6 0 讲授 、习题 第五章 物质结构基础 6 0 讲授 、习题 第六章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4 0 讲授 、习题 合计 32 0 三、大纲附录 建议 教材 《普通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 参考 书目 《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 《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潘祖仁主编。 有关说明 本大纲根据全国高等工科院校《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并结合浙江大学编写的《普通化学》教学材料内容编写而成,普通化学不设实验课。 普通化学课程不设实验课。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书为沈阳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写。 15 《化工基本原 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 Chemical Engineering Unit Operations 课程编号 : 1110012020 课 程计划学 时 : 32 学分 : 2 课程简介 : 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化工原理 (Chemical Engineering Unit Operations)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技术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课程,并为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由理及工的作用。 化工原理的 主要内容是研究化工生产中的各主要单元操作及典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环节、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纲编写依据 根据《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及《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照使用教材及近年来教学实践在原教学大纲 基础上进行修订的。 大纲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无机非金 属材料、工程管理等专业的学习,软件等专业可参照执行。 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 (考核概率 70%) 绪 论 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研究方法及学习要求 单位制和单位换算,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第一章 流体流动 流体的物理性质 (考核概率 70%) 掌握:流体的密度,流体的黏度,了解非牛顿型流体 重点:粘度、牛顿粘性定律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考核概率 80%) 掌握静止 流体的压力;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理解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应用 重点:压强的表示方法及单位换算、静力学测量方法与计算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考核概率 100%) 掌握流量与流速的表达方式;理解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掌握连续性方程式;掌握柏努利方程;掌握柏努利方程的应用 16 重点: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柏努利方程的应用 流体流动现象 (考核概率 80%) 理解流动类型,掌握雷诺数的计算及与流动状态的关系;理解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速度分布;了解边界层的概念 重点:层流与湍流的比较及区别 流体在圆管内的流动阻力 (考核概率 70%) 掌握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掌握管路上的局部阻力;掌握管路系统中的总 能量损失;掌握 层流时直管阻力损失及公式;理解湍流时直管阻力损失 实验研究方法 —— 因次分析法;掌握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理解非园形管内的阻力计算;掌握局部阻力损失与计算 重点:阻力系数,直管阻力及局部阻力的计算。 管路计算 (考核概率 80%) 了解管路计算的类型和基本方法;掌握简单管路的计算方法,了解分支和汇合管路的特点和计算;理解阻力对管内流动的影响; 重点:简单管路阻力计算, 流量测量 (考核概率 70%) 理解毕托管、孔板流量计 (文丘里 )、转子流量计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重点:孔流系数计算 第四章 传热 概述 (考核概率 70%) 掌握传热的基本方式;理解传热过程中热、冷流体(接触)热交换的方式;理解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掌握传热速率和热通量;理解稳态传热和非稳态传热;了解载热体及其选择 重点:传热速率和热通量,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 (考核概率 80%) 掌握基本概念和傅里叶定律;理解导热系数;掌握通过平壁的稳态热传导;理解通过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 重点:傅里叶定律的应用及导热系数;单层及多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单层及多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 对流传热概述 (考核概率 90%) 掌握对流传热速率 方程和对流传热系数;理解对流传热机理;了解保温层的临界直径 传热过程计算 (考核概率 90%) 掌握热量衡算;理解总传热速率微分方程和总传热系数;掌握平均温度差法和总传热速率方程;掌握总传热速率方程的应用;掌握传热单元数法 重点:传热速率方程;传热系数和热阻计算;传热过程基本方程式;换热器的设计型、操作型计算;传热单元数法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考核概率 80%) 17 理解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掌握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掌握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掌握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掌握壁温的估算 重点:准数方程和有关准数的含义;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对流传热系数的大致范围及提高途径 辐射传热 (考核概率 60%) 了解基本概念;掌握物体的辐射能力和有关的定律;理解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了解对流和辐射的联合传热 重点:斯蒂芬一波尔兹曼定律、克希荷夫定律;气体辐射的特点 换热器 (考核概率 70%) 理解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理解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了解各种间壁式换热器的比较和传热的强化途径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 教学内容 理论时数 实践学时 建议的教学组织形式、 方法、手段 绪论 2 第一章 流体输送 14 第四章 传热 14 总复习 2 合 计 32 大纲附录 建议教材 化工原理(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王志魁, 2020 参考书目 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2020 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 化工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18 《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 Chemica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 1131043002 课程计划学时 : 48 学分 : 3 课程简介 : 本课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专业课(学位课),设置于第三学年第二学期,适用于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专业本科生。 化学工艺学是根据化学、物理和其他科学的成就来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方法原理、操作条件、流程和设备,以创立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安全的化工生产工艺的学科。 本课程从化学工业的生产特点出发,介绍了化工生产中各领域的典型反应单元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讨论了各类有代表性的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 本课程 重点讲授典型化学工业过程的工艺原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