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论文-关于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探讨内容摘要:
语言是合同的载体,合同是索赔的依据。 完善的合同可以防止或减少争议,从而减少费用,如果在合同中没有严密的表达,很可能给工程索赔留下隐患。 合理的风险分配 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建设工程风险应由有关各方分担,而风险分担的原则是 :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制的一方承担,符合这一原 则的风险转移是合理的,可以取得双赢或多赢的效果。 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造成招标人在招标人做出很多不对称的合同条款,通过风险转移条款转嫁了,但由于风险责任与权力平衡的关系,这种转移后面往往隐藏着更大风险,如某些承包商,为了抵偿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加大索赔力度,将主要精力放在索赔上,不但影响工程投资,进而可能影响施工进度、质量;某些承包商由于承担了较大的风险损失,不得不依靠偷工减料争取利润空间;甚至某些承包商由于风险造成的压力,无力施工,企业倒闭等。 由此可见,合理的风险分配显得同样 重要。 从工程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因为项目参加者如果都不承担任何风险,他就没有任何责任,当然也就没有控制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搞好工作。 因此只有让各方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通过风险的分配以加强责任心和积极性,达到能更好地计划与控制。 公平合理,责、权、利平衡。 一是风险的责任和权力应是平衡的。 有承担风险的责任,也要给承担者以控制和处理的权力,如果有了某些权力,则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二是风险与机会尽可能对等,对于风险的承担者应该同时享受风险控制获得 的收益和机会收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参与者勇于去承担风险;三是承担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承担者应该拥有预测、计划、控制的条件和可能性,有迅速采取控制风险措施的时间、信息等条件,只有这样,参与者才能理性地承担风险。 符合工程项目的惯例,符合通常的处理方法。 如采用国际惯例 FIDIC合同条款,就明确地规定了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的风险分配,比较公平合理。 2 工程担保及工程保险 工程担保及工程保险并不能担保及转移建设工程的所有风险,建设工程自身及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给人们 全面地、系统的识别工程风险带来了许多具体的困难。 工程担保 工程担保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对于招标人来说 ,担保需要分阶段设置实施:招标投标阶段的投标担保;工程实施初期的预付款担保;合同执行过程中履约担保;工程保修期保修担保。 作为投标人来说,政府为保证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而设立的业主支付担保无疑给处于买方市场激烈竞争中的施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些担保做为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从属合同在招投标阶段必须精心设置。 投标担保 投标担保可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投标保证金等方式,具体方式可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 采用投标保证金的,在确定中标人后,招标人应当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 5 个工作日内,向未中标的投标人和中标人退回其投标保证金;除不可抗拒因素外,投标人有以下两种情形的投标保证金将不予退还: ① 招标人在规定的投标有效期内撤销或修改其投标文件; ② 中标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无正当理由拒绝签合同协议书或未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履约担保。 实行合理低价中标的,也可以要求按照与第二标投标报价的差额进行赔偿;除不可抗拒因素外,招标人不与 中标人签订工程合同的,招标人应当按照投标保证金的两倍返还中标人。 预付款担保 预付款担保是为了保证承包人因经营。工程建筑论文-关于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探讨
相关推荐
本目标的准确性、现实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项目责任成本目标确定后 ,各项目部要编制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设计 ,降低成本的措施要从技术方面、组织方面全面设计 ,考虑降低材料费、提高机械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质量成本的措施等各个方面制定。 根据项目目标成本 ,企业法人代表的委托代理人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承包合同》。 (二)施工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执行中的控制环节包括
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组合的项目管理机制,从而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最优地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 (二)坚持科学的项目管理体制 坚持科学的项目组织结构 项目组织结构应按照项目的所在地域、规模、结构、技术复杂程度组建,项目所在地与公司总部在同一区域应实行矩阵制管理。 项目经理应有弹性的、可变的、动态的,其人员随项目管理的需要而有序流动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双方首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均可提请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决。 合同正本一式两份,发包人、承包人各执一份;副本 份,发包人 份,承包人 份。 设计变更、涉价签证、所涉事项必须先审批后实施,禁止事后补办。 紧急情况下(指不立即 实施将造成更大损失的),必须在实施完成后的 10 日内完成审批。 若承包方开具的发票存在假发票、套开发票等违法、违规的现象,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 用进行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措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 它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方案的制定比选)、经济(如核算)和管理(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 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和总和。 园林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例如从项目中标
23 施工现场工完清工作制度 现 场完工清理工作是搞好项目现场安全和文明施工的基础,也是安全生产和提高工作效率根本,更是控制和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为杜绝和节约原材料,充分利用材料,特制定以下制度。 施工现场必须做到边施工边清理落地灰、钢筋、砖块、木料、扣件等及时清理回收利用,清理出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倒在指定地点,当天上下午下班清理并利用,如按此规定则以罚款处理。 楼层、道路
约料费,降低采购成本,保证质量,还可增加采购的透明度。 物资采购是企业与市场联系的纽带,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措施,对需采购的物资,计采人员要依据企业审定的渠道,根据到站情况、运输方式,逐一测算采购总成本,以到达使用地的“到达价”作为比价依据,用采购成本比较法进行核算,据以确定最佳方案。 集中批量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采购价格降低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