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方向)课程教学大纲[修改内容摘要:

趋势,如管理内涵的扩展与延伸趋势、管理职能的创新趋势、组织结构的 跨国化 、网络化、虚拟化和柔性化趋势、学科边缘化、融合化新趋势和管理的信息化与人性化趋势等。 [本章思考题 ]: 1. 组织的管理环境由哪些变量构成。 2. 试论环境对管理的作用与影响 . 3. 组织如何应对环境的变化。 4. 什么是全球化。 其有哪些主要特征。 5. 试析跨国公司管理职能与国内企业的区别。 6. 什么是知识管理。 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7. 如何理解建立学习 型组织的要点。 8. 组织如何实践多文化管理。 9. 如何理解管理的创新职能化趋势。 管理的人性化趋势 ? 第四章 计划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理解计划的概念,了解计划的分类和内容要素;掌握滚动计划和应变计划;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特点和程序。 [本章主要内容 ]: 计划工作的含义、性质、作用和类型以及影响计划有效性的权变因素。 计划工作的程序。 计划工作的方法如 滚动计划法、 进度计划和 运筹学方法。 [本章思考题 ]: 1. 谓计划工作。 计划工作的性质是什么。 2. 计划的作 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 简述计划的不同的类型。 4. 影响计划有效性的权变因素主要有哪些。 5. 计划工作的程序,即编制计划工作步骤依次包括哪些内容。 6. 计划工作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哪些。 14 第五章 决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理解决策的概念,了解决策的作用和类型,掌握决策的步骤,了解决策的技术方法,了解现代决策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本章主要内容 ]: 决策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决策制定过程以及对组织决策主要影响因素。 决策的方法 如 群体决策方法、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和 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等。 预测 的含义、 种类 、 程序 和 方法等。 [本章思考题 ]: 1. 何谓决策。 决策的特点是什么。 2. 简述决策的不同的类型。 3. 简述 决策制定过程的 步骤。 4. 组织决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怎样影响。 5. 群体决策 和个人决策相比,有哪些 优点和 缺点。 怎样 发挥 群体决策 效益。 6. 小中取大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有什么不同。 7. 简述预测的方法。 第六章 目标 [教学目的与要求 ]: 讲述组织目标的涵义、特点与作用。 讲述目标管理的涵义、特点、作用、理论基础以及过程。 [本章主要 内容 ]: 组织目标的含义 、 属性 和作用。 目标管理的含义、特点、理论基础、过程和评价。 [本章思考题 ]: 1.何谓 目标。 制定目标时,必须把握好目标 哪些方面的 属性。 2.简述 目标的 作用。 3.何谓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4.简述目标管理过程。 怎样正确看待目标管理的优点和 缺点。 第七章 战略 [教学目的与要求 ]: 讲述战略管理的任务、公司层战略、事业层战略和职能层战 15 略等的含义、类型、方法以及战略管理过程。 [本章主要内容 ]: 企业的远景、使命、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的层次、类型和 制定 战略的方法。 战略管理过程。 [本章思考题 ]: 1.战略管理的任务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企业战略。 分哪三个层次。 具体战略类型有哪些。 3.简述制定 公司层战略的主要方法。 4.简述 事业 层战略分析方法。 5.简述战略 管理过程的步骤。 第八章 组织理论综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 讲述组织、组织结构和组织职能概念、组织职能方面。 讲述组织结构化、组织资本、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进行理论综述和评介。 [本章主要内容 ]: 组织、组织结构和组织职能概念。 组织结构化、组织资 本、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 [本章思考题 ]: 1. 什么是组织、组织结构和管理的组织职能。 2. 什么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3. 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4. 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第九章 组织结构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 讲述组织结构化的含义、组织结构设计和制度化。 讲述组织设计原则、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和分析,组织结构形式的确定;讲述制度化保障设计,满足组织的相关功能和效率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 ]: 组织设计的含义、设计原则。 组织结构的特性、组织结 构的影响因素、组织结构体系和基本类型。 组织制度的含义、组织职权、职责和权力、组织授权和适应性。 16 [本章思考题 ]: 1. 什么是组织设计。 2. 现代管理关于组织设计的基本原 则有哪些。 3. 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4. 组织结构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5.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6. 试比较分析组织结构基本类型的特点及其适应性。 7. 如何理解组织职权、职责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8. 试论组织授权的原则与授权艺术。 第十 章 组织资本 [教学目的与要求 ]: 讲述组织资本的含义,根据现有组织资本理论研究的成果,将组织资本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到组织的人力资本和组织文化方面。 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重要内容,阐述积累组织资本的基本思路,提供一个全面认识、开发组织资本的理论体系。 [本章主要内容 ]: 1. 组织资本概念 、组织资本理论体系以及对现有组织资本理论的评价。 2.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原则和流程以及现代研究方向。 3. 组织文化 的概念、基本特征、功能、基本要素以及塑造途径。 [本章思考题 ]: 1. 什么是 组织资本。 组织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什么是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 3. 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4. 试论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与主要内容。 5. 什么是组织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 6. 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7. 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第十一章 组织变革 [教学目的与要求 ]: 讲述组织变革的概念等基本理论。 本章运用 “组织适应环境 ”和组织学习等观点,从外部环境因素和组织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论述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并根据组织变革的动力所在,挖掘组织变革的内在规律,为组织变革的实 施提 17 供相应的模式和方法。 针对组织变革的成本问题,通过组织变革影响因素的分析,阐述了相应的策略选择。 [本章主要内容 ]: 组织成长与组织变革、环境发展与组织变革以及有计划的组织变革。 变革的动力、变革的过程与实施。 组织变革的阻力、影响因素以及对付阻挠变革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变革的类型和方法 组织发展的定义、目的、方法以及管理创造和革新 [本章思考题 ]: 1. 试述组织变革的必要性。 2. 如何理解组织成长、环境发展与组织变革。 3. 组织变革的外部 动力和内部动力有哪些。 4. 试述组织变革的基本过程。 5. 试论组织变革的阻力与对付阻挠变革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6. 试述组织变革的类型和方法。 7. 什么是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十二章 领导的本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 ]: 讲述领导的含义、来源与态度。 讲述领导者品格理论、领导方式的理论包括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管理方格理论和权变理论等。 介绍领导艺术、素养等。 [本章主要内容 ]: 领导的含义、作用和特征。 领导影响力的 来源 、权力的类型、如何获取权力以及如何使用权力。 领导者与管理者 以及领导者的特质。 领导方式的类型、领导方式的理论研究以及 领导艺术。 [本章思考题 ]: 1. 什么是领导。 它有哪些作用和特征。 2. 领导者如何获取和使用权力。 3. 如何理解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关系。 4. 试述吉赛利、诺斯科特 帕金森、德鲁克和罗宾斯的领导者特质理论。 5. 领导方式的类型主要有哪些类型。 6. 试述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管理方格理论和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各自特 18 点。 7. 试论领导艺术。 第十三章 领导与激励 [教学目的与要求 ]: 讲述激励 的含义、作用和激励理论,如一般 “需求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激励需求理论等。 介绍组织激励方式,如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语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是激励常用的四种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 动机、激励 概念与过程。 激励理论 ,如一般“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激励需求理论。 激励 一般性原则以及绩效考评与激励。 [本章思考题 ]: 1. 什么是动机。 试述其产生过程。 2. 什么是激励。 试述其过程与作用。 3. 试 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激励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4. 试论领导者进行激励的一般性原则。 5. 怎样使绩效考评发挥良好激励效果。 第十四章 沟 通 [教学目的与要求 ]: 讲述沟通的含义、类别、冲突和冲突管理。 介绍谈判的含义、艺术和技能。 讲述危机和危机管理,成功的危机管理包括三个关键因素,即危机管理制度化、高层领导的重视和直接参与以及完善的信息系统。 [本章主要内容 ]: 沟通的性质、重要性、过程、类别以及非正式沟通。 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冲突的起源、冲突管理、谈判和危机管理。 [本章思考题 ]: 1. 试述沟通的性质及重要性。 2. 试述沟通的过程和沟通的类别。 3. 非正式沟通的特点有哪些。 19 4. 管理人员应该怎样对待非正式沟通。 5. 有效沟通的障碍主要有哪些。 6. 书面和口头沟通各有哪些优点。 7. 试论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8. 试述实现有效沟通的模式。 9. 什么是冲突。 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0. 作为管理者,你会怎样进行冲突管理。 11. 有效谈判的技能主要有哪些。 12. 试论危机管理 第十五章 控制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 讲述控制 的含义、特征、分类,如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或直接控制、间接控制等。 介绍控制过程包括制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工作、采取矫正措施三个步骤。 简述有效的控制必须坚持几个基本的原则,例如适宜性原则、例外原则、关键点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和自我控制原则等。 [本章主要内容 ]: 控制的含义、特征、分类和职能。 控制过程。 有效的控制的原则。 [本章思考题 ]: 1.什么是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简述管理控制有那些类型,各类型的含义和特点。 3.简述控制的基本过程。 4.如何制定控制标准。 有效的控制标准应符合那些要求。 5.如何确定矫正措施的实施对象。 6. 有效的控制应遵循那些原则。 各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第十六章 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 讲述组织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介绍控制的方法和技术不仅包括像预算这样的传统方法,而且运筹学、控制论、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在管理控制中的应用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控制方法。 介绍预算的含义、预算的具体形式,如弹性预算、备选预算和零基预算、时间网络分析法、统计资料、程序控制等方法。 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 段和功能。 20 [本章主要内容 ]: 预算的含义、种类、编制以及缺陷与改进。 非预算控制方法 时间网络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 [本章思考题 ]: 1.组织主要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2.如何增强预算的灵活性。 3.简述 PERT 法的应用条件和工作原理。 4.管理信息系统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 5.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6.简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步骤。 第十七章 全面质量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 介绍产品质量的含义、发展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是组织全体成员参与的、全过程、全指 标、科学的质量管理。 介绍质量保证体系分为内部保证和外部保证。 统计分析方法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质量管理中主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 PERTO 图、因果分析图、分层法、控制图等。 本章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征;质量保证体系的运作方式;现实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等。 [本章主要内容 ]: 质量与质量管理。 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的统计分析方法。 [本章思考题 ]: 1.什么是质量和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简述 PDCA 循环的 运作过程。 4.简述 ISO— 9000 系列的作用和基本内容。 5.主要的质量控制方法有那些,各有什么样的作用。 三、课外学时安排 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和调查研究等方式,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提高分析问 21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安排 课程主要内容 讲课时数 课内外学时比 作业与批改 第 1 章 管理与管理学 3 1: ①做四次以上练习 ②写两篇左右小论文 全批改,作为平时成绩 第 2 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2 1: 第 3 章 全球化与管理学展望 2 1: 第 4 章 计 划 3 1: 第 5 章 决策 4 1: 第 6 章 目标 3 1: 第 7 章 战略 5 1: 第 8 章 组织理论综述 2 1: 第 9 章 组织结构化 2 1: 第 10 章 组织资本 3 1: 第 11 章 组织变革 3 1: 第 12 章 领导的本质 3 1: 第 13 章 领导与激励 3 1: 第 14 章 沟 通 3 1: 第 15 章 控制过程 2 1: 第 16 章 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2 1: 第 17 章 全面质量管理 2 1: 合计 48 五、考试方法 1. 本课为 必修专业基础课 课,考试以闭卷方式为主。 2. 考核总成绩 =平时成绩 +考试成绩:平时占 30%,考试占 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