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占专任教师 50% 中青年教师 16 占专任教师 47% 中青年教师硕士学位( 含在读) 12 占中青年专任教师 75% 教材建设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理论课程和实训内容,一部分选用近期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一部分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联合开发。 2020年至 2020 年,该专业教师主(参)编全国水利水电高职规划教材 1 套,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统编教材 10 套。 自编公开出版教材 2 套。 教材建设情况见表 3。 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11 表 3 教材建设一览表 序号 编写教材名称 出版 时间 出版社名称 备 注 1 治河防洪 黄河水利 出版社 公开出版教材 2 地下水的开发 利用 校本教材 3 水力学 化学工业 出版社 公开出版教材 4 GPS 定位原理与技术 黄河水利 出版社 公开出版教材 5 职业学习与就业指导 电子科技 大学出版社 自编公开 出版教材 6 水工建筑物 黄河水利出版社 公开出版教材 7 水利工程管理 黄河水利出版社 公开出版教材 8 水工建筑物设计 与习题 西安地图出版社 自编公开 出版教材 9 水工建筑物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公开出 版教材 10 建筑施工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公开出版教材 11 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公开出版教材 12 水利工程经济 2020 黄河水利出版社 公开出版教材 13 水泵与水泵站 黄河水利出版社 国家“十一五” 规划教材 14 节水灌溉技术 黄河水利出版社 公开出版教材 产学研结合 近 3 年来,本专业与山西省水利厅、运城市水务局等单位联合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有 12 项,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培训技术人员 1000 多人次 (见表 4)。 专业辐射 形成了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其中包含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城市水利、水文与水资源等专业。 “一主线、二阶段、三层次、多方向”的课程体系得到了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专业社会声誉 52 年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毕业生供不应求。 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用人单位综合评价我们的毕业生称职率达 %,优良率超过 70%。 一大批学生通过努力,分别走 进了水利工程建设施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12 工单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土保持、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机电排灌等部门,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一线技术负责人岗位。 毕业生以留得住、信得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水利 水电建筑 工程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2020~ 2020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依次为 %、 %,近二年毕业生初次平均就业率为 %。 表 4 产学结合情况统计 合 作 项 目 校方参与人 合 作 单 位 2020 年山西省分区水资源规划配置工作 (全省 17 个流域分区) 白继中、杜玉柱 杨勇、 李雪转等 山西省水利厅 晋城市煤业集团 10 万吨 /年合成油示范工程水资源评价 白继中 山西省水资源研究所 晋城市煤业集团 10 万吨 /年合成油示范工程 贮灰场对三姑泉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杨勇 山西省水资源研究所 中电投山西娘子关 2 600MW 机组 以下小工程水资源论证 杨勇 山西省勘察设计 研究院 山西省华鹿阳坡泉煤矿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水资源论证 杨勇 山西省勘察设计 研究院 运城市平陆县红旗二库安全鉴定 邵正荣、杜玉柱 运城市水利设计院 运城市稷山县晋家峪水库安全鉴定 邵正荣、杜玉柱 运城市水利设 计院 吕梁市褚家沟水库安全鉴定 邵正荣、杜玉柱 运城市水利设计院 运城市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培训 邵正荣、李永平 运城市水务局 邵村沟小流域坝系设计 王玉生、邵正荣 杜玉柱、周爱玲 白继中等 山西润恒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咨询 有限公司 山西省临猗县路家庄水库勘察与设计 张龙改、白继中 杨勇、杜玉柱等 运城市水务局 山西省夏县泗交寨里河骨干坝勘察与设计 张龙改、白继中 杨勇、杜玉柱等 运城市水务局 由于就业率高,本专业一直以来是全院招生最好、报到率最高的一个专业。 连续近三年报到率均达到 %以上,并且稳步上升: 2020 年为 %, 2020 年为 %, 2020 年为 %。 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13 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家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专业带头人所具有高职教育理念还有待提高、在水利行业内影响力有待加强;既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的骨干教师较少,不少青年教师急需双师型培养;聘用的兼职教师面窄,数量偏少,少数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双师型结构不太 合理,外聘企业一线教师比例偏低,中青年专业带头人、专职实验实训教师和骨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因此,还需要加大优化力度,引进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教师。 ( 2)课程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优质核心课程尚未形成体系,只有 2 门核心课程达到省级“优质”的标准,质量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色教材、优质教学课件数量较少。 ( 3)实验实训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校内实训场所数量不足;部分实训设备性能落后;生产性实训项目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长效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 4)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等有待健全;兼职教师的聘用、 培养、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的教材、标准、管理等有待健全。 4 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 3 年的探索、改革与建设,把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成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较鲜明、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 以该重点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城市水利等相关专业建设;把城市水利专业建设成省级品牌专业。 依托行业,联合企业,走“产学结合”之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力度,形成适合产学结合的、突出职业性的课程体系,包含精品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与行业企业联合兴建实训 室和实训基地,提升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建设一支“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14 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和进行工程技术推广与服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上网共享,在区域及行业内的相关专业建设中起带动和示范作用。 具体指标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程渗透工学结合,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完善“ 4+X+1+( 1)”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理、造价分析、工程管理 及项目管理等水利类职业岗位上从事工作。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 90%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 80%以上。 建设“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采取外引、内培、实践锻炼等方式,建设一支由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团队。 到 2020 年,再培养 5 名专业带头人、 20 名专业骨干教师和 30 名双师型教师。 动态聘请 30 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 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 ,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 1: 1,“双师型”专业教师达到 85%。 完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采 取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建设新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具备教学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 4+X+1+( 1)”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条件。 进一步开发建设生产性节水灌溉技术实训场和建筑施工实训场,让学生能进行生产性实训和技能鉴定。 能开展水利行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能 为水利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咨询 等服务。 另外再增加 5 个校企合作的产学结合紧密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工学交替”的教学要求。 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程项目为导向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 体系。 围绕水利类职业岗位所需要技能安排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课程及实训环节。 与企业共同制定针对培养职业关键能力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改革方案,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并把施工员、预算员等岗位证书所需要的能力要求融入到课程建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15 设中去。 加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 按照 “ 4+X+1+( 1)”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要求,按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情境设计,经过 3年的建设开发 11 门核心课程教学标准,编写 6 本与其配套的特色教材,建成 6 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3 门 ,编写多媒体教学课件 5 个。 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充分发挥专业师资和实训条件的优势 ,面向社会、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 每年培训、鉴定不少于 800 人次 /年,参与水利类企业技术开发或咨询服务 5 项 /年以上。 完善标准建设 建立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 继续推行“双证书”制度 按照山西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学生进行专项职业技能鉴定,把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要求学生至少获得 一个相应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5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明确专业定位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水利专业群中的骨干专业。 根据对全国 20 余所水利水电高职院校就业调查,毕业生服务面向主要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水利工程监理公司、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编制机构;服务行业主要是面向现代农业、水利水电行业、建筑业和统筹城乡建设。 基于这样的调查分析,本专业确定的专业定位如表 5 所示。 专业建设模式及内涵 施行“依托水利行业,联合企业共建”的专业建设模式。 依托山西省水利行业的优势,联合山西省水利 大中型企业共同建设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使其成为为水利行业培养人才、为水利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社会提供技术和技能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16 培训服务的重点专业。 根据“依托水利行业,联合企业共建”的专业建设模式,推进工学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双方互动、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学校根据企业所承接的水利工程项目,与企业共同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参与工程建设,并根据企业的反馈信息,不断修订与完善培养方案。 表 5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定位 服务面向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业、统筹城乡建设。 就业部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 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水利工程监理公司、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编制机构。 就业岗位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分析等。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本专业基础知识,能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运行管理、造价分析及项目管理等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岗位证书 钢筋工、渠道维护工、施工员、监理员、测量员、预算员(至少获取一证) 相关专业群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城市水利、水利工程管理等 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目标 进一步加强学校与行业单位合作,以培养具有本专业基础知识,能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节水灌溉施工, 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 、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 等第一线工作,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依靠水利行业的专家,归纳提炼出本专业的基本素质与职业技能模块,创建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 4+X+1+(1)”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内容 1)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 通过对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的调查分析,提出水利 水电建筑 工程专业 专业培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17 养目标及对应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爱岗敬业与吃苦耐劳、严谨的工作态度、勇于创新和团队精神;应具有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水利工程制图和识图、工程测量的专业基础能力;应具有建材检测、水力计算、土力学应用和实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等专项能力。 分别选择节水灌溉、乡镇供水、机电排灌三个方向模块的同学还应分别具有节水灌溉、设备选型的能力;乡镇供水工程初步规划设计、供水工程管理能力以及机电运行管理、灌区经营的能力。 2)创新“ 4+x+1+(1)”的人才培养模式。 “ 4+x+1+(1)”即 4 个 学期的文化基础与专业技术平台教学, X 是一个学期的学生按社会要求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能力强化训练, 1+( 1)是一个学期加一个假期的顶岗实习。 基本。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