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数据库开发课程设计实训(论文)-研究生学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内容摘要:
各种层次的信息的访问等。 安全性包括保密、完整性保护、身份验证、授权和预防重播。 数据流图 解决任何问题的第一步都是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与软件开发有关的、最常见最严重的问题都与需求有关,需求分析无疑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需求获取是在问题及其最终解决方案之间架设桥梁的第一步,是软件开发中最困难、最关键、最易出错及最需要交流的方面。 本系统需 求获取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了解客户方的所有用户类型以及潜在的类型。 在软件工程学士的培养过程中,学位管理工作主要由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信息管理两部分组成。 二、论文评审答辩工作主要由教务部主管本科生工作的人员负责,根据本科生培养计划制定具体的评审和答辩细则,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等。 评审秘书是联系各项工作的纽带,负责控制整个流程,向学生和教师传达各项信息,以及安排和协调工作。 论文评审和答辩过程中涉及到的用户有 :教务部、学生、导师、评审人员、学院。 由教务部组织学生提交论文,安排评审人员对论文进行评审,然后进 行答辩,最后将人员名单上报学院。 将各项工作转到网上进行,各类用户只要能有一台连入 Inter 的 pc 机,便可直接在网上完成所要求的工作。 学位信息管理主要由院系学位办负责,是将授予学位的学生信息采集上报国务院学位办。 涉及到的用户有 :教务处学位办、学生、各培养单位评小型数据库开发实训 12 审秘书。 由于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大,希望能够通过使用网络实现信息的分散采集,学生本人将个人信息录入系统,评审秘书及研究生院只负责审核把关、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对用户进行访谈和调研。 交流的方式包括会议、电话、电子邮件、小组讨论、模拟演示等 不同形式。 每一次交流都有记录,对于交流的结果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分析活动。 四、对收集到的用户需求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 五、将调研的用户需求以适当的方式呈交给用户方的相关人员。 由以上原则可画出本系统的数据流图,见图 至图。 图 学位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图 学位证书 信息 系统登记员 信息审 核 更新学生信 息 答辩处 理 打印答辩成 绩 学生 学生基本信息库 学校论文库 评审教师 信息采 集 小型数据库开发实训 13 图 学生基本信息审核数据流图 图 学生论文网上评审数据流图 学生 输入处 理 判定是否违纪 判定学分是否修满 判定学费是否交清 学生信息录入 学生基本信息库 教师 信息 学生 论文上传处理 论文审 核 论文下 载 论文评审结果 教师 学生 论文库 小型数据库开发实训 14 图 用户密码管理数据流图 数据字典 (1) 数据流的名称:登陆信息 数据流的组成:用户帐号 +密码 数据流的来源:用户 数据流的去处:用户角色 (2) 数据流的名称:角色信息 数据流的组成:用户帐号 +角色 数据流的来源: 用户登陆 数据流的去处:用户权限 (3) 数据流的名称:权限信息 数据流的组成:用户帐号 +角色 +权值 数据流的来源: 登陆信息 数据流的去处:用 户特权 (4) 数据流的名称: 用户特权信息 数据流的组成:用户帐号 +角色 +权值 +模块 +添加 +更新 +删除 +审核 数据流的来源:登陆信息 数据流的去处: 用户模块 (5) 数据流的名称: 模块化分 数据流的组成:用户帐号 +角色 +权值 +模块 +在职 +标记 数据流的来源:登陆信息 数据流的去处: 系统菜单 学生 确 认用户身份 密码 用户信息数据库 输入新密码 再次输入 密码变更 学生 密码 小型数据库开发实训 15 (6) 数据流的名称:菜单 数据流的组成:用户帐号 +角色 +权值 +模块 +菜单 url+菜单父接点 +结点 +添加 +更新 +删除 +审核 +描述 +菜单结点 数据流的来源:登陆信息 数据流的去处: 菜单管理 小型数据库开发实训 16 3 数据库 系统 设计 总体设计 在上一小节中,已从学位管理系统的业务领域中抽象出系统的概念模型。 建立系统的面向对象的模型,目的是根据系统的概念模型和交互图设计系统类图。 与概念模型相比,类图中的设计类表示软件类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概念的定义,表示应用中软件类和接口的规格说明。 类图能够表示的典型信息包括 :类、关联和属性,接口以及接口上的操作和常数,方法,属性类型信息,导航性,依赖。 创建类图的第一步是识别参与软件解决方案的类。 通过扫描概念模型以及交互图,找到这些类。 学位 管理系统中存在如下实体类 :学生、学历、同等学力、教师、论文、论文评阅书、答辩记录。 同时,考虑系统的技术架构,在类图中加入业务逻辑类,我们称之为管理类,例如评审过程管理类,评审人员管理类、论文管理类等。 第二步,为这些类以及在概念模型中以识别出来的属性,绘制适当的类图。 将概念模型中实体的属性转换为类的属性。 以学生为例,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相应的转换为 Student 类的 name、 grade、 age 属性。 在本系统所采用的 Jvaa 语言中,声明所有属性私有,对每一个属性提供存取的方法。 第三步,添加类的方法。 每一个类 的方法都可以通过分析交互图得到。 除了实体类的创建方法、属性的存取方法,我们将实体类的添加、删除、查询方法以及与交互图中的消息相对应的业务方法封装在管理类中。 例如,将实现论文分发的方法放入评审过程管理类中。 第四步,进一步的细化,添加更多的类型信息。 属性的类型、方法参数的类型以及方法返回的类型都可以在类图中可选的表示。 第五步,添加关联和导航。 导航是角色的一个属性,表示从一个源对象沿着关联可以单向地到达一个目标类。 导航意指可见性一通常是属性可见性。 一个带有导航箭头的关联通常含义是从源类到目标类的属性可见性,在面向 对象编程语言中,通常转换为源类拥有一个引用目标类实例的属性。 第六步,添加依赖关系。 在类图中,依赖关系常用来描述类之间的非属性可见性,即参数、全局或本地声明的可见性。 最终建立学位管理系统核心类图。 对于系统中诸多的类,可用包结构将其组织起来。 在 UML 中,包是用于把建模元素组织成组的通用机制。 设计良好的包把一些在语义上接近并倾向于一起变化的元素组织在一起。 因此结构良好的包是松祸合、高内聚的,而且对其内容的访问具有严密的控制。 如何将类组织到包内呢 ?可以应用以下原则将下面的类组织到一起 : 同一主题的类一由概念或 目的紧密相关。 在同一个类层次中。 根据以上原则, 划分 学位管理系统 的模块。 小型数据库开发实训 17 整个学位管理工作可分为五个阶段 :申请、预审、复审、答辩、学位信息管理。 其中,前四个阶段主要由各培养单位 (院系 )来控制工作流程,学位信息管理工作主要由 学院 控制完成。 预审申请阶段 欲参加本次论文答辩的学生在此阶段提出申请,评审秘书根据学生缴费情况、所修学分等条件审核该生是否具备答辩资格,通过审核的学生才能提交论文。 导师有权为论文预审把关,需要为其所指导的学生论文填写导师意见,未通过导师审核的论文不能参加本次答辩。 本阶段有几点需 要特别注意 : 第一、学历硕士和同等学力硕士在提交预审申请时填写的申请表格不同,提交的申请信息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第二、由于论文评审是盲审,学生提交的论文预审稿中需要把个人姓名以及其他与个人身份相关的信息隐去。 第三、学生提交论文后,需要及时通知导师为其填写导师意见,否则会影响其参加随后的预审。 预审阶段 论文预审阶段的工作比较复杂,在这个阶段由评审秘书将论文随机分发给学院指定的评审人员 (包括初审人员和复审专家 )进行匿名评审,涉及到的用户有 :评审秘书、学生、初审人员、复审专家、评审小组。 通过预审的论文进入复审阶段。 在这个阶段,通过论文预审的学生根据预审的评审意见修改论文后,提交正式的论文打印稿。 论文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被抽取送研究生院外审,其余的每份论文由学院为其指定一名校内评审人员和一名校外评审人员。 校内和校外平审人员分别从网上下载论文,在线填写论文评阅书,然后打印、签字后送评审秘书处 (外地评审人员需要邮寄 )存档。 复审阶段的评审人员具有一票否决权,只有顺利通过校内和校外评审或者通过研究生院外审的论文才能通过复审。 通过复审的论文进入答辩阶段。 答辩阶段。 在答辩阶段,评审秘书首先要做一 些准备工作,包括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分组、根据学院决议指定各小组答辩委员主席以及委员。 答辩当日各答辩小组学生进行 现场抽签决定答辩次序。 答辩现场,由记录员记录答辩过程。 学位信息管理 通过论文预审的学生需要填写完整的学位信息表,然后经过评审秘书的审核,上报研究生院学位办,学位办根据学位授予情况,将学位信息汇总生成报盘文件报国务院学位办。 用 UML 活动图为这部分的活动流程建模。 小型数据库开发实训 18 在学位管理工作中,论文状态的转换是关键,自管理员激活可申请参加本次答辩的学生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状态转换,最后以答辩通过 (取得学位 )或 者参加下一次论文答辩为结束。 使用 UML 状态图为整个论文状态的转换过程建模,通过原型、页面或其它方式向用户提供可视化的界面,用户可以对需求做出自己的评价。 使用原型分析方法来帮助开发方进一步获取用户需求或让用户确认需求。 开发方往往先向用户提供一个可视界面作为原型,并在界面上布置必要的元素以演不用户所需要的功能。 本系统充分利用B/S 结构系统开发的特点,以制作静态页面 (HTML 文件 )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可视化的界面。 用户可以在此原型上看到系统的功能原型,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开发人员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设计。 同时 ,此原型可作为后续开发的基础,将系统实现阶段的一部分工作提前完成。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 到体系 结 构图,见图 5 所示: 图 学位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图 子系统详细设计 从学位管理需求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位管理各个阶段的工作比较明确,各阶段工作的前提和结果也比较明确,因此采用按功能划分的方法,将学位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论文预审管理、论文评审管理、论文答辩管理和学位信息管理四个子系统,另外,系统还包括几个支撑子系统,包括基本信息库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以及权限管理。 资格审查 学校审核 院系审核 信息采集 论文答辩管理 学位信息管理 学位信息管理系统 复审管理 预审管理 复审管理 初审管理 申请管理 论文预审管理 论文评审管理 学生管理 基本信息库 结果汇总 答辩记录 权限管理 教师管理 小型数据库开发实训 19 1。小型数据库开发课程设计实训(论文)-研究生学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关推荐
英文字段名 字 段类型 长度 主键 字段值约束 出入库编号 bh varchar 12 是 NOT NULL 出入物品编码 bm varchar 12 NOT NULL 出入物品数量 sl int NULL 物品单位 dw varchar 5 NULL 出入日期 rq datetime NULL 操作员用户名 yhm varchar 30 NULL 表 58 客户基础信息表 中文字段名
式,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产权不明晰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财政资金修建的水利灌溉工程设施, 建成后移交给乡镇管理,土地是集体的,使用权是承包了的,产权和责任主体很难明确。 有些小型水利设施由几家农户管理,有些由村民小组管理,有些是村集体管理,在经营管理方式上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维护规则。 管理水平低,缺乏维护意识,重建轻管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时
成就需要是指在某个领域追求完美、争取最大效率而不是奖励的一种需要,是一种积极的内驱力 [7]。 此类个体更倾向于希望对工作承担责任,喜欢适度的风险,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 不喜欢碰运气的工作,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 当工作的成败机会比较均等,并且能最大体现自己的工作 能力 高 时, 成就需要者最感兴趣。 权力需要是指对领导力
; (如手提程控电话机、复印机、电传机等); ;。 第 28 条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 20 年; (含室内装修) 10 年; 、运输工具 5 年; 5 年。 固定资产以计留 10%残值提取折旧。 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后仍可继续使用的,不再计提折;提前报 废的固定资产要补提足额折旧。 第 29 条 购入的固定资产,以进价加运输、装卸、包装、保险等费用作为原价。 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准备下列资料: 《职员调动、晋升申报表》 员工的人事考核表 主管鉴定 具有说服力的事例 其他相关材料 人事审核调整 部门晋升申报料 职位空缺报告 选出合适的晋升对象和考核 报总经理批准 通知、办手续 人力资源部则根据该表中调整的内容填写《工资通知单》,一式两份,一份交由本人,一份由人力资源部存档。 第十四章 奖惩 第四十九条 公 司对以下 情形之一者,予以记功受奖: 一、保护公
表》 员工的人事考核表 主管鉴定 具有说服力的事例 其他相关材料 人力资源部则根据该表中调整的内容填写《工资通知单》,一式两份,一份交由本人,一份由人力资源部存档。 第十四章 奖惩 第四十九条 公 司 对以下情形之一者,予以 记功受奖: 一、保护 公 司 财产物资安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者; 二、业绩突出,为 公 司 带来明显效益者; 三、对 公 司 发展规划或业务管理规范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给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