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管理办法内容摘要:

入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信息并核对。 第五章 贷 后 管理 与风险监控 第 二十二 条 自助可循环贷款贷后管理执行《中国农业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的若干规定》、《中国农业银行小企业信贷管理办法 (试行) 》及其他相关管理要求。 贷后管理中要重点关注以下情况: (一)借款人在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项下发生的每笔提款和还款情况,贷款余额情况; (二)借款人自助可循环贷款使用情况,借款 人日常经营管理情况; (三)主要投资者及管理人员个人资信状况、健康状况; (四) 辖内房地产市场走势; (五)贷款抵(质)押物保管及价值变化、变现能力情况 ; (六)其他可能影响农行债权的变化情况。 第二十三条 中期自助可循环贷款应按年进行复核。 经营行按照客户部门调查、信贷管理部门审查、有权审批人审批的流程根据借款合同约定对借款人进行审查,判断借款人是否出现足以影响贷款安全的不利行为或情形,决定是否继续按原条件执行合同或者采取调整、取消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额度、停止发放贷款或提前收回贷款等措施,并报原 7 审批行信 贷管理部门备案,属管理行管理客户的,同时向管理行客户部门备案。 第二十 四 条 对发生以下 情形 之一的, 要调减、冻结和终止(撤消)客户 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的使用: ( 一 ) 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调减 贷款抵(质)押物的价值明显减少致使抵(质)押率低于我行规定要求,或者借款人生产经营或财务状况发生恶化,可能影响到我行贷款本息足额收回的,相应调减借款人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 借款人已使用超出调减后额度的贷款要限期收回(从调减之日起最长不超过 30 天)。 ( 二 ) 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冻结 借款人生产经营或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困难 、 借款 人发生或涉入重大法律纠纷 、 借款人与其他债权人合同发生重大违约事件 应冻结其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 客户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内单笔用信到期后或按分期还款计划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 应冻结其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 客户 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调减后, 借款人已使用超出调减后额度的贷款 超过 30 天仍不能收回的, 应冻结其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 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冻结期间额度项下贷款只收不贷。 (三) 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终止(撤消) 借款人与我行签订的自助可循环贷款有效期满,其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自然终止; 短期自助可循环贷 款 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到A +级以下 ,中期自助可循环贷款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到 AA 级以下, 应终止其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 借款人出现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未按我行要求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拒绝或阻挠银行对融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违约行为 , 应终止其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 借款人未经我行同意,实施或计划实施兼并、分立、承包、租赁、 8 破产等可能影响我行债权的行为 , 应终止其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 ; 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 已冻结,且借款人超过 30 天仍不能归还所欠我行贷款本息和有效解决存在问题的,应终止其自助可循环贷 款额度。 (四) 发生其他 我行认为有必要调减、冻结和终止(撤消)客户 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的情况。 第二十五条 经营行调减、冻结和终止(撤消)客户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时,应由客户部门填写自助可循环贷款合约调整、冻结和终止(撤消)通知书(见附件 3),报同级信贷管理部门审查,经营行行长(或授权副行长)审核同意后,报送柜面人员进行相应设置和处理,并向原贷款有权审批行信贷管理部门备案。 经营行调减、冻结和终止(撤消)管理行管理客户的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时,需事先向客户管理行客户部门报告,由管理行客户部门提出是否同意调减 、冻结和终止(撤消)的调查意见后,报同级信贷管理部门审查,行长(或授权副行长)审核同意后,经营行方能进行相应设置和处理。 管理行客户部门认为有必要调减、冻结和终止(撤消)所管理客户的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时,提出调减、冻结和终止(撤消)调查意见后报同级信贷管理部门审查,行长(或授权副行长)审核同意后,通知经营行进行相应设置和处理。 第二十六条 调减、冻结和终止(撤消)客户 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按照客户的管理层次,由客户部门在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借款人。 第二十七条 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调减后,如 借款人在规定期限 内补足抵、质押物 并确保贷款本息能够按时偿还,可恢复其原有的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 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冻结后,如借款人在规定期限内将所欠我行贷款本息归还完毕或已有效解决存在问题,不会对我行债权实现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的,可解冻其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 第二十八条 恢复或解冻客户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时 ,由客户管理行客户部门调查,信贷管理部门审查,行长(或授权副行长)审核同意 9 后报贷款有权审批行信贷管理部门审查,有权审批人审批,可不经贷审会审议。 有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