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高校国有资产分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内容摘要:
财务管理方面的共同特征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报废有着严格的程序,这和企业资产 的管理有很大的不同。 现阶段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 管理 模式,很多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是 根据自身的需要设定 由多个部门共同完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68]。 (一 )多部门分工合作的分散管理模式 流动资产或现金一般由专业化会计人员组成的计财处按照 行政事业单位 有关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专业化管理,本文对流动资产和现金管理以及无形资产等 不再做有关讨论。 大多数高校的 土地、房屋及构筑物、植物等一般由后勤主管部门实行管理,其余部门在使用中可以参与一定的管 理,存在一定交叉。 图书类资产主要由图书馆等机构进行管理。 仪器设备类资产的管理一般由设备处或试验设备处负责管理,部分学校还按使用方向划归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比如教务处管理教学及实验室设备 ,而后勤及办公设备由其他相关部门负责。 这类管理模式涉及部门多,存在 职责不清楚,管理部门业务交叉、资产信息混乱的现象,不同部门的账与账 之间存在不同的交叉重复现象,很难做到账账相符、帐卡相符及卡物相符。 (二) 国有资产管理处统一管理模式 该模式把高校原来分散在各处室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能进行了重组 , 组建了一个称为资产处或国有资产 管理处等 类似 名称的处级机构专门负责全校固定资产 及第一章 引言 3 无形资产等国有资产的管理。 这种模式的管理职能与设备处管理模式不同 , 它将实验室管理职能转交给教务处或科研处 , 将采购供应职能转交给后勤部门或采购中心 等部门, 同时将其他部门如校办公室和后勤部门的土地、房屋、家具等资产的管理职能纳入资产处的管理范畴。 这类学校资产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实行集中管理使全校国有资产能够得到比较统一的管理,有利于发挥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和监督管理职能。 同时,其缺点是:该模式只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身份进行宏观的资产监管,不参与资产使用具体过程的环节 管理,这样对使用情况就缺少有效监管 [9,10]。 ( 三 ) 无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模式 部分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单位, 把资产管理职能分散到其它处室如 计财 处 、 教务处 、 科研 处及 后勤管理处等 ; 这类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缺陷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较低,作用较弱,没有专门的机构代表学校行使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容易造成资产管理职能缺位等问题 [11]。 从高校国有资产本身的使用性质来说,许多资产的功能、类别无法做出明确的界定,有的资产既可以作为教学类资产,也可以供科研、行政、后勤和其他方面使用。 因而按照单一的 类别进行管理,必然存在交叉 和重复 ,而交叉 和重复 就必然容易造成管理 和统计方面 上的混乱。 管理 方面 的权责划分不明,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或留有死角和遗漏,使得各部门之间一旦遇上难办的问题就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踢皮球的现象,致使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协作共用难以实现。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校扩招以及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许多高校国有资产总量和数量都大幅度增加, 这样 也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难度。 另外,许多高校是多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或者 因扩张而 新建了很多新校区, 特点就是资产 分散,资产产权 形式 多样, 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复杂度及难度。 自 2020 年开展 全国 性 的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清查 活动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对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措施,规范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根据 高校的特点和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需要,资产产权和资产使用权的 相对 分离 ,这就 需要对资产管理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级管理。 笔者参与 了2020 年资产清查工作, 总结 了目前高校资产管理上的存在的一些问题: 部分高校存在重钱轻物,轻视使用和管理的现象; 存在部门之间的 条块分割、各自为阵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缺位现象; 资产产权多样或产权不明 ,造成管理和处置上的混乱。 部门 之间 资产 账目 存在交叉或 存在遗漏 甚至 死角 ,账账相符目标实现困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4 难; 很多高校 校区分散、管理难度 加 大 ,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 和难度 ; 多头管理要达到 账账相符、账卡相符、物卡相符 的目标 相对困难 ; 管理人员变更频繁,造成管理脱节,资产管理延续性有待改善 ; 有必要创新新的管理机制和 开发 一套适合现阶段高校 自身 特点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资产清查与核实工作之后,高校国有资产 经核实并 已经进行重新登记,明确了 高校 国有资产部门的管理 主体 职责,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国有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可以充分优化资产,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除了改革管理机制外,新形式下高校的发展有必要建立一套统一的资产管理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目前很多高校使用的资产管理软件,功能相对单一, 部分还是 基于 C/S 模式 的系统 ,已经不 太 适宜资产管理 的需求。 当前 大多数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多为层次管理,一般多为学校、院系及使用单位 或个人的 三级层次模型, 在此基础上 通过统一信息平台的建立,所有账目集中进行管理,各级部门通过这个平台根据自己的权 限和职责 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从而避免交叉、死角等 现象 的存在。 真正做到高校国有资产账目清楚, 从而 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物卡相符 ,笔者长期从事资产管理和 资产 统计上报工作,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和程序编写的 一点 经验,此系统是笔者根据 工作 实际并结合兄弟院校的经验设计 并 实现的。 此系统可以应用 于兄弟院校 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和使用价值。 研究 主要工作及意义 主要工作及内容 随着 Inter 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 Inter 的技术几乎成为所有计算机网络的统一模式和事实上的技术标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传统的客户机 /服务器 ( C/S) 结构的网络向基于 Inter/Intra 技术的网络应用环 境不断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 Inter 网 络 应用已被国际信息界确认为一种新的模式 : 浏览器 /服务器( B/S)模式, 它采用多种标准协议和技术,不局限于任何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所以, Web 技术 与 数据库技术的结合 就 越来越紧密,传统数据库信息第一章 引言 5 管理系统( MIS)都 逐步 向 Web 平台移植, 真正实现跨平台操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学校的管理方式、管理职能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比如,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国内很多高校采用的是教育部推荐、由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或者武汉大学的 洛比公司开发的 SBK2020 数据库 MIS 平台。 以上系统是单一用户管理的系统,也是采用传统 C/S 结构,数据库采用的是 Foxpro 或 Access,原有的管理系统已经不适应新形式下的管理要求。 为适宜新的管理环境和新的管理要求,作者结合本单位资产管理的具体实际以及部分兄弟院校的资产管理的具体要求,探索和开发“基于 WEB 技术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 B/S 结构的三层数据结构模型, 基于 数据集中、分层管理的管理思想,以 ASP+SQL SERVER 主要技术为开发环境, 由于资产管理系统是基于网络的系统,系统的 设 计 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作者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是进行系统的总体分析和设计 , 并负责设计和实现了主要几个子系统等工作。 主要包括: 根据资产管理的特点研究和创立 一种 新的资产信息管理模式和系统 ; 根据需要 创建模型及划分模块 ; 进行资产管理数据库的规划和设计; 进行资产管理子系统 系统设计 和部分实现; 意义及应用价值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加大了教学科研固定资产的投入,本系统的建成,将使高校资产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保障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适用 及应用价值。 基于 WEB 技术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主要有一下特点 [12,15]: 实现远程管理和处理功能。 像西昌学院这样 有 很多校区构成的学校,人员分散,资产分散。 通过内部局域网或远程网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管理,极大提高管理效率。 采用数据集中、分级管理的思想,既保证了资产所有权信息真实和统一,也便于使用者维护资产的 部分 使用信息。 国有资产管理处代表学校行使资产所有权的管理,为保证数据的真实、规范 , 采用统一管理的资产信息,既避免了交叉和遗漏,也利于统计和上报数据的准确,并按时和计财处核对资产 账目以确保账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6 账相符。 同时, 给二级院系(使用部门)或使用人对资产的查询或部分信息的维护授予一定的权限,可以保证资产使用信息的准确性。 可以实现远程查询。 院系领导可以随时掌握整体的仪器设备投入情况和仪器设备分布情况,可以供领导决策参考,也可以让教师及科研人员掌握一些贵重仪器设备特别是 大精仪器 设备的 信息,做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共享,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率。 本系统可运行在院校局域网内,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能提高办事效率。 第二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概述 7 第二章 系统开发 相关技术 概述 本章将介绍资产管理 系统建立 的环境和采用的主要技术,系 统将 介绍 Inter 环境下基于 B/S 机制的应用程序开发 技术。 Web 技术 和 Web 数据库的交互技术是 本 应用系统实现的关键, 并就 Web 环境下数据库及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一定 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系统结构 随着 Inter 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 Inter 的技术几乎成为所有计算机网络的统一模式和事实上的技术标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传统的客户机 /服务器结构的网络向基于 Inter/Intra 技术的网络应用环境不断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Inter 网路应用已被国际信息界 确认为一种新的模式 : 浏览器 /服务器( B/S)模式, WEB 及 World Wide Web(环球超文本信息网,又称万维网)的简称,是世界最大的信息系统。 所有用户都有统一的客户端程序及浏览器。 Web已经成为广域网和内联网获取和发布信息的重要手段,现在大多数应用程序的开发都是基于 Web 的交互式应用的,所以, Web 技术 和 数据库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传统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 MIS)都向 Web 平台移植,于是 , 采用 web 数据库 技术来建立一套安全的资产管理系统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6,17]。 传统二层 数据库 技术 传统的二层式程序,也就是 C/S( Client/Server)结构,即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 这种程序相对简单、清楚、开发容易,其结构如图 21 所示。 图 21 传统 C/S 二层结构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8 客户机都通过网络连接到同一个数据库上,不过这样结构问题很多,最主要 的就是性能较差、维护困难,已经不适应在因特网( Inter)上使用。 数据同一性和完整性难以控制。 同时由于每一个客户机都必须安装特定的 客户端 软件,且这种客户端软件体积 一般 还比较大,用户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所以目前已经面临淘汰, 已经很 难适市场发展的需要。 介于以上特点,本系统不 再 采用这种两层体系结构。 网络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 三层结构是目前用得最多的 和流行的结构 ,这种结构比传统的 C/S 结构增加了一个应用程 序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包括了统一 的 界面、业务规则和数据处理逻辑等等,这样客户端程序就可以做得比较小,也 就 是常说的 “ 瘦 ” 客户,更由于业务规则和数据处理逻辑的集中在服务器上统一管理 , 客户端无须进行复杂的计算,也不会因为错误的操作而影响到其他的用户,所 以 他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效率都比较好。 当然开发这样的系统在技术上和成本 上要求就要多一些。 其结构如图 22 所示。 图 22 B/S 三层结构示意图 现在的个 人电脑( PC)上都安装了 浏览器( Browser) , 因此人 们就利用浏览器来作为客户 端程序 , 万维网服务 器 ( Web Server) 作为中间层和客户端沟通服务器 , 这就是现 在流行 的 B/S( Browser/Server)结构方式。 在这种结构下,本地的计算机无须安 装任何客户端程序,只要有浏览器使用因特网就可以使用 本系统了。 这不仅仅减少了开发客户端带来的成本,最关 键 的是,大大减少了系统维护的成本和时间,当修改 系统的时候不需要对客户端做 任 何的改动。 并且客户也可以在任何计算 机上使用你的系统而不要做特别的设置。 客户机 浏览器 数据库 应用 服务 HTTP 请求 SQL 请求 结果 结果 SERVER 第二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概述 9 C/S 和 B/S 之比较 本节就以上提及的两种结构的优劣进行比较。 C/S 和 B/S 是 客户、服务器模式 开发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 C/S 是美国 B。基于web的高校国有资产分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关推荐
户(从事数据建立更新维护和分析加工)的不同需求进行系统架构,提供开放式二次开发接口和定制功能。 6.建模技术与标准。 采用流行建模软件,按照城市 房屋管理 的要求,提出城市级地理要素三维数字模型标准要求和技术处理要求,提供模型检查工具。 卫星遥感影像 或 航空影像 : 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 米、 )或航空影像图 (1:2020 精度 ); 数字高程模型图: 1: 1 万和 1: 5 万;
据库,数据库类别包括交通环境数据库、设备状态数据库、设备维修维护数据库、事件记录数据库、告警记录数据库、用户管理数据库等等。 以上数据处理结果应为省监控中心对全省高速公路的宏观协调控制提供依据。 协调控制需求 分析 (1) 协调控制 以下各种事件影响路网交通时需要省监控中心进行协调控制: ① 偶发性交通事件:重大交通事件、车辆抛锚、道路维修、隧道发生火灾等; ② 周期性交通堵塞; ③
操作风险的方法 ,但是作者只是提出了这一方 ① Jack. L. King. OperationalRisk: MeasuremeniandModeling. JohnWileyandSonsLtd, 2020 ② Patriek De Fontoouvelle, Virginia Dejsus Rueff, Joha S. Jordan, etc. Capital and Risk:
83。 21 修改库存信息 21 商品分类模块的实现 21 商品分类模块首页 21 增加 商品分类 信息 21 查看 商品分类 信 息 21 修改 商品分类 信息 21 第六章 测试 22 测试技术 22 单元测试 22 组合测试 22 确认测试 22 系统测试 23 用户验收测试 23 单元测试 23 测试结论 23 结束语 24 致 谢 25 参考文献 26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
中,主要是通过 PHOTOSHOP 图像处理软件对整个系统的界面进行效果图制作,在效果图完成的基础上。 在 Dreamweaver 中进行排版和页面代码的编写,本系统在该软件中主要是进行的静态页面的编写,在静态页面都做好后在把静态页面导入到 Zend Studio 中,与数据库一起进行后台代码的编写。 小 结 本章首先说明了教学资源库将采用的 B/ S 结构模式
ASP 为用户提供的动态 Web 页面功能。 由于在用户浏览器端所见的文件已经是经过编译的 ASP 文件(即 HTML文件)了,所以不必担心用户的浏览器是否支持你所编写的 ASP 程序。 基于 Web 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7 ASP 程序作为 Server Side 的应用程序,必须 在服务器中运行,因此需要设置如 IIS 或 PWS(常用的两种 ASP 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