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内容摘要:
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安全意识,为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能进行基本的行车设备管理; 能熟练地进行车站行车组织; 能熟练地进行车站行车控制台相关作业操作; 能熟练地进行车辆基地行车组织; 能熟练地进行车辆基地信号楼控制台相关作业操作; 能识别列车运行图及编制列车运用计划; 能进行施工检修作业管理; 17 能简单地进行行车事故处置。 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和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 课时 项 目 一 行车设备管理 1. 理会 各种线路的特征及作用 ( 1) 理会 正 线 的 特征 及作用 ( 2) 理会 折返线的 特征 及作用 ( 3) 理会 渡线的 特征 及作用 ( 4) 理会 道岔的 特征 及作用 2.操作道岔 ( 1) 能熟练操作道岔(自动和手动) ( 2) 能正确进行道岔的故障判断 ( 3)能 正确进行道岔的维护、保养 3.识别信号 ( 1) 能正确识别各类行车信号 ( 2) 熟练显示手信号 ( 3) 判断听觉信号 4. 能熟练 地办理 清扫道床作业 5.联锁 ( 1)理会 联锁的概念 ( 2) 理会 联锁的作用 ( 3) 进路、道岔、信号的联锁关系 6.闭塞 ( 1) 理会闭塞的概 念 ( 2) 理会闭塞的作用 ( 3) 理会闭塞的类型 操作道岔 在实训室中,设置工作场景,操作及维护道岔 识别与显示信号 识别和显示各类行车信号 26 项 目 二 车站行车组织 1.列车运行组织 ( 1) 理解三种行车指挥方式 ( 2) 了解行车调度的架构、工作内容和行车组织指挥层次 ( 3) 理会行车组织规则 ( 4)能根据各种非常情况下的行车处置原则及信息传递流程进行行车组织及信息传递 2.车站作业组织 ( 1)理会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 2) 理解行车作业基本要求和制度 ( 3)能进行行车控制台相关作业操作 ( 4)能办理车站接发 列车作业 ( 5)能办理车站列车折返作业 ( 6)能熟练使用电话闭塞法 ( 7)能听写及读懂调度命令,正确操作行车控制台 在实训室中,通过列车运行控制计算机仿真系统操作行车控制台(控制权转换,排列进路,取消进路,扣车及催发车,紧急关闭复原操作,重复开放信号,故障解锁,引导进路锁闭,控制台停电恢复操作,自动进路,自动信号) 办理电话闭塞 在实训室中,设置工作场景,听写调度命令,模拟电话闭塞法接发列车,填写各类行车表报。 106 18 使用路票 ( 8)能填写各类行车表报 项 目 三 车辆基地行车组织 1.车辆基地车辆运用 ( 1) 了解车辆基地的构成 ( 2) 能熟练办理列车的出入库作业 2. 能熟练办理列车在车辆基地的调车作业 办理列车出入库作业 列车在车辆基地的调车作业 在实训室中,设置工作场景,制定列车出入库停车表或 调车作业表, 通过车辆基地列车运行计算机仿真系统办理进路、开放信号 46 项 目 四 编制列车开行计划 1.了解全日行车计划的编制 ( 1)编制资料 ( 2)编制步骤 2.理会列车开行方案 ( 1)列车编组方案 ( 2)交路方案 ( 3)列车停站方案 3.能识读列车运行图 ( 1)列车运行图图解原理 ( 2)列车运行图分类 ( 3)列车运行图要素 4.能熟练编制车辆运用计划 ( 1)车辆运用分类 ( 2)车辆运用计划 铺画和讨论列车运行图 通过铺画和讨论列车运行图,理解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性。 20 项 目 五 施工检修作业管理 1.施工检修作业的办理 ( 1) 理解 行车施工检修作业的类型 ( 2)熟练办理施工检修登记 ( 2)熟练办理施工检修注销 ( 3)理会施工检修冲突的处置 2.特殊施工检修作业的办理 ( 1)能办理动车、触网停电的施工检修作业 ( 2)能办理影响通信设备时的施工检修作业 施工检修作业管理 办理施工检修作业的登记及注销 10 项 目 六 行车事故处置 1.行车事故分析 ( 1)理解行车事故的定义及类型 ( 2)能进行行车事故的初步分析 2.路外伤亡的处置 ( 1)理会路外伤亡的处置原则 ( 2)理会路外伤亡处置的信息传递流程 案例分析和讨论 进行行车事故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行车事故处置 设置工作场景,模拟 行车事故的处置 8 总 课 时 216 19 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 (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路。 ( 2)应将本专业教学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 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能力资格证书组织教材内容。 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 3)教材应该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认知。 教材表述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 要将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 5)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建议 ( 1)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能力的培养。 ( 2)本课程应采用挂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授课以突出感性认识,尽量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3)本课程要重视现场教学,应以生产实际的设备操作为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 4)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加强操作训练。 紧密结合“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值班员职业资格证书(初级)” 的实操考核项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道岔的操作,行车控制台的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生产现场新技术、新设备的 介绍及发展趋势,使授课更贴近本专业的实际和发展需要。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 6)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的培养。 教学评价 ( 1)改革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具有严谨的学风与认真负责的态度。 (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充分肯定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 20 ( 3)应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能力的考核。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1)注重挂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的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跨学校的多媒体数据库,努力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 3)注重实验实训设备的应用和实训指导手册的开发,建立和充分利用开放性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的综合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4)注重学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提高教学效率。 21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 【适用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 前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功能 是让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相关知识和 服务技能 , 具备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基本职业能力。 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 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 领型课程。 本课程的具体设计是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为主线,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侓和工作要求相结合展开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为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的相关概念、客运服务规范、车站正常情况和 非常情况下的 客运服务、客运服务的质量评价 等若干项目。 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 项目的学习都以工作任务 为活动的载体 ,以 客运服务各环节 引出专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通过校内实训、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强化 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更好的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各种技巧。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 108课时。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岗位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思想品质,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的相关知识; 能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规范; 能熟练进行车站客运服务; 22 能参与非常情况下的客运组织; 会进行客运服务的质量评价。 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和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 课时 项 目 一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的相关概念 ( 1)掌握 客运的概念 ( 2)掌握客运的特征 ( 1)掌握 客流的概念 ( 2) 掌握 客流的种类 ( 3) 掌握 客流的特征 ( 4)了解客流的产生、影响客流的因素 ( 5) 能进行简单的客流分析 3. 客运组织 ( 1)理解客运组织的概念 ( 2)理解车站客运组织的特点 客流分析 设计简单的客流调查表,进行一次客流调查,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进行客流分析的能力。 22 项 目 二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规范 服务员 职业道德规范 ( 1)掌握 轨道交通 服务员 职业道德规范 2.《上海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规则》 ( 1)掌握《上海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规则》 3.《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 ( 1)掌握《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 、岗位责任制和一日作业标准 ( 1)掌握客运服务人员的作业标准、岗位责任制和一日作业标准 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观看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培训录象,并分组讨论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规范、规则、守则及标准中具体要求。 26 项 目 三 车站客运服务 1. 客运服务设施设备 ( 1)掌握车站的客运服务设施设备组成及与客运组织的关系 ( 2)能根据客运的需要操作车站相关设备并指导乘客正确使用 ( 1)能完成售、检票服务、站台服务、广播服务工作 设备操作实训 组织学生操作车站 客运服务 设备和安全设施。 实地调查 安排学生对某一车站周边交通环境和设施情况调查,培养学生树立为乘客服务的意识。 32 23 ( 2)具有了解车站周边公共设施情况的服务意识 ( 1)掌握客运服务礼仪 ( 2)会判断乘客的心理需求 ( 3)能运用客运服务的礼仪为乘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参 观及情景模拟 组织学生观摩地铁某车站的客运服务,并在实训室让学生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进行客运服务。 项 目 四 非常情况下的客运组织 ( 1)了解投诉的种类 ( 2)能规范处理各类服务投诉及纠纷 2. 非常情况下的客运组织 ( 1)会根据各岗位的工作职能,能进行大客流、清客、救援、列车晚点等突发情况时的客运组织 3. 大型突发事件 ( 1)会处理客伤、火灾等大型突发事件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非常情况下的客运组织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观看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宣传片,并分组讨 论特殊情况下的客运安全服务和处理方法。 20 项 目 五 客运服务的质量评价 ( 1)掌握客运作业考核指标 ( 1)掌握客运服务的质量评价概念 ( 2)掌握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 3)了解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情景模拟 组织学生模拟运营实际情况。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
相关推荐
的早高峰时段的城市道路的通行压力。 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结构不合理 道路的问题主要是路和车之间的问题,相对于越来越多的车来说,路不够也是造成上海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重要原因。 路不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是道路增长赶不上机动车增长 由于道路建设具有外部性,私人投资不合算,政府投资又跟不 上,因此常常出现道路供给不足。 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分依赖财政资金,忽视市场化的社会资金。
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规定值相适应。 熔丝应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 金属外壳电箱应作接地保护。 开关箱与用电设备 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 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配有 380V 和 220V 两种电压等级。 ⒌接地接零 接地体可用角钢、圆钢或钢管,但不得用螺纹钢,其截面不小于 48mm178。 ,一组二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 ,入土深度不小于 2m,接
( 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报批 ①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以 规范及参考书籍 中规定 的 格式、顺序、内容及要求来组织编写。 ②一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 专项 施工方案由项目总工程师进行审核, 并报监理审批备案。 ③大型或特殊工程 以及项目总 施工组织设计 或专项方案依据建质 87 号文等相关文件进行编制并组织相应专家论证和上报局 总工程师批准。 ( 5)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变更
市发展新的开发区、高新产业区、大学园区、物流中心,甚至度假区,虽然“短视经济”在短期内促进了当地经济在某一时期的快速发展,但却造成了社会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付出的代价相当昂贵。 同时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扩张,城市土地资源储备出现了透支情况,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更是触目惊 心。 城市土地市场不健全,规范管理缺乏依据 目前 ,我国城市的土地市场为三级市场结构模式。
审批机关提出评估报告并附具征求意见的情况。 规划修改的条件。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组织编制机关方可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省域城镇体 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 1)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提出修改规划要求的; 2)行政区划调整确需修改规划的; 3)因国务院批准重大建设过程确需修改规划的; 4)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