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增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几点做法内容摘要:

报了外科、儿科、针灸科、妇产科等共 5 项科研课题。 认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对口支援工作。 坚持“中”、”西”并重互补的原则,把握中医和西医在不同学科急慢性疾病各个时期的诊治特点,实行优势互补。 充分利用中医药在防治手术后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切口愈合、术 后胃肠功能紊乱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肛肠科使用中药熏洗和坐浴治疗的方法,预防痔疮、肛瘘等术后肛 管黏膜水肿、切口疼痛等并发症,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妇产科采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散结消肿等功效的中药外敷手术切口,达到消肿、止痛、消炎的目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肿瘤科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中医药支持疗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脑外科使用针灸疗法促进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的恢复等,逐渐形成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积极实施对口支援工作,多年来,本院与六家乡镇医院结成对口支援关系,利用本院的 中医特色优势资源,加强对乡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指导,帮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协助开展医务人员“三基”培训和考核,举办学术讲座或各种业务培训,建立双向转诊机制,解决患者的就医困难,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确保对口支援效果。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中医药服务技能 通过与省中医院、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等著名三甲医院合作,邀请妇科、肿瘤科、皮肤科、不孕不育等专家教授定期来院坐诊,采取一对一跟诊的方式,提高专科医生对疑难杂症的诊治水平。 今年,本院进一步深化与省中医院的合作内涵,在专 家定期来院坐诊的基础上,开展病区教学查房,规范指导中医证候诊断和中医药参与工作,提升本院临床医生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能力。 加强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录用质量, 2020~2020 年,医院连续录用了 12 名中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今年,又有 7 名中医类硕士 研究生通过人事局的考核被本院录用,临床高层次人才的比例明显提高。 医院对临床医生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青苗”和“青蓝”培养工程,举行“青苗培养工程师徒结对”仪式,为 10名青年中医师与指导老师建立师徒关系,培养和提高青年中医师临床辨证施治能力和学术水平,对西医专业人员开展“西学中”培训,去年,共有 192 名医护人员通过了结业考核。 同时,医院还陆续出台了《在职医务人员参加中医、中西医结合等研究生课程进修的规定》和《关于报考在职研究生的相关规定》,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在职医务人员开展高层次课程的进修教育培训和参加研究生学位学历的学习,逐步形成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人才优势。 优化中药药事管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印发的《 医疗机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