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系教学大纲汇编建筑工程专业内容摘要:

合 计 64 54 10 三 、课 程 教 学 内 容 与 要 求 课题一、绪论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以及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所遵循的基本标准。 课题二、制图基本知识 了解制图工具和用品的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 熟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的基本内容; 12 掌握几何作图的方法。 了解绘图的方法步骤。 课题三、投影作图 ⑴ 投影基本知识 了解投影的概念、分类、正投影原理、常用的投影图; 理解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掌握求点 、线、面正投影的方法。 ⑵ 体的投影 掌握基本体、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分析、识读与尺寸的标注。 ⑶ 轴测投影 了解轴测投影的形成、分类和特性; 掌握轴测图的画法。 ⑷ 体的截交与相贯 了解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基本性质; 掌握截交体与相贯体投影图的画法。 ⑸ 剖视图和断面图 了解剖视图和断面图的形成、种类和区别; 掌握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画法和应用。 课题四、专业制图 ⑴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构件详图 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结构类型; 掌握钢筋的分类、作用及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图示方法; 掌握钢结构构件的图示方法。 ⑵房屋建筑施工图 了解房屋建筑类型、组成; 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图示方法; 掌握建筑施工图中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建筑详图的画法与识读。 ⑶房屋结构施工图 了解房屋结构的分类; 掌握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楼层结构平面图、楼梯结构详图等的图示方法、画法与识读。 ⑷ 计算机绘图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四、大 纲 说 明。 ,本课程只能为学生的绘、识图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在后续课程、生产实 习、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中,应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绘、识图能力,以达到对学生制图能力方面的要求。 13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专业 学时数: 64 学分: 6 一、课 程 的 性 质 和 任 务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涉及到地质学、建筑结构、抗震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较难掌握的课程。 学习本课程应具有建筑力学、高等数学等知识。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土的有关物理性质指标及物理力学指标, 并根据这些指标对土进行分类。 掌握土的抗剪强度原理、能够根据此原理判断单元土体的平衡状态。 掌握土压力计算公式,能进行挡土墙的设计。 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并能进行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基础的设计。 掌握单桩轴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了解桩基础的设计方法。 了解软弱地基的处理加固方法。 二、课 题 及 课 时 分 配 三、课 程 教 学 内 容 与 要 求 课题一、绪论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补充有关山体滑坡和地基失稳的工程实例 教学要求:掌握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地基基础设计的两个要求。 课题二、土的物理性质 与工程分类 ,指标间的相互换算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求算;能根据粘性土和无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对土进行分类。 课题三、地基中的应力计算 ,地下水及地下水升降对自重应力的影响,不透水层顶面所受的自重应力 :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单项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基底附序号 课题名称 总课时 课时分配 讲授 实验 1 绪论 1 1 2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3 11 2 3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 10 10 4 土的压缩性 和地基沉降计算 10 10 5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8 6 2 6 土压力与边坡稳定 12 12 7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 6 6 11 测验与机动 4 合 计 64 56 4 14 加压力、最大附加压力与最小附加压力的计算 应力计算 教学要求:掌握地基的自重应力计算,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计算及各种应力形式的附加应力计算。 课题四、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计算地基沉降量 教学要求:掌握压缩系数及根据压缩系数对地基土的评价;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量;会利用固结度理论计算地基的沉降量。 课题五、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直剪法、三轴 剪切法、无侧限抗压实验法及十字板剪切实验法;不同的实验结果所适用的地基范围 ,地基的临塑荷载,地基承载力,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土的抗剪强度规律及其应用,理解直剪实验、三轴剪切实验、无侧限抗压实验的实验原理及实验的适用范围。 课题六、土压力与边坡稳定 ,静止土压力计算 ,常见情况下土压力的计算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土压力计算公式 定分析 教学要求:掌握土压力的类型及各种土压力的计算,能进行挡土墙的设计。 课题七、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 ,浅基础的类型 ,基础软下卧层验算 (砖、石基础)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减轻建筑物非均匀沉降的措施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地基埋置深度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掌握各种刚性基础、扩 展及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设计;并了解减轻建筑物非均匀沉降的措施。 四、实 践 教 学 (一)项目及课时分配 序号 项 目 课时 基本要求 1 用环刀、天平、烘箱等仪器测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天然密度 1 掌握实验原理,并能熟练操作该实验 2 用光电式液、塑限仪测粘性土的塑限及液限 1 掌握该实验的实验要求并能熟练操作该实验 3 用直剪仪测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2 掌握试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 15 处理 合计 4 (二)主要实验设备、仪器清单 、电子天平、烘箱、铝盒、刮刀 式液、塑限仪,量杯,铲刀 五、大 纲 说 明 ,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编写。 16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专业 学时数: 68 学分: 7 一、课 程 的 性 质 和 任 务 本课程是一门建工专业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主要 阐述了民用和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的基本原理的应用知识,对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进行较全面的阐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民用建筑设计的原理、民用建筑构造概论、民用建筑工业化,单层厂房建筑设计与构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掌握民用建筑设计概论,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和体型设计。 掌握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墙和基础构造,楼地层构造,楼梯构造,屋顶构造,门窗与遮阳构造等的构造。 了解民用建筑工业化和单层厂房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构造。 二、课 题 及 课 时 分 配 序 号 课 程 内 容 总课时 课 时 分 配 讲 授 作业 1 绪论 2 2 2 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4 4 3 基础 2 2 4 墙体与地下室 4 4 5 楼板与地面 4 4 6 楼梯 6 6 7 屋顶 6 6 8 门窗 6 6 9 变形缝 2 2 10 民用建筑工业化 2 2 11 民用建筑设计 14 14 12 工业建筑构造概述 6 6 13 单层工业厂房外墙 2 2 14 单层工业厂房屋面 2 2 15 单层工业厂房侧窗、天窗和大门 4 4 16 单层工业厂房地面及其他设施 2 2 合 计 68 68 17 三、课 程 教 学 内 容 与 要 求 课题一、绪论 教学要求:掌握建筑的含义、建筑的基本要素及建筑的分类,了解中外建筑了展的概况。 课题二、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轴线 教学要求:掌握民用建筑构造组成和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构造原则,掌握民用建筑的分级,了解模数的概念和有关规范规定,掌握定位轴线的标定。 课题三、基础 教学要求:掌握地基与基础的关系和分类及设计要求,掌握基础埋深的确定和影响因素,掌握基础的构造、类型。 课题四、墙体与地下室 教学要求:掌握墙的构造与设计要求,掌握砖墙、隔墙的材料、砌筑、构造和设计 要求,了解墙面装修的作用、类型、构造,掌握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 课题五、楼板与地面 教学要求:掌握楼板的组成和设计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构造,掌握楼地面和顶棚的类型和构造,了解阳台和雨棚的类型、构造。 课题六、楼梯 教学要求:掌握楼梯的类型、组成与设计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构造和楼梯的细部构造、了解室外台阶与坡道的构造。 18 课题七、屋顶 、类型和要求 教学要求:掌握屋顶的作用、类型和要求,掌握平屋顶、坡屋顶的特点、组成、类型、构造。 课题八、门窗 教学要求:掌握门窗的作用、类型和构造要求,了解窗和门的构造,了解幕墙的分类、材料和构造。 课题九、变形缝 教学要求:了解变形缝的作用,掌握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原则和构造。 课题十、民用建筑工业化 教学要求:掌握民用建筑工业化的意义和发展趋势,掌握砌块建筑的砌块种类、规格、排列和砌块建筑的构造以及大板建筑等其它类型的工业化建筑的特点、构造、类型。 课题十一、民用建筑设计 教学要求:掌握民用建筑设计的原则和依据,了解民用建筑设计的步骤,掌握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原则、依据。 课题十二、工业建筑构造概述 教学要求:了解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分类,掌握单层厂房的结构类型和排架结构单层厂房的结构组成,了解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掌握厂房内部柱网尺寸和定位轴线的确定。 课题十三、单层工业厂房外墙 教学要求:了解各种材料的单层工业厂房外墙的构造。 课题十四、单层工业厂房屋面 19 教学要求:掌握单层厂房屋面的特点和组成,了解其排水组织、防水构造和屋面的保温和隔热。 课题十五、单层工业 厂房的侧窗、天窗和大门 教学要求:掌握单层厂房的侧窗、天窗和大门的形式和构造。 课题十六、单层工业厂房地面和其他设施 教学要求:了解单层厂房的地面类型和构造,了解厂房内的其他设施。 四、大 纲 说 明 ,适用于建筑工程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实际教学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 ( 1)可以选用多层居住住宅 (住宅或集体宿舍 )作 为随堂课程设计的设计题目,并在作业的基础上深入使图纸达到施工要求。 ( 2)本课程的教学充分利用录像、投影、挂图、模型、参观、现场教学等手段,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并通过一定数量的作业和随堂的课程设计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绘制构造图的能力。 :本课程的重点为第一篇民用建筑,应保证其授课课时,在课时紧张时可删减第二篇的课时。 20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专业 学时数: 102 学分: 10 一、课 程 的 性 质 和 任 务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 、 强度等级及其应用,掌握混凝土结构 、 砌体结构的类型 、 使用场合 、 计算方法,以及有关规范。 具有对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的能力,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的能力。 二、课 题 及 课 时 分 配 序号 课题名称 总课时 课时分配 讲授 习题 1 绪论 2 2 2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2 2 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4 4 4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4 14 5 受弯构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