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办公楼(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层, 20mm 厚水泥砂浆打底) 结构层: 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 kN/m3=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 17 kN/m3=合计 3. 梁自重 hb=300mm700mm 梁自重: ( ) 25 kN/m3=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 (+) 2 17 kN/m3= 合计 hb=250mm600mm 梁自重: ( ) 25 kN/m3=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 (+) 2 17 kN/m3= 合计 hb=250mm500mm 梁自重: ( ) 25 kN/m3=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 (+) 2 17 kN/m3= 合计 4. 柱自重 hb=500mm500mm 柱自重: 25 kN/m3=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 (+) 2 17 kN/m3= 合计 5. 外纵墙自重 标准层 纵墙: [( ) () 2] 18 kN= 铝合金窗( ): 2 kN= 贴瓷砖外墙面: [ () 2] kN= 水泥粉刷内墙面: [ () 2] kN= 合计 底层 纵墙: [( ) () 2] 18 kN= 铝合金窗( ): 2 kN= 贴瓷砖外墙面: [ () 2] kN= 水泥粉刷内墙面: [ () 2] kN= 合计 6. 内纵墙自重 标准层 纵墙: [( ) () 2] 18 kN= 门( h b= ): 2 kN= 粉刷墙面: [( ) () 2] 2 kN= 合计 底层 纵墙: [( ) () 2] 18 kN= 门( h b= ): 2 kN= 粉刷墙面: [( ) () 2] 2 kN=14. 34kN 合计 7. 内隔墙自重 标准层 墙重: ( ) () 18 kN= 粉刷墙面: ( ) () 2 kN= 合计 底层 墙重: ( ) () 18 kN= 粉刷墙面: ( ) () 2 kN= 合计 2. 5. 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1. 屋面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上人屋面: 楼面:办公室: ;走廊: : 基本雪压: 雪荷载标准值: 0 1 .0 0 .4 5 0 .4 5krs u s k N 屋面活荷载和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二者中取大值。 2. 5. 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1. B— C,D— E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为均布荷载,荷载的传递示意图,如图 2— 4所示: 图 2— 4 荷载传递示意图 恒载: 236 .1 5 2 .1 ( 1 2 0 .3 5 0 .3 5 ) 2 2 0 .6 1 /k N m 活载: ( 1 2 5 5 ) 2 0 /k N m 楼 面板传荷载: 荷载传递示意图如图 2—— 4所示 恒载: 233 .8 2 2 .1 ( 1 2 0 .3 5 0 .3 5 ) 2 1 2 .8 0 /k N m 活载: ( 1 2 5 5 ) 2 0 /k N m 梁自重: /kN m 2. B— C,D— 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 1 / 20 .61 / 23 .82 /k N m k N m k N m 活载 =板传荷载 = /kN m 楼面梁: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 1 / 12 .80 / 16 .01 /k N m k N m k N m 活载 =板传荷载 = /kN m C—— D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梁自重 : /kN m 屋面梁:恒载 =梁自重 = /kN m 活载 =0 楼面梁:恒载 =梁自重 = /kN m 活载 =0 3. B、 E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顶层柱: 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 1100mm,混凝土压顶 100mm) 330 .2 4 1 .1 1 8 / 0 .2 4 0 .1 2 5 / ( 1 .2 2 0 .2 4 ) 6 .6 7 /m m k N m m m k N m m m k N m 天沟自重: 现浇,如图 2—— 5所示 322 5 / [ 0 .6 ( 0 .2 0 .0 8 ) ] 0 .0 8 ( 0 .6 0 .2 ) 0 .5 / 1 .8 4 /k N m m m m m m k N m k N m 顶层柱恒载 =女儿墙及天沟自重 +纵梁自重 +板传荷载 ( 6 . 6 7 1 . 8 4 ) 8 . 4 4 . 6 0 ( 8 . 4 0 . 5 ) 2 . 5 5 6 0 . 51 0 . 3 0 6 0 . 5 8 . 0 7 8 . 4 2 1 4 . 1 6 kN 顶层柱活载 =板传荷载 = 3. 35 6 0. 5 2. 63 8. 4 32 .1 4 kN 标准层柱恒载 =外纵墙自重 +纵梁自重 +板传荷载 +横隔墙 8 0 . 5 5 4 . 6 0 ( 8 . 4 0 . 5 ) 8 . 9 5 6 0 . 55 . 0 1 8 . 4 6 6 . 5 2 2 1 9 . 0 8 kN 顶层柱活载 =板传荷载 = 3. 35 6 0. 5 2. 63 8. 4 32 .1 4 kN 4. C、 D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顶层柱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4 . 6 0 ( 8 . 4 0 . 5 ) 1 2 . 8 5 6 0 . 56 . 1 5 1 . 2 8 . 4 8 . 0 7 8 . 4 2 0 4 . 6 7 kN 顶层柱活载 =板传荷载 = 6 kN 标准层柱恒载 =内纵墙自重 +纵梁自重 +板传荷载 +横隔墙 7 8 . 0 8 4 . 6 0 ( 8 . 4 0 . 5 ) 8 . 9 5 6 0 . 55 . 0 1 8 . 4 3 . 8 2 1 . 2 8 . 4 2 5 5 . 1 2 kN 顶层柱活载 =板传荷载 = 6 kN 由上可作出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荷总图,如图 2—— 6 所示: 图 2—— 6 竖向荷载作用下受荷总图 2. 5. 4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作用在屋面梁和搂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0 ( ) / 2k z s z i jW u u h h B 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将计算单元范围内外墙面的分布荷载化为等量的作用于楼面的集中风荷载。 式中:基本风压 20 /w kN m zu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因建设地点处于大城市郊区,地面粗糙程度为 B类; su —— 风荷载体型系数,查表取 su =; z —— 风振系数。 由于结构高度小于 30m,且高宽比 ,则取 z =; ih —— 下层柱高; jh —— 上层柱高,顶层取女儿墙高度的两倍; B—— 计算单元迎风面宽度( B=) 计算过程见表 2—— 1 表 2—— 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层数 离地高度 z su zu 0w ih jh kW 5 4 3 2 1 2. 5. 5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1. 侧移刚度 见表 2—— 2和表 2—— 3 表 2—— 2 横向 2— 5 层 D 值的计算 构件名称 2 bcik i 2c kk 212ccDih B 轴柱 + 2 20909 C 轴柱 2 (0 .8 6 + 1 .2 5 ) 2 .1 12 1 .0 0 35636 D 轴柱 2 (0 .8 6 + 1 .2 5 ) 2 .1 12 1 .0 0 35636 E 轴柱 + 2 20909 20 90 9 35 63 6 35 63 6 20 90 9 11 30 90D 表 2—— 3 横向底层 D 值的计算 构件名称 2 bcik i c kk 212ccDih B 轴柱 9967 C 轴柱 + 12970 D 轴柱 + 12970 E 轴柱 9967 9 9 6 7 1 2 9 7 0 1 2 9 7 0 9 9 6 7 4 5 8 7 6D 2. 风荷载下框架位移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可按下式计算: jjijVu D 式中: jV —— 第 j层的剪力; ijD —— 第 j层所有柱的抗侧刚度之和; ju ——。土建办公楼(毕业设计
相关推荐
面向内打,注意碎砖跳出伤人。 使用于垂直运输的吊笼、绳索具等,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吊运时不得超载并须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用起重机吊砖要用砖笼,吊砂浆的料斗不能装得过满,吊杆回转范围不得有人停留。 1砖料运输车 辆,两车前后距离:平道上不小于 2 米,坡道上 20 不小于 10米。 装砖时要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倒塌伤人。 1冬季施工时,脚手板上有冰霜、积雪
17kN/m3( ) m= 合计: kN/m ( 2)内纵墙自重及内横墙自重( 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只考虑位置固定的纵横向墙体,其他位置不定的墙体在附加的活荷载中体现 ,) 标准 层: 纵墙(横墙) 8kN/m3= 抹灰厚 20mm(两侧) 17kN/m32= 合计 kN/m (3)女儿墙自重: 墙重及压顶重: +25kN/m3= 水泥粉刷内面: = 合计 活载标准值计算
的方式和模式上。 很多企业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停留在上世纪 70年代的程度,即仅仅是单项程序的应用,完全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信息化的优势并没有得到体现。 而信息化的优势则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现在很多企业在硬件上应该说有了一定的基础,大家也都在用电脑办公,很多还组建了局域网络,使用软件替代了很多原来手工操作的工作,但是效率并没有得到提高,就比如说作个报表之类的,似乎用电脑做只是为了美观
(二) 地籍测量 „„„„„„„„„„„„„„„„„„„„„„„„„„„ 4 (三)编地籍号 „„„„„„„„„„„„„„„„„„„„„„„„„„„ 4 (四)绘宗地图 „„„„„„„„„„„„„„„„„„„„„„„„„„„ 4 三、 实习中发现的问题 „„„„„„„„„„„„„„„„„„„„„„„„„„ 5 (一) 54 和 80 坐标系的不同 „„„„„„„„„„„„„„„„„„„„„ 5
化。 矢量化的时候注意不同行政级别的线形选择,当行政界线与现状地物重合时要注意,根据行政界线所处线状地物的实际位置,确定如何跳绘是单侧还 是双侧。 线状地物矢量化是指宽度大于 2 米,小于最小上图标准的河流、道路、林带、沟、渠等。 矢量化是要求跟踪线连续,线要走线状地物的中心,线形偏离值小于图上177。 毫米。 不同的线状地物根据图例板选择不同的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