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自考串讲复习资料重点内容摘要:
,但因 缺乏处分权 、 代理权 或 缺乏行为能力 而效力并不具备;②合同的效力处于一种 不确定 的中间状态;③合同效力 有待于其他行为或事实使之确定。 33 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① 主体 不合格的合同,包括无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合同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②因 无权代理 而订立的合同;③ 无权处分 行为订立的合同。 其后果是: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经权利人的 追认才能生效。 34 狭义的无权代理:是指 表见代理以外 的欠缺代理权的代理。 其特点:①是 表见代 理以外 的无权代理;②代理人 欠缺代理权 ,无权代理人根本 未得到授权 、超越代理权范围 以及在代理 权消灭以后 的代理;③狭义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是一种效力待定的合同。 35 追认:指本人对无权代理行为在事后予以承认的一种单方意思表示。 其特点:①追认的意思表示应当以 明示 方式向相对人作出;②追认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无须相对人的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力;③一旦作出追认,在法律上视为 补授代理权 ,从而使无权代理具有与有权代理一样的法律效果。 催告:指相对人催促本人 (被代理人 )在 1 个月 内明确答复 是否追认无权代理行为的一种 意思表示。 催告权行使的条件:①无权代理对相对人 是否发生效力尚未确定 ,才有必要由相对人提出催告;②要求本人自 1 个月内 作出答复;③催告 第 17 页 共 52 页 的意思必须 明确地向本人作出。 撤销权:是指相对人在本人 未承认 无权代理行为之前,可撤销其与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撤销权行使的条件:①必须在本人 没有作出追认之前 而撤销;②撤销权只能由 善意 的相对人行使;③撤销的意思表示必须 通知 本人。 36 表见代理:是指在无权代理的场合,如果 善意 相对人客观上有 正当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 具有代理权 而与其为法律行为,该法律行为的效果直接 由被代 理人承担。 表见代理成立的条件:①表见代理属于 广义的无权代理 ,只能在代理人无代理权而从事代理行为的情形下发生;②相对人有 合理的理由相信 无权代理人有代理权。 ③相对人主观上是 善意的、无过失的 ;④无权代理行为的发生与本人有关。 相对人有合理的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由代理权,构成这一条件须符合的要求:①相对人而不是其他人相信无权代理人有代理权;②相对人必须有合理的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③确定一种权利的外观是否存在,关键要从第三人是否相信或应当相信的角度来考虑。 37 狭义无权代理 上 上 34 与表见代理的区别:① 构 成要件 不同。 狭义无权代理是代理人根本 无代理权 而从事代理行为,且其无权代理行为也 不可能 使相对人 信赖 其有代理权。 在表见代理下,无权代理人所从事的无权代理行为,使善意相对人 有正当理由相信 其有代理权。 ② 法律效果 不同。 在 狭义 无权代理下,本人享有追认权 ,无权代理行为能否发生效力取决于本人是否追认。 在表见代理下,无权代理行为 无需 经过本人的 追认 就可以直接对本人发生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于问题的解答曾经规定:“合同签订人盗用单位的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 第 18 页 共 52 页 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 订经济合同的,应当确认为无效合同,一切责任应由盗用人自负。 构成犯罪 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检察机关处理”这一司法解释尽管对惩罚盗用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忽视了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 因为善意第三人在与盗用者订立合同时,并不知道,也无从知道他是盗用他单位的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 因此《合同法》通过后,关于盗用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他人订立合同的,如果被盗用者对于盗用行为有过失的,则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应当认定其行为 构成表见代理 ,由被盗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被 盗者没有过失,则应当优先保护被盗者的利益,代理行为 无效 ,由盗用者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后果。 38 无权处分合同:是无处分权人 处分他人财产 ,并与相对人 订立 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无权处分的特点:①行为人实施了法律上的 处分行为 ;②行为人 没有 法律上的 处分权而处分 了他人的财产;③因行为人处分财产的行为而使行为人与相对人 订立了合同 ;④行为人 以自己的名义 实施处分行为。 39 无权处分行为与无权代理的区别:①无权代理是无权代理人 以本人的名义 实施民事行为,而无权处分则是无权处分人 以自己的名义 实施民事行为;②在狭义无权代理 的情况下,相对人 不具有正当理由信赖 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因而 相对人是有过失 的。 而在无权处分情况下,相对人则可能是善意的。 40 善意取得 ( 制度 ) :是法律为 维护交易安全 而设定的制度,指无权处分人处分其占有的动产给他人,如果受让人取得该 动产 时处于 善意 ,则可以依 合 法方式 取得该动产的权利。 要使无权处分合同有效,必须要经过本人 追认 或 行为人事后取得处分权。 41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在 内容 上 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 第 19 页 共 52 页 的强行性规定和 社会公共利益 而不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 ( 126:指不符合合同生效的要件,自始 、永久不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即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的合同 ) 其特征:①无效合同的 违法性 ;②对无效合同实行 国家干预 ;③无效合同具有 不得履行性 ;④无效合同 自始无效。 违法性:是指违反了 法律和行政法规 的 强行性 规定以及 社会公共利益。 即:①违反了 法律和行政法规 的;②违反了 强行性规定 ,而非任意性规定;③内容违反了 社会公共利益。 42 合同的未成立与合同无效的区别 ( 论述 ) :①从概念和构成要件来看,合同的未成立是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 未达成合意 ,合同的无效是合同在内容上 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以 及社会公共利益。 ②从合同解释方法的运用来看,当事人不否认合同成立但主要条款有遗漏时,允许法院通过合同解释促其成立,对于无效合同,法院不能通过合同解释方法促其生效。 ③合同未成立当事人已经履行的,可以认为合同已经成立,而无效合同具有不得履行性。 ④对未成立的合同,只要当事人不提出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不主动追究,而对无效合同,法院、仲裁机构和有关行政机关均可主动追究。 ⑤法律后果不同,合同不成立只产生民事责任而不产生其他责任,无效合同不仅产生民事责任,还可能产生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补 128:无效与可撤销的区别:① 效力自始无效不能左右;可以左右合同效力②行为:无需提出当然自始无效;实施行为产生相应后果③程序:非诉讼及仲裁为必经程序无除斥期间;必经诉讼或仲裁,受除斥期间限制④条件:主体不适格,内容违法,形式不合法;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43 无效合同的种类: 第 20 页 共 52 页 补 127: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况①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欺诈:是一方当事人 故意 实施某种欺骗他人的行为,并使他人陷入错误而订立合同。 因 欺诈行为而导致合同无效须具备的条件:①欺诈方具有 欺诈的故意 ;②欺诈方实施了 欺诈行为 ;③被欺诈的一方因欺诈而 陷入错误 ;④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作出了 意思表示 ;⑤欺诈行为损害了 国家利益。 胁迫:是以将来 要发生 的损害或以 直接 施加损害相威胁,使对方 产生恐惧 并因此而订立合同。 因胁迫行为导致合同无效应符合的条件:①胁迫人具有胁迫的故意 ;②胁迫者实施了胁迫 行为 ;③受胁迫者因胁迫而 订立 了合同;④胁迫行为是 非法 的;⑤胁迫行为损害了 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的合同:是双方当事人非法串通在一起,共同订立某种合同,造成国家、集体或第三 人利益损害的合同。 其特点:①当事人出于 恶意 ;②当事人之间互相 串通 ;③损害 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是当事人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内容上和目的上是非法的,又称为 隐匿行为。 其特点:①这种行为就外表来看是 合法 的;②合同行为只是一种 表象 ,其被掩盖的是一种 非法的隐匿行为 ;③当事人主观上具有 规避法律的故意 ,知道其隐匿的行为与外表行为 不一致。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应注意:①必须违反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才能直接导致合同无效;②必须是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 强行规定 ;③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范,既包括内容的违法,也包括形式的违法。 第 21 页 共 52 页 44 可撤销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因 意思表示不真实 ,法律允许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而使 已经生效 的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 其特征:①主要是 意思表示不真实 的合同;②须由撤销权人 主动 行使撤销权;③在未 被撤销以前仍然是有效 的;④撤销权人可以 撤销或变更 合同。 撤销权与解除权的区别:①撤销权针对的是 意思表示不真实 的合同,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才使得受害一方享有撤销权;解除权则可能是 基于法律规定 的原因而产生的 ,也可能基于双方 事先约定 而使当事人在 出现某种情况 时享有解除权。 ②撤销既可以针对合同,也可以针对其他法律行为而实施;解除原则上只适用合同,而不适用于其他行为。 45 可撤销合同的种类:①因 重大误解 订立的合同;② 显失公平 的合同;③因 欺诈、 ⑤ 胁迫 而订立的合同;④ 趁人之危 订立的合同。 使合同变更或撤销的误解的条件:①表意人因为 误解 作出了意思表示;②表意人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了 重大 误解;③误解是由误解方自 己 的 过失 造成的;④误解是误解一方的 非故意 的行为。 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因情况紧迫或缺乏经 验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其特点:①合同在订立时就显失公平;②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度;③受害的一方在订立合同时缺乏经验或情况紧迫。 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显失公平的主观条件:是指在订立合同时一方利用优势或利用对方轻率、无经验等而与对方订立显失公平合同的故意。 分几种情况:① 利用优势 ;② 未履行 订约过程所应尽的 告知 等义务;③利用对方没有经验或轻率。 第 22 页 共 52 页 46 重大误解和欺诈的区别:①误解一方陷入错误认识是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的;受欺诈的一方陷入错误认识是欺诈行为造 成的。 ②误解一方通常受到了较大的损失,误解方遭到较大损失也是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而欺诈情况下,不管欺诈是否给受欺诈方造成较大损失,受欺诈一方都有权基于对方的欺诈而宣告合同无效。 欺诈和显失公平的区别:①欺诈是一方故意制造假象,并使对方陷入错误;而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只是一方利用了对方的轻率和无经验等,并没有欺骗他人。 ②在欺诈情况下,受害人遭受损害完全是受欺诈的结果,受害人在主观上并没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而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受害人在主观上具有一定的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 47 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 用他人的 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 , 强迫 对方接受某种明显不公平的条件并作出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意思表示。 其特点:①一方乘对方危难或急迫之际逼迫对方;②受害人出于危难或急迫而订立了合同;③不法行为人所取得的利益超出了法律允许的限度。 48 撤销权消灭的事由:①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一年内 没有行使撤销权;②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 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 放弃 撤销权。 也就是说:①撤销权因撤销权行使期间的经过而消灭;②撤销权人放弃撤销权导致撤销权消灭。 49 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 律后果:会产生 返还财产 或 赔偿损失 的后果。 ①返还财产。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②赔偿损失。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 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 都有过错 的,应当 各 第 23 页 共 52 页 自承担 相应的损失。 ③在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当事人除应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可能因其具有违法行为而应承担行政的甚至刑事的责任。 50 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返还财产时应注意的问题:①从返还财产的目的来看,返还财产旨在使财产关系 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 ;②返还财产的对象仅限于 原物 及因原物所产生的 孳息 ;③一方行使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原则上不应当考虑对方是否具有过错的问题;④在当事人一方故意违法的情况下应采取单方返还的办法。 合同无效后,构成损害赔偿责任的条件:①损害事实的存在;②赔偿义务人具 有过错 ;③过错与损失之间 有因果关系。 第六章 合同的履行 51 合同的履行:是指债务人 全面地、适当地 完成其合同义务,债权人的合同 债权 得到完全 实现。 合同履行不单指最后的交付行为,而是 一系列行为及其结果 的总和。 合同履行这一特征的法律意义在于:①它能使当事人自合同成立生效之时起,就关注自己和对 方履行合同义务的概况,确保合同义务得到全面、正确的履行;②它能使当事人尽早发现对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合同法自考串讲复习资料重点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合同法自考真题及答案__20xx年1月--2001年10月
, 经协商可展期 2 个月。 2020 年 5 月 6 日,甲银行与丙银行签订协议,甲决定将该笔贷款与其他贷款打包卖给丙银行,该协议 2020 年 8 月 1 日生效。 对此,甲银行通知乙公司的时间应当最 晚 不得迟于. . . . ( C ) 年 5 月 6 日 8月 1日 年 10 月 31 日 12月31 日 , 不正确 . . . 的是 ( B )
合同法释义--总则一般规定
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委托代理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如果是书面形式的委托代理,应当签发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属单方法律行为,一经被代理人签发,立即生效。 授权委托书是产生委托代理的根据。 在民事活动中,如果第三人要求证明委托代理的资格,委托代理人应当出示授 权委托书。 在委托代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