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行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折旧的方式跨时间段地收回,时间跨度大,固定资产占有的这部分资金价值参与企业生产并创造价值增量 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但现行的折旧方法是以静态的观点进行核算,没有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内货币价值的变动,也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为了真实反映财务的状况,对成本和折旧的核算不可避免的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问题,目前货币币值的变动,也使原有的以货币币值稳定为假设前提的折旧核算方法受到挑战。 具体弊端如下: (一)忽略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 企业计提折旧的目的是逐渐形成重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以维持企业原有的生产能力。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以历史成本为计量依据,就是说,在购建固定资产的时点上来计算未来应该摊入生产成本或费用的金 额,其实质是站在现在这个时点以现行发生的投资成本分摊到以后各期。 显然,这在根本上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使得固定资产折旧分摊计少,导致期末利润虚增。 虚增的利润进入分配渠道导致企业多缴所得税,还可能以股利的形式分配给投资者,使得留存的未分配利润减少,最终降低了企业的再生产能力。 (二)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概念是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制定的,计提的折旧基本上都是为了保证历史成本的收回。 然而在物价水平上涨的情况下,固定资产价格上涨,利用固定资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同样上涨。 固定资产折旧只是对历史成本的分 摊,而利用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却是按现行的价格计算产品销售收入。 将若干年前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分摊额与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产品销售收入进行配比,显然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三)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货币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会计上的“币值不变”的假设,在这种经济不稳定导致币值变化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初始价值作为折旧极限显然是不科学和不现实 7 的。 固定资产以现行折旧方式分摊完成后,其每年的折旧资金根本无法满足其更新的需要,也就更谈不上购买替代其生产的先进设备。 因此,每次固定资产的更新就变成了企业自由资金 的减少。 四、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和所得税的影响差异 (一) 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差异 从静态角度看,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都是要补偿的,对企业利润总额并无影响;但从动态角度看,不同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是有早晚之分,在计提折旧期间,由于各种方法下不同年份的折旧额有差别,对企业各年份的利润会造成影响。 具体来讲,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不断增长,其带来的效益会越来越少,所需要的维修费用会越来越多,需要补偿的损耗逐渐减少。 年限平均法每年的折旧额相同,这会虚增企业前期的利润 ,虚减企业的后期利润。 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的多少计提折旧,相对比较客观。 如果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前期会多计提折旧,在后期少计提折旧,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速得到补偿,使得企业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利润相对较少,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利润相对较多。 例如,某企业 20xx年 12 月 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其账面价值为 18万元,残值为 1万元,预计可使用 5年,该企业 5年内未扣除折旧的利润为 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 25%,不考虑其他成本费用,分别用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进行计算如下: 表 折旧方法下对企业利润的比较(单位:万元) 年份 20xx 20xx 20xx 20xx 2017 合计 年限平均法 折旧额 17 税前利润 483 所得税 121 净利润 362 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额 17 税前利润 483 所得税 24 净利润 年数总和 折旧额 17 8 法 税前利润 483 所得税 净利润 表 1中年限平均法每年影响利润总额为 ,也就是每年影响 利润额是一样的。 20xx年采用双倍余额法影响利润总额为 ,采用年数总和法影响利润总额为 元,逐年递减,可以看出来采用加速折旧法,使企业前期利润总额减少后期增加。 (二) 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是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项目。 但资产的计价几乎不具有弹性。 而固定资产折旧就成为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折旧的核算是一个成本分摊过程,其目的在于将固定资产的所得成本按合理而系统的方式,在它的估计有效使用期内进行摊销。 而不同折旧方法使每期摊销额不同。 从而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影响企业 的所得税税负。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 国家采用比例税制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因此,企业只需考虑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造成的影响。 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考虑不同的折旧方法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即所取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