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评审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知识考试题纲内容摘要:

院管理年活动的核心内容是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管理年要健全四方面的管理制度,它们是 “质量、安全、服务、费用”制度。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应遵守国家伦理道德要求,充分尊重患者的 知情权 和 选择权。 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 十五 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 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指出,医院应建立急诊、入院、手术的通道,绿色通道 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 急诊患者留观时间平均不超过 72小时。 《会诊制度》急诊会诊至迟不超过 15 分钟 到达,平诊会诊应在 24 小时 内完成。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 预防为主 、 常备不懈 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 *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工作应当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具有 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 资质的机构内进行。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 预检 、 分诊 制度。 献血按国 家规定献血年龄是 18— 55岁。 1开展 “ 医院管理年 ” 活动的目的:加强 医院管理 ,改善 服务态度 ,规范 医疗行为 ,提高 医疗质量 ,确保医疗安全,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有效缓解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一个主题,四个重点”,即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为主题;以 提高质量 、 强化安全 、 规范服务 、 降低费用 为重点。 1《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和《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将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 作为医院管理和评价的核心内容。 1医院要坚持 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将 社 会效益 放在首位。 1 2020 年 4 月 18 日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医院管理年活动有 六 大目标, 33项要求。 1开展 “ 医院管理年 ” 活动的目的:加强 医院管理 ,改善 服务态度 ,规范 医疗行为 ,提高 医疗质量 ,确保医疗安全,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有效缓解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开展 “ 医院管理年 ” 活动, “ 一个主题,四个重点 ” ,即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为主题;以 提高质量 、 强化安全 、 规范服务 、 降低费用为重点。 1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 “三基”和“三严” 严格要求 、 严密组织 、 严谨作风 训练。 1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 “红包”和其他馈赠 ;严禁医务人员接受 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 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 首诊负责制度 、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等。 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 三基 ” 即 基本理论 、 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 要人人过关。 临床中要因病施治,做到“三合理”,即合理 检查 、合理 用药 、合理 治疗。 2住院医师每天查房不少于 2 次,上级医师每天查房不少于 1次,手术科室术前、术后至少各查 1次。 住院病人由医师根据病情 决定护理 等级并下达医嘱。 一级医师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与日常工作,负责对应诊或住院病人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各种记录和书写并按时完成。 遇有诊治上的疑难问题或日常工作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 向上级医师 报告。 2急诊首诊医师接诊急诊病人,视病情给予相应的处理,病历应注明病人到诊时间(时、分) 及到诊时的 病情情况, 如因抢救未能及时记录,事后也应由 首诊医师 补记。 2对复杂手术、危重、疑难病人,主管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对入院三天以上仍未明确诊断或虽诊断明确但疗效不好的病人,要及时组织 病例讨论 ,必要时请求会诊。 2一般科室间会诊 24 小时内完成,院内急会诊时间小于 10 分钟。 急会诊必须先 电话 通知,随叫随到。 会诊意见必须在会诊后完成,包括 初步的诊断、用药、治疗方法 和建议完善的有关检查等。 2术前讨论记录中要有主管医生、其他医生和上级医师对该手术的意见,如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方案,病人有无适应症和禁 忌症, 术中要注意的事项和防范措施 等。 2遇病人病情变化,护士、护工或家属呼叫时,值班医师必须 亲自到场检查处理 ,不得单由进修、实习医师进行处置。 需要紧急处理时,值班医护人员不得离开 病人 ,并在紧急抢救的同时,叫人立即通知 ICU、 麻醉科 或急诊科医师 和上级医师前来参与抢救。 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通知后应 立即赶赴抢救现场, 不得拖延。 2住院病案中的 “ 首次病程记录 ” 、 “手术记录”应当在入院或手术后 8小时内完成。 “抢救记录”、“转入记录”、“接班记录”、“会诊记录”、要求及时 完成。 “住院记录”、“死亡记录”要求在接 诊或死亡后 24 小时内完成。 “病程记录”要求 及时准确 、文字简练、 重点突出。 2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落实谈话签字制度。 包括 手术同意书 、麻醉同意书、 特殊检查和治疗 同意书、 有创伤性诊疗同意书、输血同意书、诊疗及手术计划变更、 病情转归 及其它意外情况等。 2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不可给患者复印,应当在 医患双方在场 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 医疗机构 保管。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7日用量 ;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 注明理由。 3传染病分为 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有: 鼠疫、霍乱。 城市 报告时限为:甲类: 2小时,乙类: 6小时,丙类 24 小时。 3医院感染的定义是指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和在医院内获得 出院后 发生的感染;医务人员的感染也属于 院内感染。 3开展 “ 医院管理年 ” 活动的目的:加强 医院管理 ,改善 服务态度 ,规范 医疗行为 ,提高 医疗质量 ,确保医疗安全,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有效缓解群众的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 3开展 “ 医院管理年 ” 活动, “ 一个主题,四个重点 ” ,即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为主题;以 提高质量 、 强化安全 、 规范服务 、 降低费用 为重点。 3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 “三基”和“三严” 严格要求 、 严密组织 、 严谨作风 训练。 3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 “红包”和其他馈赠 ;严禁医务人员接受 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 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 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疗质量实时控制: 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对医疗过程质量进行控制。 执业医师法规定两个核心制度是什么 ? 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根据执业医师法医师分为几级,几个类别,是哪些 ? 两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 四类:临床类、口腔类、中医类、公卫类。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哪几类 ? 完全责任 主要责任 次要责任 轻微责任 外出会诊管理暂行办法中哪些情况不能派出医师会诊 ? 会诊邀请超出本单位诊疗科目或者本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把什么放在首位。 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 “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 ” 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医院管理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那几个方面。 ( 1)依法执业 ( 2)组织机构和管理 SPAN, STYLE=COLOR: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msoasciifontfamily:。 msobidifontsize: 宋体。 FONTFAMILY: black。 ( 3)人力资源管理 ( 4)医疗、医技、药事、输血和护理管理 ( 5)应急管理 ( 6)信息系统 ( 7)财务管理 ( 8)建设、设备和后勤保障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的含义及学分的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是毕业后教育的延续,主要 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有关专业技术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其教育对象为具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正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各类卫技人员。 从每年 8 月 1日到下一年 7 月 31 日为一轮,已取得中级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每年轮必须获得 Ⅰ 类学分 510分, Ⅱ 类学分 1520 分。 Ⅰ 、 Ⅱ 类学分不能互补,不跨年度计算。 5年为一周期共需获得 Ⅰ 类学分 2550 分, Ⅱ 类学分 75100 分,方能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证书。 并作为申报高一级技术职称的依据,而正高作为医院聘任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 师法》中规定医师应当有哪些职责。 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有哪些情形的,不予医师执业注册。 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4)、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哪些权利。 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 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2)、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3)、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4)、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5)、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6)、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7)、 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哪些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2)、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病重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3)、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4)、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5)、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6)、使 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 7)、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 8) |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9)、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10)、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11)、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12)、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 1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诊断、治疗活动: (一)有一定危险性,可能产生 不良后果 的检查和治疗; (二)由于患者体质特殊或病情危笃,可能对患者产生 不良后果和危险 的检查和治疗; (三)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 (四)收费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 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 细菌耐药性 发生的关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 (1)有无指征 应用抗菌药物; (2)选用的 品种及给药方案 是否正确、合理。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 (抗菌谱和抗菌活性 )和人体药代动力学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 )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 临床适应证。 诊断为 细菌性 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需尽早查明 感染病原 ,根据病原种类、 细菌药物敏感 试验结果及 临床适应证选用抗菌药物。 住院病人必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