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word档p内容摘要:
开启 氢氧化钠 泵,将 氢氧化钠 打入 氢 氧化钠 计量罐,根据所需要的浓度,定好计量罐的液位,再打开 氢氧化钠 计量罐的进水阀门加水到刻度。 ( 2)对硝基氯苯的熔化 对硝基氯苯在常温下为淡黄色到黄色单针形晶体。 原料为250kg 一桶包装,用电葫芦将其放入存有蒸汽加热的热水的化料池30%氢氧化钠 配碱罐 储碱罐 化料池 对硝基氯苯 水解釜 蒸汽 空压机 结晶釜 蒸汽 冷却水 包装 抽滤槽 盐酸 罐 沉降池 检验 盐酸 XX 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编号 : 202001 中,直至熔化。 打开水解反应釜的对硝基氯苯进料阀,启动真空泵,将对硝基氯苯吸入水解釜中。 进料完毕,关闭对硝基氯苯进料阀,停真空泵。 ( 3)水解反应 当 氢氧化钠 和对硝基氯苯加料完毕,关闭水解釜上的放空阀。 打开空压机,打开水解釜上的空气阀。 根据釜内温度,将釜内压力升到 ,关闭空气阀,关闭空压机。 打开 蒸 气加热阀,开动搅拌 机 ,釜内物料缓慢升温,物料温度升至 168℃左右,关闭蒸 气 加热阀。 这 时 釜内压力为 ,釜内温度控制在 168170℃,有冷却水和蒸汽阀门来调节釜内温度,保温时间为 3 小时。 待反应完成后,打开放空阀,将釜内压力降至 ,关闭放空阀,打开出料阀、结晶釜的进料阀,将釜内物料全部压入结晶釜中。 ( 4)结晶 打开结晶釜内的蒸汽阀门,将釜内 盐酸 加热至 90℃,关闭蒸汽阀。 打开结晶釜搅拌,打开结晶釜进料阀,打开水解釜出料阀,依靠水解釜本身的压力,将物料压 入结晶釜中,关闭结晶釜进料阀,关闭水解釜出料阀。 物料在结晶釜中自然冷却到 80℃时,打开结晶釜冷却水冷却降温结晶。 当温度降至 3542℃时,关闭冷却水,准备放料。 ( 5)抽滤 打开真空泵,将结晶釜中的物料放入抽滤槽,关掉结晶釜搅拌打开 盐酸 罐的真空阀,利用真空将 盐酸 抽至 盐酸 罐。 当结晶釜XX 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编号 : 202001 中的 盐酸 放净,关闭结晶釜放料阀。 开启 盐酸 泵,将定量 盐酸 打入结晶釜中,以备下批实用。 打开 盐酸 罐的放料阀,将 盐酸 放入沉降池中,沉降下来的对硝基苯酚钠沉到池底,上层 盐酸 溢流出去,沉降池定期清理。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评价单 元划分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本次评价的重点。 根据本项目工程试生产期间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综合分析该项目的生产工艺特点、设备布局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将该项目分为配置稀释液、对硝基氯苯的熔化、水解反应、结晶、抽滤 共 五 个评价单元,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 调查 及分布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42 表 42 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XX 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编号 : 202001 评价单元 工作场所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 粉尘 有毒 化学物质 物理因素 配置稀释液工序 氢氧化钠 罐旁 其他粉 尘 氢氧化钠 噪声 对硝基氯苯的熔化工序 化料池旁 其他粉尘 对硝基氯苯 噪声 高温 水解反应工序 蒸汽机旁 其他粉 尘 氢氧化钠 、对硝基氯苯 噪声、高 温 结晶工序 结晶釜旁 其他粉 尘 盐酸 噪声 抽滤工序 沉降池旁 其他粉 尘 盐酸 噪声 本项目是厂房内操作,高温、日照等生产环境对人体不造成影响。 操作工多站姿体位工作,可造成个别器官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 情况。 xx 市 xx 化工有限公司定员 31 人,其中管理人员 6 人(专职职业卫生 管理人员 2 人),生产人员 21 人,化验员 2 人。 生产人员实行三班倒工作制。 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有压力容器操作工 2 人,均获得相应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 主要工种或岗位劳动定员见表 43 表 43 主要工种或岗位劳动定员 评价单元 岗位 每班(人) 共计(人) 班 主要任务 XX 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编号 : 202001 制 配置稀释液工序 氢氧化钠岗位 1 3 三班 配置 氢氧化钠 对硝基氯苯的熔化工序 化料岗位 1 3 三班 巡检 水解反应工序 蒸汽岗位 1 3 三班 巡检 结晶工 序 结晶岗位 1 3 三班 巡检 抽滤工序 沉降岗位 1 3 三班 巡检 主要生产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见表 44 表 44 主要生产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评价单元 岗位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 类 日接 触 时间( h) 工作方 式 配置稀释液工序 配置岗位 氢氧化钠 4 自动化 对硝基氯苯的溶化工序 溶化岗位 对硝基氯苯、高温 4 自动化 水解反应工序 水解岗位 氢氧化钠 、对硝基氯苯、高温、噪声、粉尘 4 自动化 结晶工序 结晶 岗位 盐酸 、噪声、粉尘 4 自动化 抽滤工序 抽滤岗 位 盐酸 、噪声、粉尘 4 自动化 本项目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见表 45 表 45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XX 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编号 : 202001 类别 职业病危 害因素 可引起的职业病或对人体的危害 粉尘 其他粉尘 尘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化学因素类 对硝基氯苯 通过吸入、食入和经皮肤吸收会对人体皮肤黏膜和上消化道有刺激;急、慢性中毒。 对硝基苯酚钠 通过吸入和食入对人体皮肤黏膜和上消化道有刺激。 氢氧化钠 通过吸入和食入对人体皮肤黏膜和上消化道有 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物理因素 高温 职业性中暑 噪声 听力损伤及噪声聋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本次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空气中粉尘是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在作业环境中漂浮的粉尘;空气中有毒物质包括 : 氢氧化钠 、对硝基氯苯等;监测的物理因素为噪声;同时对建筑卫生学中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车间微小气候状况和采光照明情况进行检测。 按照 GBZ159202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采样规范》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检测,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 1)在评价职业接 触限值为 8h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采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分别进行采样;记录每个采样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每个采样点XX 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编号 : 202001 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时段。 统计分析测定结果,按照公式计算 8h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TWA)。 ( 2)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或最高容许浓度( MAC)时,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时段进行采样。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对 xx 市 xx 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项目生产过程和作业环 境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 检测时 3 天的 满负荷 为:对硝基苯酚钠约 5 吨 检测时间 2020 年 5 月 27 日 29 日,白天气温 ℃ ~30℃ ,气压 ~,气湿 %~%,风速 ~。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方法》( GBZ1592020)的有关要求进行。 选择有代表性的、接触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时间最长的劳动者,佩戴个体采样器进行采样,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 检测点的设置按《建设项目职 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附件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测试点设置原则”进行布置。 ( 1)粉尘的测试点 1〉测试点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尘地点; XX 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编号 : 202001 2〉测尘位置选择在劳动者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分布均匀处的呼吸带,有风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选择在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 ( 2)化学毒物的测试点 1〉测试点包括空气中化学毒物浓度最高或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点,以及上述两种状况同时具备的工作地点; 2〉测试点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投毒地点,靠劳动者,应避免生产过 程中待测物质直接飞溅入收集器内; 3〉测试点高度以劳动者呼吸道高度为准。 ( 3)噪声的测量点 1〉测量点应在工人的工作地点; 2〉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 [测量范围内 A 声级小于 3db( A) ],选择 3 个测点,取平均值。 3〉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为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小于 3db( A),每个区域内,选择 2个测点,取平均值。 4〉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 5〉测量时,将传声器放置在操作人员耳朵位置,距耳部 10cm左右,并将传声器指向生源的方向。 ( 4)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点的设置按相关标准、规定XX 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编号 : 202001 执行。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xx市 xx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项目生产过程中有毒物质检测结果见表 46 表 46 工作场所中有毒物质检测结果 评价单元 岗位 检测项目 采样位 置 检测结果(mg/m3) 接触限值 结论 种类 最大 值 配置稀释液工序 配置岗位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罐旁 MAC MAC=2 合格 对硝基氯苯的溶化工序 溶化岗位 对硝基氯苯 化料池旁 TWA PCTWA= 合格 水解反应工序 水解岗位 对硝基氯苯 蒸汽机旁 PCTWA PCTWA = 合格 结晶工序 结晶岗位 盐酸 结晶釜 旁 MAC MAC= 合格 抽滤工序 抽滤岗位 盐酸 沉降池 旁 MAC MAC= 合格 本次对 xx市 xx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项目生产过程中 5个评价单元的工作场所的有毒物质进行了连续三天的检测,所有采集测定样品 的检测结果 均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测结果与评价 XX 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编号 : 202001 表 4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检测结果 监测点 粉尘种类 检测结果( mg/m3) PCSTEL 接触限值( mg/m3)PCSTEL 结论 化料池旁 其他粉尘 10 合格 结晶釜旁 其他粉尘 10 合格 沉降池旁 其他粉尘 10 合格 对本建设项目中存在粉尘危害的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进行了连续三天的检测,检测有效样品数 45 个。 检测样品 采样检测结果 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和最高超限倍数的要求。 价 表 48 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测量结果 工序 工种 岗位 8h 等效声级 [db( A) ] 接触限值 [db( A) ] 水解反应 水解操作工 水解岗位 82 85 结晶 结晶操作 工 结晶岗 位 82 85 抽滤 抽滤操作 工 抽滤岗 位 82 85 对本项目中接触噪声岗位的操作者进行了噪声强度的测量,分别测量每个工人一个工作日内不同时段接触的噪声强度,计算 8小时等效声级。 结果显示各工种接触噪声强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职业接触限值 第 2部分:物理因素》( )的要求。 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 价 XX 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编号 : 202001 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 本工程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工艺设备均为目前国内先进的定型设备,符合现代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各车间均设置了控制室,部分岗位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对产生粉尘较集中的岗位设置了除尘设施;对产生毒物的岗位加强了局部排风,防止有害气体聚积。 本项目针对自身职业病危害的特点设置了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在 对硝基苯酚钠生产厂房 安装了 四 台Φ 500*750w 的排风扇,以加强车间的通风换气和对逸出的有毒物质的稀释。 在 对硝基苯酚钠 稀释罐平台安装了一台固定式气 体检测报警仪。 本生产装置的设计为密闭系统,有毒物。化工公司硝基苯酚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word档p
相关推荐
五”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 一、资源开发方案 本项目位于榆垡镇镇区西边,北起榆平路,南至榆纬四路,西起通和街,东至今荣大街。 项目区位 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 北京市大兴区土地储备中心作为本项目的实施主体,具体负责本项目土地前期手续办理、拆迁、市政规划设计等土地一级开发工作,使项目用地达到很好的建设条件。 二、资源利用方案 按照项目规划方案,本项目总用地面积
一是、 个人价值观 和人生观 得到重塑。 对于价值观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感悟更加深刻、思想进一步解放。 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你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做什么样的事。 儒家讲“中庸”思想、不偏为“中”、不易位“庸”。 这里非常重要的是一个尺度问题、什么情况不偏。 什么状态是常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同一项客观事物、可能会不同的主观判断、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寿龙),北京: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版。 29. [美 ]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 《美国行政管理危机》,(江峰等),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30. [美 ]查尔斯福克斯:《后现代公共行政》,(吴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年版。 31. [美 ]普拉萨德等:《行政思想家评传》,(朱国斌等),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32. [美
天或一年累计旷工 5 天以上者。 (10)煽动怠工或罢工者。 (11)吸食毒品者。 (12)由于故意或重大过失 ,泄露公司机密或企图泄露者。 (13)由于故意或重大过失 ,造成公司信誉重大损失者。 (14)由于故意或重大过失 ,造成公司经济重大损失者。 (15)参加非法组织者。 (16)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7)有相当于前述各款行为 ,公司认为应予以辞退的 . 5
展无白认像虞霸毁背这凸阔肛薄卒曙躁 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日常检查由维修人员执行,定期检查由维修班班长、设备副厂长共同进行,对两种检查出的缺陷或隐患要拿出整改措施,予以根除。 化工设备管理制度汇编 4生物化工生产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目 录 、使用管理制度 扶氧捆戴距溜葛顽播驶嗓紧煞叔皑坍爵错零炭舍拯舀醒铣傲喻骗弃喊滥院旨戮枉济嚼甥疵罢廉猪裁核近刮猎展无白认像虞霸毁背这凸阔肛薄卒曙躁 在检
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水平。 6 监督全公司的安全培训工作和考核工作。 7 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及投产试车工作。 8 负责消防器材的计 划、配备和维护管理工作。 9 负责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管理工作,搞好员工体检、职业病防护和健康监护工作。 10 参与设备事故、生产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伤亡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