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内容摘要:

之任之。 一些村财务管理制度比较松懈,财务报销制度不够规范,把关不严,白条报销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财务管理混乱,易导致以下后果:一是引起干群矛盾激烈,直接影响了 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二是影响社会稳定,群众强烈不满,越级上访不断,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三是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挫伤了群众对经济建设的热情和对党与政府的感情,增大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人为阻力。 二、主要原因 一是法制、政策宣传不到位,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搞普法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还没有脱离图形式、一阵风、不注重实际效果的教育方式,要真正使农村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还需要做长期、扎实的工作。 由于部分村干部对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制度学习理解不够,或者即使懂一些,也 是一知半解,自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财务管理问题无关紧要,有的以“老大”自居,撇开制度,撇开监督,我行我素。 二是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群众民主观念淡薄。 一些财会人员不注重学习,业务水平低,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农村财会工作;有的由于怕得罪人,或确实难以坚持原则,于是放弃职守;而个别村的财会人员本身是新一届干部调整上来的“亲信”,要让他坚持原则自然另当别论。 我们一直强调群众监督,而作为监督主体的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等究竟了解多少呢。 许多村民缺乏现代民主意识,看问题凭好恶,往往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对 公共事务关心较少,对村级财务问题不愿管、不想管或不敢管。 三是村级财务问题自身复杂化,导致查处难度大,扶正纠偏难。 法律规定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但是在目前普遍存在村民自治能力缺乏情况下,我们如何在法律范畴内行使好指导权,逐步培养和规范村民自治,确实值得深入研究。 四是监督制约乏力。 监督渠道不畅,虽区委、区政府要求监督到农村基层,并做了不少工作,如区纪委开通网络监督系统并聘请监督员对农村基层工作进行监督,但事实上普通村民对利用网络监督系统进行监督不方便操作,监督仍不是太通畅;审计力度不够,部分乡镇审计所审计人员少,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真正查出问题及时纠正的仍不多、不严格;查处缺位,对违反农村财务管理规定的非党员、非行政监察对象得不到有效查处。 三、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村级财务管理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 当前,针对村级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 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求真务实,加强和改进财务监管的对策,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一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做到依法治村。 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防止图形式,走过场。 首先要针对乡镇对村干部素质教育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现状,加强教育培训。 对村干部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合法,切实做到按章办事。 其次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规、有 关制度交给 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力有哪些,如何依法行使手中的权力,切实增强参政意识;尤其要注重对党员、财监小组成员、村民代表的教育,切实提高监督能力,使他们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混乱的漏洞。 (二 )坚持和完善各类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有章理事。 要规范农村财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