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自查报告内容摘要:

并在太原市阳 光农廉网财务公开平台公布。 基本上做到了固定内容长期公开,动态内容定期公开,专项内容适时公开,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及时公开。 村务公开的内容都进行了拍照存档,保证村民随时查阅和监督。 特别是各种强农惠农补贴、重大工程项目、土地补偿费的分配使用等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随时公开。 今年三县区 458 个村民委员会做到及时公开,公开率达 100%。 (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较规范 为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 按照中央、省经管局的要求,市、 县、乡、村周密部署,三县区政府出台实施方案文件,成立“三资”管理领导组,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办)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各村成立了清查小组。 积极组织开展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建立“三资”台账,完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成立“三资”监管中心,全面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审批单,逐步规范农村集体资金使用、资产管理、资源配置。 三个示范县所辖 458 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目前,除阳曲县 4 个乡镇(泥屯、北小店、大盂、西凌井)完成了清产核资报表汇总,正在依据清产核资结果建立资产、资源台账及《已核销各 类往来账户登记簿》外,其余的 29 个乡镇均建立“三资”台账。 阳曲县清产核资工作扎实、细致,阳曲县预计核销货币资金 万元、内部往来与应收款 万元、库存物资 348 万元、林木资产 430 万元、长期投资 101 万元、固定资产 万元、应付款 801 万元;盘盈库存物资 万元、固定资产 万元、林木资产 7316万元,合计净盘盈 8733 万元。 清徐县初步统计处置丢失、报损等固定资产 4000 余件, 450 多万元,补记帐外资产 200 余件, 120多万元。 内部往来与应收款 17, 万元、库存物资 58 万元、林木资产 92万元、长期投资 1, 万元、固定资产 59,708 万元、应付款 6, 万元。 三县区 33 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全部依托乡镇会计委托代理中心成立,负责监管所辖村集体“三资”情况,登记各村的“三资”台账,监督各村“三资”增减变动,及时在并州阳光农廉网上发布、更新农村集体“三资”内容,接受群众监督。 458 个村都使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审批单,覆盖率 100%。 目前,古交市已将村级“三资”内容录入阳光农廉网“三资”管理服务平台,清徐县、阳曲县正在将“三资”数据录入并州阳光农廉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三个示范县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总体上看,在管理上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公开有序。 各县(市、区)在制定实施方案,完善管理制度,明确操作流程,规范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完善制度,规范运行 清徐县针对白条入账、坐收坐支、白条顶库、大额支付现金等问题,以清办发【 2020】 23 号文件印发了《清徐县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 理十项规定》,明确提出了“十不准”、“十必须”的要求,全面禁止白条入账,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阳曲县完善、细化了“三资”管理各项制度,制定了票据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公开、村民会议、民主理财等 19 项财务和村务管理制度。 按照县纪委《关于规范村级招待交通通讯等费用管理的指导意见》,对村级招待费等实行最高限额管理,确定不同的支出比例或标准;古交市建立了“三资”管理的 14 项制度和 7 条指导意见,重点对集体资产资源评估、承包、租赁、出让、招投标、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等方面进行补充完善,印发各乡村执行。 (二)选树典型 ,示范带动 三县区对照规范化标准,选树了 5 个乡镇, 15 个村为规范化示范点,市、县、乡正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给予示范乡镇补助经费。 通过典型示范,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三)强化监管,阳光运行 一是审计监督。 三县区结合去年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对所有村进行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 清徐县政府出资聘请山西东方审计事务所对 188 个村进行了审计。 阳曲县采取异地交叉方式对所有村进行了审计,古交市农经处对 144 个村进行了普审。 今年按照省里要求,三县区计划 完成 153个村的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