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xx年现代农业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内容摘要:

熟期正直我县雨季来临,收获困难,储存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产量产值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发挥最大效益。 意见建议 建议增加项目经费、加大扶持力度,巩固和稳定基地建设规模,扩宽项目领域,加强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扩大基地辐射的作用面,加强培训,发展和引进加工企业,带动产业持续温带发展,切实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基地良种扩繁的积极性,增强基地建设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啤饲大麦项目 项目概况 大麦是提升特色种植业部分的主要作物之一, XX 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部分乡镇试种成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解决了 XX县冷凉、温凉区大小两季季节矛盾这突出和小麦单产低、成熟迟、收获困难等问题,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在全县范围内已形成一定规模,发展成为我县第四大谷类作物,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 为了使我县饲料大麦生产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根据 XX省农业厅、 XX省财政厅云《关于印发2020 年省级财政现代农业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冬季农业开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的要求, XX县根据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优势,分析了啤饲大麦在 XX冬季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市场需求,决定建设 5万亩优质啤饲大麦基地,为全县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精饲料,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项目实施内容:建设啤饲大麦标准化栽培示范样板 4000亩,带动全县发展优质啤饲大麦 5万亩;建设优质啤饲大麦良种扩繁基地 500亩;优良新品种展示 300亩, 项目实施情况 一是任务完成情况 完成啤饲大麦标准化栽培示范样板 4008 亩,占计划任务的 %。 其中镇安镇的镇安坝 1002 亩,象达乡象达坝 1000 亩,平达乡平达坝 1006亩,龙江乡勐柳坝 1000亩。 实现单产 ,总产 ,占计划任务的 %,在样板上 100%选用优质良种,做到良种良法配套,病虫草鼠害综合防除,科技措施到位率达 95%以上。 带动全县发展优质啤饲大麦 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 %,科技措施到位率达 78%,实现单产 ,总产 ,占计划任务的 %。 完成优质啤饲大麦良种扩繁基地建设 500亩,其中平达坝、龙坝各 250亩,对主推良种V0保大麦 6号、保大麦 8号、保大麦 12号和保大麦 14号等良种进行去杂、提纯、复壮。 实现单产 503公斤,种子实行统一收购管理,可提供下一年生产用种。 完成优良新品种展示 300亩,其中镇安坝、平达坝、勐柳坝各 100亩,示范品种为在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 10- J 10- J 10- J L2 L20等五个品种,进行适度规模种植,观察品种特性及丰产配套栽培技术摸索。 完成优质标准化栽培、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田间水肥管理技术培训 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 二是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项目申请财政资金扶持 15 万元,具体扶持环节为:啤饲大麦标准化栽培示范样板化肥、农药补助 8万元;大麦新品种试验示范补助 ;优质啤饲大麦良种扩繁基地建设种子补助 2万元;优良新品种展示种子补助 ;啤饲大麦技术资料、无公害宣传资料的印刷和制作共计 1万元;项目规划及检查指导 ,对技术人员及农户进行技术培训 元。 各种经费由农业局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采取的措施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XX 县境内海拔高差大,多雨、低温、寡日照的特殊气候,加上农民重大春,轻小春的传统思想,致使我县小春生产呈现单产偏低,农户增收困 难的现状。 各级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一致达成要发展小春生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只有牢固树立小春不小,小春大有作为的思想,坚持依靠科技调结构,增效益,把啤饲大麦的推广作为小春生产的重头戏来抓,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增收的共识。 二是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 2020 年 4 月进行项目申报,获得批准后,为确保项目建设成功完成,项目执行单位 XX县农业局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种植业、产业办的副局长任副组长,种植业科、产业办、财务科、县农业技术推广所领导为成员,负责项目的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资金拨付、项目 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协调和指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难点,并对项目进行监督。 县农业技术推广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项目的宣传发动,技术培训,良种供应和生产指导。 三是统一规划,连片种植。 为了项目顺利实施,达到预定目标,基地建设地点规划在镇安镇,龙镇、龙新乡、象达乡、龙江乡、平达乡。 其中中心示范样板地点为镇安坝、象达坝、平达坝、勐柳坝各 1000亩;良种扩繁基地为龙坝、平达坝各 250亩;新品种展示地点为镇安坝、平达坝、勐柳坝各 100亩。 四是狠抓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在工作中始终把狠抓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做为首要工作来抓。 采取以会代训,现场培训。 板报宣传,广播电视宣传,印发技术指导卡等多形式、多途径进行培训。 共召开党员社干部会 32 次,现场培训会 18次,板报宣传 20期,印发技术资料 5000多份,指导农户选用优良品种,对农民进行大麦标准化栽培、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田间肥水管理技术等培训。 通过培训,使群众对大麦生产的重要性及大麦科学种植技术有了深刻了解,创了科技时时为农民,农业处处有科技的良好局面,为项目成功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真抓实干,搞好科技服务。 为抓 好项目工作,县农业技术推广所安排 4名科技人员负责在项目区巡回咨询服务,指导面上生产,同时深入乡村农户家中及田间地头,搞好农资服务的技术指导工作。 取得成效 通过项目的实施,完成啤饲大麦标准化栽培示范样板 4008 亩,实现单产 公斤,总产,在样板上优质良种覆盖率达 100%,带动全县发展优质啤饲大麦 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 %,科技措施到位率达 78%,实现单产 ,总产。 完成优质啤饲大麦良种扩繁基地建设 500亩,实现单产 403公斤,总产。 经分析估算,啤饲大麦每亩生产成本约 800 元,啤饲大麦市场价格为 元 /公斤,带动面积每亩获得纯利 元,共获利 万元;中心示范样板,每亩生产成本约 875 元,亩产值1134 元,每亩获得纯利 259元, 4008 亩示范样板共获得纯利 ;良种扩繁基地每亩生产成本约 900元,良种收购价格 3元 /公斤,亩产值 1209元,每亩获得纯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