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管理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四)评价结果 8 根据公司每月对我厂的评价结果,如获得前三名,按公司单项奖 20%的比例,对 综合得分 81 分以上 的科室和评价前三名的作业区进行单项奖励 ; 公司月度评价后三名,则按 20%的比例 考核综合得分 50 分以下 的科室和评价后三名的作业区。 作业区 每 月的 评价 结果纳入到当月厂 《技术质量评价》进行考评。 评价前 三 名的 作业区 ,如评价总分在 第一档 内,则不予奖励。 二、评分标准: 评价大项 评价分项 评分标准 评价单位 1 分 3 分 5 分 管理体系 基础体系和制 度的建立 评价内容 基础框架 从未组织 和策划过六西格玛管理 的 推进 ,无计划、无职责和具体分工。 有具体的 管理 计划和目标,初步形成自主管理框架, 由 专人负责 六西格玛 的整体推进 工作。 对改进体系如岗位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管理、激励考核有系统的 管理办法或作业指导书 , 日常推进有 检查和完整的记录。 各科室、作业区 领导 参与 主管领导 从未参与本单位的六西格玛改进。 主管领导 偶尔参与改进活动和 项目 评价。 主管领导 担任改进活动的核心推进角色,具体策划、推进改进活动 ,并有相关活动记录。 各科室、作业区 评价方式 现场抽查相关会议记录、改进团队的活动记录、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实施情况,并与 各层次员工进行交流。 9 文化与培训 宣传与沟通 评价内容 宣传 从未进行六西格玛理念宣传和优秀项目展示 ,没有相关的宣传稿件。 在厂奋进报、 科室、作业区例会 进行六西格玛理念宣传和优秀项目展示。 在公司内外部新闻媒体宣传报导六西格玛管理工作,被公司刊物和电视台采用。 各科室、作业区 沟通 很少 与科室和项目涉及的作业区进行六西格玛推进的经验 总结和交流。 每月 能够进行六西格玛推进的经验的总结和交流 2~3次 ,有一定效果, 但没有成为日常性的工作。 及时利用信息化系统和各种传媒进行六西格玛推进的总结和经验分享, 并把成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各科室、作业区 评价方式 现场查看相关宣传资料、会议记录和信息化系统的有关内容,与现场员工进行沟通交 流。 培训与技能 评价内容 培训 与方法应用 没有系统的、覆盖全员的培训计划 , 20%的员工 了解 六西格玛基本理念 和基本方法 ,没有与实际工作结合。 有覆盖全员的培训计划,并部分按计划实施。 有 60%以上的员工接受培训, 班组长以上员工 60%具有绿带资质, 60%的员工了解六西格玛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并 能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有覆盖全员 的培训计划, 并能够结合专业特点分层次进行自主培训, 100%接受培训 , 班组长以上员工 80%具有绿带资质, 80%以上 员工 了解 六西格玛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 ,能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综合管理 科 各 作业区 评价方式 查看相关培训记录,分管理 、 技术 和 操作人员 ,随机抽查科室、作业区和班组员工对六西格玛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10 过程控制 工艺、标准管理 评价内容 工艺更改确认 随意变更 钢种 工艺路线、重要工艺 控制参数, 导致 质量问题的发生。 工艺路线、重要工艺参数 发生变更时,没有确认并跟踪更改后 的质量状况 ,但质量基本稳 定。 有系统的管理方法,规范工艺更改流程,当工艺路线、重要工艺参数发生变更时,100%确认并跟踪更改后的效果,确保质量稳定受控。 生产技术科 轧钢作业区 标准管理 岗位人员得不到有效产品标准, 作废的标准仍然在现场使用, 一些重要的产品标准要求在过程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