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内容摘要:

光纤特性主要测试项目为光纤线路衰减。 光纤衰减测量仪器应使用光时域反射计 (OTDR)或光源、光功率计。 测试时 每根光纤应进行双向测量,测试值应取双向测量的平均值。 光纤线路衰减的测 试值应在工程设计的允许范围内。 每次测试结果均应与工 程竣工验收测试及上次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发现异常,则应进一步分析查 找原因。 光端机主要性能 光器件偏流应符合设备出厂测试要求。 光发送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应符合光纤传输系统设计值或设备供货合同的规 定,一般应符合 表 5所列范围。 表 5 光发送机平均发送功率 (dBm) 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及动态范围应符合传输系统设计或设备供货合同规定。 在中短距离的传输系统,光接收机灵敏度应在系统 误码率 BER=1 109条件 下测试。 长距离光缆 140Mb/s传输系统应在 BER=1 1010条件下测试并取平均光 功率, PINFET光检测器灵敏度一般应不劣于 36dBm, PD光检测器灵敏度应不 劣于 40dBm。 光端机告警检查测试应进行下列内容,并符合设备供货告警指标要求: ; ; ; PCM信号; PCM信号; ; 2Mb/s、 8Mb/s的系统, BER达 105;对比特率为 34Mb/s以 上的系统, BER达 106 (仅发出光告警指示 ); 103; ; (尤指 LD)性能劣化 (仅发出光告警指示 )。 再生中继器主要性能指标及维护质量可参照上述要求。 数字复接设备主要性能 电源盘上供给电压和设备功耗应符合设备技术指标规定。 时钟频率应符合设备技术指标规定。 各数字群在接口处的脉冲波形特性、码型 、比特率及容差、输入口与输出口 规定、阻抗、连接电缆衰减应符合 GB7611《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 口参数》。 PCM终端设备主要性能 净衰减频率特性: 净衰减频率特性测试如 图 1所示。 图 1 对接净衰减频率特性测试 测试时,测试信号频率为 200~ 3600Hz,电平为 10dBm0。 以标称频率为 1000Hz点的电平偏差应在 GB6879《 2048kbit/s 30路脉码调 制复用设备技术要求》所示样板极限范围之内。 图 图 3分别表示音 频四线接 口间和音频二线接口间的衰减频率特性。 图 2 四线衰减频率特性 注:在几个 PCM信道可能串接的某些应用中,可能需要将 + 的限值从 2400Hz延伸到 3000Hz。 图 3 二线衰减频率特性 注:在 300~ 3400Hz范围内采用 1dB 的最大衰减极限也是允许的。 增益随输入电平的衰减变化应符合 GB 6879的要求。 将一个频率在 700~ 1100Hz范围内,电平在 55~ +3dBm0之间的正弦信号 加到任一信道的输入端,这个信道的增益变化 (相对于 10dBm0时的增益 )应在 图 4 所示样板极限范围内,各点应用选频测量。 图 4 增益随输入电平变化特性 音频四线接口间的群时延: 600μ s,群时延的最低值被 取作群时延失真的基准; GB6879,在如 图 5所示的样板范围内。 测试 时输入功率电平一般为 10dBm0。 图 5 音频四线群时延随频率的失真 音频二线接口间的群时延: 750μ s,群时延的最低值被取 作群时延失真的基准; GB6879,在如 图 6所示的样板极限范围内。 测试时输入功率电平一般为 10dBm0。 图 6 音频二线群时延随频率的失真 空闲信道噪声:。 以标称阻抗终接信道的输入口和输出口,空闲信道噪声不应超过 65dBm0p。 选频测得的任一单频 (特别是抽样频率及其倍频 )的电平不应超过 50dBm0p。 当接收设备的输入由对应于 A率解码器输出值编号为 1或 μ率解码器输出值编号为 0的 PCM信号驱动时,单独由接收设备产生的噪声应小 于 75dBm0p。 路际串音: 可从下面两种测试方法中选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将一个频率在 700~ 1100Hz范围内、电平为 0dBm0的正 弦信号加到某一信道输入端,在其它任一信道输出端接收的串 音电平 (远端 )不应超 过 65dBm0。 将 4个互不相关的白噪声信号以 0dBm0电平加到多至 4个信道 输入口时,对端各路终接 600Ω,在任一其它信道所收到的串音电平 (近端 )应小于 等于 60dBm0。 系统主要性能 系统误码率 (BER): 系统误码率应符合指标要求,一般应小于等于 1 109 (连续测试时间不小于 24h)。 系统调节范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