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案例部分考前串讲资料内容摘要:

2020 年 5 月 1 甲启动至 2020 年 10 月 22日全部完工。 B 公司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信息系统集成企业,有高级工程师 2人,软件、硬件、网络工程师共 36 人。 B 公司安排高工李工负责 A 系统的建设工作。 B 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对项目负责人的考核,项目开工前要制订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完工后要对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项目的进度、质 量、成本三大目标都要求控制在计划的范围内。 李工于项目正式启动之前两周开始进行项目建设的准备工作,对工程项目进行了工作分解,在工作分解的基础上,编制了项目资源计划、人员计划、项目质量保障计划、进度计划、项目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计划等。 李工编制完项目资源计划后,报告公►►► 11 司审批,包括项目小组组建的计划在内的项目资源计划顺利地通过了公司审批。 于 2020 年 5 月 1 日项目正式启动时,项目小组也组建完成。 李工所组建的项目小组为 12 人,包括软件设计、编码工程师 8 人,软件测试工程师 4 人。 由于软件项目开发的主要成本为人力资源成 本,为此,李工制定了详细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成本 =12 人 25 周平均人周成本 (1500 元 ) =450 000 元。 为了将软件开发人力资源费用控制在45 万元内,李工制定了详细的工程成本管理计划。 李工所进行的项目工作分解,得到共 24 个系统功能模块,分别编号为 M0 M0„„、 M24,并分别为每个功能模块制定了工期和成本预算。 如表 48 所示。 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李工随时跟踪统计项目的开支情况。 李工要求每位软件工程师每周报告一次工作进度,如某某模块完成工作量 30%,李工据此来估算项目的进度和 成本绩效。 如表 49所示。 李工根据表 49 的统计数据计算累积完工的工程价值,计算公式为: ii24 1 完成率模块单价累积完工工程价值=  i。 【问题 1】 (6 分 ) 请以 200 字左右回答,李工的成本预算存在哪些问题。 李工所采取的成本跟踪管理的方法是什么方法。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中,使用此方法应注意什么特点。 【问题 2】 (10 分 ) 请以 200 字左右回答,衡量软件开发实际累积人力资源成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怎样改进上述方法才能控制好人力资源成本。 怎样得到软件企业实际消耗的人力资源成本。 【问题 3】 (9 分 ) 请以 300 字内回答,李工采用此方法的具体措施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如存在,请指出不足并说明理由,请给出你的改进意见。 案例分析 【问题 1】 挣值管理方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但是, IT 应用系统开发工程项目有其特殊的特点,挣值管理方法的应用必须结合 IT 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才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另外, IT 应用系统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也是比较困难的课题,我们往往很难像其他工程项目 (如建筑工程项目 )那样,将 IT 应用系统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做得准确。 在过去的应用软件工程项目中,很少采用挣值管理来控制项目进度款支付。 但随 着 IT 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 IT 工程监理制度的推广,将来采用挣值管理控制工程进度款支付也是可期待的。 项目经理应当熟练掌握挣值管理方法。 软件项目的合同价格不等于软件项目开发的实际成本,合同价格除了承建单位的软件开发成本外,还包括销售成本、行政费用、税金、利润等,但我们在这里探讨的主要是项目开发成本,即工程成本。 在李工的成本估算中,缺少了对工程量的估算,因此,对人力资源成本的估算也就缺少了依据。 对工作量的估算,如 M0l 模块需要 16“人周”, M02 模块需要 6“人周”,或以“人月”、“人年”为单位来估算工 作量,各模块的工作量合起来,就可得到整个项目的工作量。 当然,如果要把预算做得更准确,还需要估算各模块的代码量,以历史经验得到每个成员的工作效率来计算各模块所需的工作量,但这种做法目前 ◄◄◄ 12 在我国还没有多少成功的案例,很多 IT 公司均是靠经验来进行估算的。 【问题 2】 对于大多数应用软件开发项目来说,工程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人力资源使用成本。 而为了合理有效地控制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在组建项目小组的时候,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情况,分阶段投入人力资源,要做好与其他工程项目协调使用人力资源。 我们也可用人力资源成本来计算挣值 ,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的实际值可向财务查询所支付的成本,挣值可以这样计算: 累积人力资源成本 (挣值 )=241i模块工作量 i完成率 i平均人力周成本 这种计算是在承建单位内部的成本控制。 本题的主要考点在于怎样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合理、有效地进行挣值管理。 要合理使用挣值管理方法,必须同时考虑到软件工程项目的特点。 软件工程项目与建筑工程项目有很大的区别。 软件工程项目更加类似于科研项目。 如表 410 所示。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进度与成本之间的线性比例关系较好,而且进度容易测量。 因此,挣值管理方法也使用得比较好。 但在软件工程项目中,要合理、合适地采用挣值分析方法是比较困难的。 软件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困难有以下原因。 (1)需求的不确定性:软件项目的范围、需求难以准确地定义,导致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变更,从而影响进度和成本。 (2)规模和工作量的不确定性:软件项目的工作量预算难以估计准确。 (3)质量鉴定的不确定性:开发完成并投入运行的软件模块的质量难以鉴定,特别如某个模块完成了 30%或 80%的工作量,我们无法去鉴定,或用于鉴定的成本可能很高而使开发单位难以接受或不愿意去做这样 的鉴定。 (4)把握需求的不确定性:已经编写完成的软件代码,可能隐藏着对需求理解的严重偏差,可能是废品,得全部返工。 (5)难易程度的不确定性:已经编写完成的软件代码可能是很简单的,未完成的可能很难,或反之。 (6)人员的不确定性:如果编写软件代码的人员不稳定,熟练员工中途流失将给项目进度、质量管理带来严重影响。 新人中途接手未全面完成的、风格不良的软件代码,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 员工的敬业精神也难以衡量。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在软件工程项目中对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测量变得很困难,因而,我们就不可能像在 建筑项目中那样使用挣值管理方法了。 【问题 3】 在软件项目的开发管理中采用挣值分析时,可以考察各模块的完成状态,全部完成并且集成测试成功,能够投入初步运行,这样,可以算本模块的工作量完成,可以获得本模块的全部挣值,否则,本模块的挣值计 0。 考虑到工程整体的集成还需要一定成本,因此,在计算各模块挣值时,还应当扣除一定比例的挣值,作为工程整体集成的工作量的挣值。 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很多时候采用估算某模块完成百分之几的做法,但这种做法是粗放式的,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将这信息作为对项目成本累积的参考,作为粗略估计项 目进度的参考,但不是成本核算的依据,也不能作为申请工程进度款支付的依据,需知这种信息的可信度和可控性均较差。 参考答案 ►►► 13 【问题 1】 (6 分 ) 应当先估算各模块的工程量,再以工程量来估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如总工程量“人周”或“人月”或“人年”等。 李工的项目小组的建设应分阶段进行人力资源投入,如设计阶段所用人力应较少,而详细设计完成后,编码阶段进入,则人力投入是高峰期。 人力资源成本的预算也应当核算一定比例的浮动成本。 李工所采用的是挣值管理方法。 此方法应用到软件工程项目中,应注意软件开发挣值与投入的非 线性比例关系特点。 【问题 2】 (10 分 ) 软件开发人力资源成本挣值统计是能够做到比较准确的,衡量软件开发人力资源成本的计算公式: 累积人力资源成本 =241i模块工作量 i完成率 i平均人力周成本 李工所采取的方法应增加各模块工程量的估算,就能够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如表 411 所示。 实际消耗的人力资源成本可通过财务发放的工资统计得到。 【问题 3】 (9 分 ) 李工根据各工程师的进度报告 (进度百分比 )来计算挣值,在软件开发中是不可行的。 在软件开发中,各模块的进度百 分比通常很难测量准确,而各工程师的汇报往往是很粗略的估计,这种估计只能提供给项目经理控制进度时做参考,但不能作为成本核算或申请工程进度款支付的依据。 建议李工以各模块全面完工来进行计算,即各模块要么计算 0%,要么计算 100%完工,但在进行工作分解的时候,分解的深度和各模块的粒度要合适,便于进行控制。 另外,在核算的时候,要扣除一定的比例,如 20%~ 30%作为各模块集成所需要的工程量,待工程全面完工后进行核算。 项目 质量案例 质量是“使实体具备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各项特征之总和”,明确或隐含的需求是 指按项目需求制定的基础性文件。 在信息系统项目中,一般把《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作为项目需求的基础性文件。 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执行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使用一些基本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来保证信息系统的质量。 时间、成本、质量是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如果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即使进度再快,成本再节省,项目也没有意义。 阅读以下关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质量管理方面问题的叙述,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 案例场景 金博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IU)曾经为 K 公司开发过一套信息系统,该 系统涉及了 K 公司的所有主要业务。 该系统中关于组织机构的业务规则如下: (1)组织机构树通过部门编码体现层级和隶属关系。 即部门 0001 的下属部门包括 0001000 00010002,依次类推,根据代码中包含的层级关系确定某 个部门在组织机构树中的确切位置,该编码由公司统一制定。 (2)任意一条业务数据隶属于某个特定的部门。 (3)部门之间存在友好和互斥的关系。 关系为友好的部门可以共享业务数据,关系为互斥的部门互相不能访问对方的业务数据。 后来, K 公司需要调整部门的组织结构,因此对系统提出了升级的要求: (1)系统中的部门编码需要更新为最新的企业标准。 ◄◄◄ 14 (2)组织机构根据最新的企业标准重新生成。 (3)组织结构调整是不能丢失业务数据。 、 (4)系统中可以保留组织机构调整的痕迹,业务数据可以追踪除原属于哪个部门,机构调整后属于哪个部门。 (5)部门间友好和互斥的关系可能会被重新定义。 (6)升级后的系统需要能够适应再次的组织机构调整而不需要再次升级。 项目经理张工接受了这个项目,经过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原系统存在如下缺陷: (1)原系统中将企业对部门的标准编码设计为部门主键,修改起来难度很大,容易发生数据不 一致的问题。 (2)新的企业标准没有考虑到原有企业标准,同是一个部门张工在原标准中为 00010001,在新标准中为00010005,部门的层次也可能发生变化。 (3)业务数据中保存了隶属部门编码,系统已经使用近两年,保存了大量的历史业务数据。 (4)原系统在设计时将部门间的友好与互斥关系硬编码在系统代码中,且涉及面很广,原系统中 80%以上的程序存在这样的硬编码。 (5)不少业务逻辑和工作流程是根据特定的部门编码进行判断的,部门编码的变化会造成业务混乱。 (6)原系统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组织机构调整的可能,也没 有对保留部门变革历史的功能进行设计。 张工认为,需求已经非常明确,对于这个项目的关键是设计的质量,其中包括解决方案的设计和业务系统的改造两部分。 一旦设计出现偏差,返工的工作量会非常巨大,反之,整个项目还是容易控制的。 但张工在如何提高设计质量方面却犯了愁。 【问题 1】 (8 分 ) 试以 300 字内回答,张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设计的质量。 【问题 2】 (9 分 ) 试以 300 字内回答,除设计外,张工还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工程活动。 【问题 3】 (8 分 ) 试以 300 字内回答,如何提高这些工程活动的质量。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开放 式的案例分析题,案例中仅粗略地描述了项目背景的目标,针对如何提高项目质量进行发问,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仔细的分析。 前面一部分对项目背景和目标的描述无非是为了说明这么几个问题: (1)这是一个系统改造的项目。 (2)原系统中存在设计缺陷,没有考虑过组织机构改革的可能性。 (3)需要大量更改原系统的程序,消除硬编码。 (4)需要更改已有的业务数据,同时增加部门变革历史的功能。 基于这些问题,案例的后半部分给出了张工的观点:设计质量是项目的关键,需要提高设计的质量。 结合案例后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案例的前半部分是 引子,后半部分才是关键,也是该案例的题眼:如何提高项目的质量,显然需要用项目质量管理的知识作答。 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知识域,但在 PMBOK 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质量管理的方法,需要结合软件开发和项目的特点给出特定的质量管理策略和方法。 这也正是这个案例的用意所在,考察考生在面对实际的项目问题时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项目的质量问题。 我们首先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考虑一下软件质量的问题。 软件的质量一直是软件界近几十年致力解决的问题,针对使用软件提高软件质量提出了很多的方法和理论。 首先是软件工程的理论,需要使用工程活 动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从系统定义与分析开始,经过设计、实现,最终到验证。 在软件工程中,人们提出了多种软件开发模式和工程活动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