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素质与会计人员管理的问题探讨内容摘要:

会计违规行为做斗争,勇于揭露会计行业的黑暗面,弘扬行业精神,营造行业良好的从业氛围。 这对于会计人员来讲是一项挑战,因为会计人员不仅要行使自己的 权利,同时还要履行自己的义务,为会计行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客观公正具体是指会计信息来源于并符合于客观实际,信息来源是事实,包括数据资料精、确、手续和流程完备。 这是对会计人员提出的内在要求,需要会计人员坚守本心,实事求是。 搞好服务是指要会计人员能够主动性的为企业和单位的经济和管理服务、为决策者等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会计工作本身就涉及到企业最核心的内容,所以带着一定的机密。 而对企业的机密进行保守秘密也是一名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 二、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现状 我国的会计发展时间短暂,会计人员的素质发展也比较缓慢,所以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也是有其原因的,这也是我国会计发展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 没有人就无法做事,会计人员的素质的高低,意味着我国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的工作内容、工作状态、工作效率等是不是最优的,也意味着我国会计人员是否更愿意对我国的会计相关工作的创新付出时间,以下分析了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是引领企业会计人员一切事务的思想指引。 其道德观念的强弱决定了会计人员 的行为和做法。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观念,也能够体现出来一个国家会计等相关内容的水平有多高,而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本身就比较晚,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也不完整,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而这也使得相关工作非常难做。 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其承担的责任,其应该有的义务,而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跟国家利益相比的时候,又会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大批量这样人的存在使得我国对于企业的宏观把握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人员的一种束缚,但是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似乎并不会起到太大作用。 很多人 视而不见,对该做的工作不认真完成,对不能做的事情却铤而走险,这一切的源头都是我国的会计人员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观念淡薄,他们意识不到会计在公司的位置,意识不到他们在社会所承担的角色。 即使有人认识到了,但是由于我国对于职业道德规范的束缚不够严格,他们仍然可以借机钻法律的空子。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总是能找到一种途径来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这也是我们一直有待解决的问题。 甚至有的则是与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串通一气,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造假作假活动,扮演者极不光彩的角色。 更有甚者 ,在财权和命里的诱惑之下,受不住本心,为了眼前的利益竟然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自绝于人民的不归之路。 (二)会计人员的执法环境差 一个企业的会计人员,可以说是企业的核心团队,而且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与该单位都有着直接的经济利益上的关系,他们的薪水,他们的奖惩以及任免等等都与本单位有关。 可以说他们的命运是掌握在公司管理层人员的手中的,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在一个受限制的环境中却要去监督企业做事情,是非常不现实的。 而且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招聘也不是非常的困难,只要会计人员愿意为公司做事情, 那么公司就可以应聘,而企业招聘会计的前提肯定是希望会计能跟公司“一心”,公司招聘会计的目的绝不在于使其替国家考虑问题,更多的是在考 3虑公司的问题,即使交税,那么公司考虑的也是如何少缴税,所以出现了“合理避税”一词。 当企业要求会计人员从事相关工作的时候,会计人员不愿意做又不能不做,执法而不能执法,只能铤而走险,“顶住的站不住,站住的顶不住”。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一系列法制观念淡薄的会计人员,迫于压力和自身的利益出发,就会造假账,以此来得到领导的重用,进而晋升。 我国目前发生的很多经济犯罪案件,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在失 去会计监督的情况下产生的,而那些当事人,也正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不同程度的放弃了原则,有法不依,走上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如何使会计人员执行会计职能的时候不再受到企业的干扰,不再受到相关管理层的威逼利诱,这是以后应该去考虑的问题。 (三)会计人员参与经营管理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已从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从手写账簿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会计信息更加及时、灵敏、准确。 可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会计人员虽然很多,但是大多数都处在非常低的水平,只有少有的财务人员具备真正的会计水平,所以我国大部分会计人员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 而且从普遍意识上来讲,人们还是认为会计只是记账算账的,不仅仅是会计人员,就连其他人也很少有人能突破会计的这种报账型思维模式,而只有对这一观念进行改变,才能使得会计的发展突飞猛进,适应更加繁杂的市场经济环境。 (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尽管随着会计人员后续培训教育的强化和会计人员技术资格考试制度的实行,其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整个会计队伍,无论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 义务水平都相对较低,而且这一现象还无法得到重视。 会计政策和会计知识变化很大,而会计人员的更新速度明显滞后,知识结构陈旧老化,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我国每年都有大批量的财务人员通过资格证的考试,但是去除考试舞弊的因素不说,仍然有很多人滥竽充数,即使通过了职业考试,其水平也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很多其他行业而来的人,看到会计行业的大军就开始转入会计行业,其会计的基础功底太差。 如何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准,使他们能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素质,已经成为目前会计人员调整知识结构有待解决的问题。 (五)会计人员继 续教育意识差 在很多年前,人们认为学个三年,一辈子受用,后来到了现代,可能学个十年一辈子受用,但是到了如今,学多久都感觉不够。 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速度之快,让人望而生畏,所以每个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而这就给了会计人员非常大的考验。 可是我国的会计人员还没有培养成对会计知识不断学习的理念,没有达到对会计的继续教育重视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战略之上。 人们可能考试完了一个证,就安分守己的工作不再考虑其他。 可是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很有可能在一个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就发现自己无法赶上企业的进度,而不得不被淘汰,这对会计人员 来说是残忍的,却也是我国会计人员的现状。 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也会提高我国会计管理的轻松度,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也会提高我国企业会计内容的质量。 然而我国目前会计的现状有很多问题制约着我国会计的发展,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急切的需要我国会计人员进行提高自身。 无论是从人员的专业素质也罢,还是从人员的内在品质也罢,都是我国会计人员素质提高应该去关注的方向。 加强会计人员的内部管理是我国企业应该去努力的方向,而对会计人员素质提高的外部环境是我国政府应该去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