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全文内容摘要:
三条 主控部门 本制度的主控部门为公司质量科,其职责为:负责督促、指导项目部行使本管理制度。 第四条 相关部门 本制度的相关部门为项目部,负责本制度的具体实施。 第三章 工作流程 第五条 实施样板的制作(施工)条件 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必须等先行制作实物样板: 1) 大面积装饰、装潢工程; 2) 市政道路工程; 3) 质量创优工程所确定的部位; 4) 施组中明确的部位。 第六条 实物样板的形态 实物样板根据需求可有以下表现形态: 1) 样板房间(适用于装饰、装潢工程); 2) 样板墙、柱、 梁、板(适用于结构工程); 3) 样板段(适用于市政工程); 4) 小样板制作。 第七条 实物样板的审批 样板实施前项目施工员应向项目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出申请,获得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八条 实物样板制作(施工)过程的控制 1) 实物样板的原材料、半成品必须经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参与实物样板施工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岗位操作证。 3) 施工前技术员应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施工员或质量员应进行监控。 第九条 实物样板的检验和确认 1) 项目质量员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验收,如无现行标准,可以制定标准,报公司技术科审批通过,作为验收标准 ,并以此作为实施样板施工和验收的依据。 2) 实物样板施工完毕,项目主任工程师会同质量员、施工员、技术员和施工班组共同组织验收,并对实施样板进行确认,必要时请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确认。 验收、确认的结果填写在《实物样板确认记录》上。 第十条 实物样板的管理 1) 项目部对实物样板应有产品防护措施,防止损坏。 2) 实物样板一般应保留整个工程结束。 第十一条 本制度由公司质量科编写并负责解释。 五、 顾客满意度监视和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追求顾客满意是我公司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为测量质量管理体系业 绩,并以此来评价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发现、认定质量管理体系可改进的机会,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有关顾客对公司的建筑工程质量、交付、服务等方面满意信息的获取和监控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依据 GB/T19001— 2020 标准,公司《质量手册》制定的。 第二章 职责规定 第四条 顾客满意的测量、监控管理工作的责任领导是分管施工生产副总经理,其职责是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对本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 第五条 本管理办法的主控部门是质量科,相关部门是技术科、经营部及项目部。 主控/相关部门的职责是: ( 1) 质量科 负责本管理办法的制定、修改、贯彻和实施;督促、检查各相关部门履行其职责;负责顾客满意信息记录的收集、整理、分析,分析结果作为评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和改进的依据。 ( 2) 技术科、经营部按本规定的要求负责相关的顾客满意信息的收集、记录、评价,并及时将记录反馈到 质量 科。 第三章 顾客满意信息的收集 第六条 顾客满意信息的内容包括: ( 1) 公司承建项目的业主对其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或工程完工交付后有关工程质量是否满意的感受信息,市场潜在的顾客对公司的质量信誉是否满意的感受信息。 ( 2) 顾客对公司在工程交付、回访、保修服务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 反馈。 ( 3) 顾客对建筑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期望或需求。 以上这些信息既包括顾客满意的正面信息,也包括顾客 不 满意的信息。 第七条 顾客满意信息的收集及责任部门 (一) 有关顾客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质量、工期和服务信息主要有质量负责收集,收集信息渠道方式为: ( 1) 从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各种例会、文件往来、沟通等中收集信息或作应有的反馈后再次获取顾客满意度的 信息。 此类信息一旦发现随时收集。 ( 2) 工程回访和保修服务中征求顾客意见或要求的信息,此类信息在规定保修期限范围内每年收集 1— 2次。 ( 3) 对所收集信息形成记录,填写“顾客满意度监察记录”。 (二) 有关公司承建的项目工程质量方面的信息主要由质量科负责收集,信息收集的渠道、方式为: ( 1) 在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上顾客提出的意见建议或要求此类信息在每项工程竣工后应收集一次。 ( 2) 顾客对工程质量的投诉,此类信息一旦发现随时收集。 ( 3) 收集公司工程项目的获奖情况,此类信息每年收集一次。 ( 4) 质量科应对收集的信息形成记录,填写“顾客满意度监测记录”。 第八条 有关顾客对建筑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期望或需求方面的信息由经营部负责收集。 信息收集的渠道、方式为: ( 1) 顾客在招标文件中明示的一些要求,工期、质量目标、服务要求等。 此类信息的收集、归纳、整理应三个月进行一次。 ( 2) 以电话询问 /走访 /问卷等方式与公司业主进行沟通,了解业主对合同履约方面是否满意。 此类信息的收集应每半 年 进行一次。 ( 3) 市场潜在的顾客对公司信誉是否满意的感受信息。 经营部应对所收集的信息形成记录,填写“顾客满意度监测记录”,并及时反馈给质量科。 第九条 项目部对承建项目过程中必须随时获取顾客满意信息的内容和采取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包括从公司主、相关责任部门反馈信息)。 第四章 顾客满意的评价、分析 第十条 各主控和 相关部门按第七条的规定收集了有关的顾客 满意信息后,应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到质量科。 第十一条 顾客满意信息的评价分: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五 个标准。 ( 1) 很满意:工程实物质量、交付、保修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达到或超过了合同要求,很好地履行了合同承诺;顾客无任何不满意的感受;公司社会信誉良好,质量管理水平处于行业的前列。 ( 2) 满意:工程实物质量、交付、保修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达到合同要求;履行了合同承诺,无投诉发生;顾客无明显不满意的感受。 只在某些方面(如工程质量、保修)提出了一些要求和期望;公司 的社会信誉、质量管理水平较好。 ( 3) 基本 满意:达到了合同要求,履行了合同承诺, 可是 顾客期望未得到充分 满足,质量管理水平 基本上 处于领先地位。 ( 4) 一般满意:虽达到了合同要求,履行了合同承诺,但顾客因其期望未得到满足,质量管理水平也不是处于领先地位。 ( 5) 不满意:有 1 项以上未达到合同要求,或未履行合同承诺,顾客投诉发生了 3 次以上;社会信誉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质量管理水平明显落后于同行业的其它企业。 第十二条 顾客满意信息的分析。 质量科负责对各相关部门收集、评价的信息和反馈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顾客满意的程度,填写“顾客满意程度统计 分析表”应每半年进行一次。 并作为“管理评审”和改进依据。 第十三条 技术科、经营部应依据顾客满意的监视、测量结果形成顾客满意分析评述意见,以确定企业顾客满意程度的趋势,找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管理评审“和”改进“的依据,填写“顾客满意程度统计分析表”应每半年进行一次。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管理办法由质量科编写并负责解释。 六 、 质量事故报告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质量事故上报的有关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沪建建( 95)第 0825 号《上海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管理规定》的精神,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在上海区域内的工程施工项目,其他 地区工程施工项目 可参照本制度另行制订,但需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方可生效。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三条 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 责任领导为公司总工程师,职责为:负责监督或组织主控/相关部门,行使本管理制度的职责。 第三条 主控部门 本制度的主控部门为公司质量科,其职责为: 负责对一般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并协助总工程师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需要时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第四条 相关部门 本制 度的相关部门为公司技术科、项目部,其职责分别为: 技术科协助总工程师对质量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参与质量事故技术方案的拟订和处理。企业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全文
相关推荐
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并不一定总在主体控制范围之内的外部事项,对于这些目标而言,企业风险管理能够合理地保证管理当局和起监督作用的董事会及时地了解主体朝着实现目标前进的程度。 企业风险管理之整合框架无忧商务网( . )百万管理资料下载平台无忧商务网( . )百万管理资料下载平台企业风险管理 ——整合框架 2020年 9月目 录内容摘要 31 定义 92 内部环境 313 目标设定 44
6 分 服务态度热情,周到,不得与就餐人员发生争执。 如故意与就餐人员发生争执扣 5 分。 共 10 分 食堂人员按时开饭,不得无故无饭菜供应。 如不及时扣 2分。 共 4 分 按规定标准供应饭菜,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 如有不公平现象扣2 分。 共 6 分 1 统计饭卡、饭票等数据准确、详细,单据报送及时。 报送不急时扣 1 分
: ① 司机随意将车辆停放在非正式停放地点造成的损失,在扣除所得赔偿后的损失余额由司机承担 60%。 ② 司机无过错,但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损失,司机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 在外出公务期间若车辆发生违章行为或交通事故造成的罚款,车辆损失和人身伤害,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① 造成违章罚款的全部由司机承担罚款责任。 ② 造成的车辆损失在扣除所得赔偿后的损失余额,由司机按交警部门裁定的责任比例
***********我以为我是 可以在你的眼角粘着 ************************* ***********我以为我是 可以在你的眼角粘着 ************************* 库存物品财务管理制度 库存物品 是指在经营教学管理活动中从外部购入、自制、接受投资、接受捐赠等而进入公司(学校)的教学、维修、办公、生活用品等劳动对象和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劳动资料。
方 芳、杨肠、简传红、杨萍和陈小龙等在采购物流成本上保持相同的观点 , 但引入了 ABC 成本方法。 成耀荣、李会太和张文杰等人首次提出了企业采购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第一章 绪论 2 思路和具体方法。 1.研究的内容 这里论文研究了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的相关概念及管理策略,有效地帮助管理者提升对采购物流成本管理的整体认识,从而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采购物流管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发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