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标准范本(五内容摘要:
象:其他各使用部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的落实情况 20 (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0 定量 指标 ( 1)设备利用率 20 ( 2)设备完好率 20 ( 3)设备利润率 2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定性指标。 1)“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的落实情况”: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 0 分。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 0 分。 ( 2)定性指标。 1)“设备利用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1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15 分基础上加 1 分, 2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 2)“设备完好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1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15 分基础上加 1 分, 2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 3)“设备利润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1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15 分基础上加 1 分, 2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 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财务类考核 /无形资产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 名 称 财务类考核 /无形资产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1/4 修改状态 1.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技术开发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日常责 任完成情况 10 ( 2)新品满足社会需要情况 10 ( 3)新产品开发研制实施情况 10 ( 4)新品质量情况 10 定量 指标 ( 1)投资偿还期 20 ( 2)开发研制期 25 ( 3)费用预算完成率 15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定性指标。 1)“日常责任完成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 2)“新产品满足社会需要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 3)“新产品开发研制实施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 4)“新产品质量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 ( 2)定性指标。 1)“投资偿还期”:以投资计划期为基数,达到计划要求给 15 分;每提前 10%则在 15 分基础上加 1 分,20 分为上限;每延后 10%则扣 1 分,扣完为止。 2)“开发研制期”:以投资计划期为基数,达到计划要求给 20 分;每提前 10%则在 20 分基础上加 1 分,20 分为上限;每延后 10%则扣 1 分,扣完为 止。 3)“费用预算完成率”:以预算水平为基数,达到预算水平给 10 分;每超过 1%则在 10 分基础上加 1 分,15 分为上限;每低于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 名 称 财务类考核 /无形资产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2/4 修改状态 2.营销中心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营销中心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日常责任完成情况 40 ( 2)侵犯商标权的处理情况 30 ( 3)商标注册情况 30 定量 指标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定性指标 1)“日常责任完成情况”:优秀 40 分,良好 30 分,一般 15 分,差 0 分。 2)“侵犯商标权的处理情况”:优秀 30 分,良 好 25 分,一般 16 分,差 0 分。 3)“商标注册情况”:优秀 30 分,良好 25 分,一般 16 分,差 0 分。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 名 称 财务类考核 /无形资产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3/4 修改状态 3.行政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行政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 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日常责任完成情况 20 ( 2)土地使用权形成、转让、出售及对外投资过程中的工作情况 10 ( 3)土地使用证书的保管情况 10 定量 指标 土地使用权增值率 6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定性指标。 1)“日常责任完成情况”: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 0 分。 2)“土地使 用权形成、转让、出售及对外投资过程中的工作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 3)“土地使用证书的保管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 ( 2)定量指标。 “土地使用权增值率”:以上期期末水平为基数,达到上期期末水平给 50 分;每超过上期期末水平 1%则在 50 分基础上加 1 分, 60 分为上限;每低于上期期末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 名 称 财务类考核 /无形资 产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4/4 修改状态 4.财务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财务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日常责任完成情况 10 ( 2) 对无形资产形成过程的控制情况 10 ( 3)转让、出售、或投资收益的管理情况 5 ( 4)无形资产核算情况 15 定量 指标 无 形资产收 益回笼率 6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定性指标。 1)“日常责任完成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 2)“对无形资产形成过程的控制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 3)“转让、出售或投资收益的管理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 4)“无形资产核算情况”:优秀 15 分,良好 10 分,一般 5 分,差 0 分。 ( 2)定量指标。 “无形 资产收益回笼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50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50 分基础上加 1 分, 6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财务类考核 /成本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 名 称 财务类考核 /成本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1/9 修改状态 1.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技术开发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开发研制新产品的市场容量、科技含量情况 40 定量 指标 ( 1)新产品增加值率 30 ( 2)产品适销率 3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定性指标。 “开发研制新产品的市场容量、科技含量分析情况”:优秀 40 分,良好 30 分,一般 15 分,差 0 分。 ( 2)定量指标。 1)“新产品增加值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2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25 分基础上加 1 分, 3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 2)“产品适销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2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25 分基础上加 1 分, 3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 名 称 财务类考核 /成本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2/9 修改状态 2.供应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供应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满足生产需要 10 ( 2)对内对外服务质量 10 ( 3)库房管理质量 20 定量 指标 ( 1)采购成本降低率 40 ( 2)部门费用降低率 2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定性指标。 1)“满足生产需要”: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 2)“对内对外服务质量”: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 3)“库房管理质量”: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 0 分。 ( 2)定量指标。 1)“采购成本降低率”:以计划为基数,达到计划水平给 30 分;每低于计划 1%则在 35 分基础上加 1 分,30 分为上限; 每高于计划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 2)“部门费用降低率”:以计划为基数,达到计划水平给 15 分;每低于计划 1%则在 15 分基础上加 1 分,20 分为上限;每高于计划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 名 称 财务类考核 /成本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3/9 修改状态 3.机电设备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机电设备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企业管理标准范本(五
相关推荐
ge 3 of 58企业管理概论试题全国 2020年 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管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144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 )1.下列有关企业含义正确的表述是 ( B )A.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责任最大化为主要目的
调剂和平衡。 69. 定员的作用: (1)定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个单位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工作效率。 (2)定员对新建企业来说,可以有计划地配备各类人员,防止过早过多的招工。 70. 企业定员的要求: (1)定员水平要先进合理。 (2)定员依据要科学。 (3)合理安排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 (4)定员标准既要相对稳定,又要不断提高。 71. 企业定员的方法: (1)按劳动效率定员
人员的学习能力。 它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它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重视 企业 管理 与决策的创新。 只有企业在新的发展路子中,标新立异,找出更多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路线,才是创新、进步的根本。 三、 战略管理的创新 战略管理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的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竞争力。 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
入标准。 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进步,提高 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 企业 管理 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一致。 在管理内容是指程序内容时,可用文字,也可以用文字与流程图相结合的形式规定。 标准的 发布 公司 批 准 后的企业 管理标准 由总经办加盖受控章, 公司内通用的 企业 管理 标准由总经办 根据发放范围 统一发布、归档 ,具体发放范围由标准编写部门根据标准内容涉及的范围确定。 部门内使用的
等级标准、工资等级表、工资标准三个因素决定。 弊端 低、平、死、乱。 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要求 试述我国工资制度改革应遵循的要求。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全面体现不同形态的劳动 分为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凝结形态三种形态。 潜在形态主要指劳动能力,包括工龄、学历; 流动形态指劳动活动本身,用劳动时间表示; 凝结形态就是物化劳动成果。 把工资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激励作用; 凝聚作用; 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