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标准编写、审核和控制程序内容摘要:
入标准。 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进步,提高 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 企业 管理 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一致。 在管理内容是指程序内容时,可用文字,也可以用文字与流程图相结合的形式规定。 标准的 发布 公司 批 准 后的企业 管理标准 由总经办加盖受控章, 公司内通用的 企业 管理 标准由总经办 根据发放范围 统一发布、归档 ,具体发放范围由标准编写部门根据标准内容涉及的范围确定。 部门内使用的 企业标准由标准编写部门发布、控制及归档。 9 企业 管理 标准的复查、修改 复查 部门代号 部 门 部门代号 部 门 01 总经办 07 经营部 02 生产制造 部 08 人事部 03 技术工程部 09 规划部 04 质量部 11 涂装车间 05 销售部 12 总装车间 06 财务部 13 特制车间 Q/XXXXX 01C072020 2 标准实施后,应定期对其有效性和适用 性进行复查,复查周期为 2年一次。 标准的复查工作由标准编写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复查形式可采用会议审查或现场论证。 标准复查的结果分为确认、修订和废止 三 种情况,具体规定如下: a)标准的内容不作修改或稍作编辑性修改的,应予以确认继续有效。 经确认的标准,其编号不变。 b)标准的内容需作较大修改的,应作为修订项目列入标准制订、修订计划,并由标准编写部门组织实施。 标准修订后,其编号只改变年号和版次号,其它不变。 c)已无必要存在的标准,应予以废止。 d)经确认、修订或废止的企业 管理 标准由各标准编写部门报总经办, 由总经办 汇总后统一在公司局域网上予以公布,并在实物版企业 管理 标准封面醒目的位置上,相应盖“ XXXX 年确认、修订或废止”红色印章。 `修改 当标准的内容不够完善和充实,在对标准的内容作少量修改(包括补充)后,仍能 符合当前的 管理需要 的 ,可对标准中局部不适当之处进行个别的少量的修改(包括补充)。 标准的修改,一般由标准编写部门或有关部门提出(填写标准修改通知单),按标准报批程序上报批准后予以发布。 10 附件 附件 1 企业 管理 标准编写、审 批和发布流程 图 11 表式 表 Q/XXXXX 企业 管理 标准评审会签表 表 Q/XXXXX 企业 管理 标准发放记录表 表 Q/XXXXX 企业 管理 标准修改通知单 12 附录:标准版式 Q/XXXXX 01C072020 3 附件 1: 企业 管理 标准编写、审批和发布流程 图 相 关 表 格 流 程 主 要 内 容 草 稿 主 编 人。企业管理标准编写、审核和控制程序
相关推荐
象:其他各使用部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的落实情况 20 (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0 定量 指标 ( 1)设备利用率 20 ( 2)设备完好率 20 ( 3)设备利润率 2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定性指标。 1)“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的落实情况”: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 0 分
ge 3 of 58企业管理概论试题全国 2020年 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管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144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 )1.下列有关企业含义正确的表述是 ( B )A.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责任最大化为主要目的
调剂和平衡。 69. 定员的作用: (1)定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个单位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工作效率。 (2)定员对新建企业来说,可以有计划地配备各类人员,防止过早过多的招工。 70. 企业定员的要求: (1)定员水平要先进合理。 (2)定员依据要科学。 (3)合理安排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 (4)定员标准既要相对稳定,又要不断提高。 71. 企业定员的方法: (1)按劳动效率定员
等级标准、工资等级表、工资标准三个因素决定。 弊端 低、平、死、乱。 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要求 试述我国工资制度改革应遵循的要求。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全面体现不同形态的劳动 分为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凝结形态三种形态。 潜在形态主要指劳动能力,包括工龄、学历; 流动形态指劳动活动本身,用劳动时间表示; 凝结形态就是物化劳动成果。 把工资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激励作用; 凝聚作用; 导向作用;
多大比例是本企业占领的。 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不同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 ● 产品的获利能力。 这是反映企业竞争能力能否持续的支持性指标,可用销售利润率表示。 如果市场占有率高,销售利润也高,那么表明销售大量产品可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从而使企业有足够的财力去彻底改善生产条件,因此较高的竞争能力是有条件坚持下去的;相反,如果市场占有率很高,而销售利润率很低,则表明企业卖出去的产品数量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