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班组管理基础内容摘要:
按照以下阶段依次进行。 第一阶段:把生产现场需要的物品和不需要的物品区分开来,制成一览表。 第二阶段:根据需要程度,实施整理对象的等级化。 第三阶段:决定要和不要的物品,根据等级重新制作分发给各生产现场的一览表 ,并在公布的同时实施。 公司为了达到生产现场无不用之物,而又照顾到工人摆放个人生活用品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在两个车间跨柱之间的空间,专门设置工人存放个人用品的专用橱柜。 2. 整顿: 整顿活动中必须明确以下三个要素:决定放置物品的场所、标明物品的放 置场所、标明物品的名称。 对要整顿的东西一点也不放过,不同的生产现场,管理者开会决定基本的规定。 其实施要点包括: (1)作业工具依据使用频率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放置 (2)放在地上的东西一定要有标示线 (3)放在货架上的东西一定要标示物品名称 (4)文件夹、柜子要标明其放置的物品内容 (5)现场物品摆放目视化。 把物品摆放的位置 通过图表表示出来,张贴在显著的位置,使人一目了然 3. 清扫: 实施清扫的要求: (1)规定每日有 5~ 10分钟为清扫时间,使清 扫成为工作的一部分 (2)明确清扫的责任,自己使用的物品自己清扫,不增加专门的清洁工. (3)把清扫方法标准化。 例如:对设备的清扫同设备的点检结命起来,清扫的同时进行点检和润滑,也就是同时做了保养 4. 清洁: 维持清洁的要求: (1)养成常修头发、指甲的习惯,例行作业服的清洗和洗手,保持工人本身的清洁 (2)生产 现场环境清洁、物品清洁,去除地上的水和油污,经常消毒、杀菌 (3)消除浑浊的空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 (4)职工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 ,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 “ 清洁 ” ,待人要讲礼貌,要尊重别人 5. 素养 (也称为教养 ): 素养成功的要点: (1)素养可以认为是 “ 强行 ’’ 的,可以严厉地指导 (2)管理、监督者指出在生产现场周围的不良之处并广而告之 (3)把生产现场的规定、规章做成手册,进行彻底的教育 素养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使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遵守规章制度和纪律的作风,这是 5S活动的核心。 第三节 质量管理与现场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与现场质量管理的意义 (一 )质量管理 1.质量的含义。 所谓质量是反映某一实体满足顾客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总和,体现“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的原则。 要全面理解质量的概念,必须对下面几个术语有正确的理解。 (1)实体。 实体是可以单独描述和研究 的事物,包括活动或过程、产品、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他们的任何组合。 (2)过程。 过程是运用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 这里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和方法等。 (3)需要。 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愿望和要求。 在合同环境或法规规定情况下,需要是明确规定的;而在其他情况下, 应对隐含需要加以识别并确定,由于需要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因而意味着要对确定了的需要进行定期评审。 无论是明确的或是隐含的需要,可具体化为性能、适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环境、经济性和美观等特性。 (4)质 量要求。 质量要求是对需要的表述,应全面反映顾客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并把需要转化为一组对实体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规定要求。 2.质量管理的含义。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职 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活动。 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必 须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统一领导。 下面是质量管理概念中的几个术语: (1)质量方针。 是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企业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2)质量管理体系。 是企业为实现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3)质量策划。 是为实现质量目标,以质量体系的相关要素为依据所进行的设计谋划活动。 (4)质量控制。 为达到质量要求丽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5)质量保证。 为使人们确信某产品或服务能满足特定质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6)质量改进。 是企业为向自己及其顾 客提供更多的收益,在整个企业内部所采取的旨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各种措施。 3. 质量管理的作用 主要包括: (1)质量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 (2)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保 证。 (3)提高质量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企业管理素质的过程。 (4)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在企业文化改造与重组的层面上,也对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优良的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 )现场质量管理的意义 现场质量管理的意义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培养职工逐步树立质量意识。 2.使职工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生产习惯。 3.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事故。 4.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 )全面质量管理 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含义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综合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性管理活动。 具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1)内容与方法的全面性。 (2)全过程控制。 (3)全员性。 (二 )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1.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 2.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 现场质量管理的重点。 班组长在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贯彻工艺规程,提高工艺质量。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责任和检验制度。 (3)加强对生产制造过 程质量动态的观察、统计、分析和控制。 (4)做好工序质量控制。 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是: ① 对产品的适用性 (性能、精度、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 )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重要影响因素,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② 对 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工作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 特性、部位,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⑧ 对质量不稳定、出现不合格产品多的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 ④ 对用户反馈的重要不良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 ⑤ 对紧缺物资或可能对生产安排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 (5)以适当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并鼓励他们发现产品与工作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班组长现场质量管理必须具备的意识。 主要包括: (I)问题意识。 (2)客观意识 —— 现场管理的灵魂。 (3)时间意识。 ① 及时是在现场要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作出反应。 ② 及早是班组长在现场管理中要有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预先建立起坚固的防线。 可以依靠以下的方法: 一是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形成预 案。 二是进行人员训练。 三是目视管理。 ③ 即刻处理。 4. 使用和服务 过程的质量管理。 三、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 (一 )PDCA循环的步骤 PDCA 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擎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 术和方法。 如图 3— 7所示, 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 4个阶段、 8个步骤: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 PDCA 循环的八大步骤 图 37 PDCA循环示意图 1.第一阶段: P(plan)计划。 包括四个步骤: (1)分析现状。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尽可能以数字说明。 (2)寻找原因。 在所搜集到的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3)提炼主 因。 从各种原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4)制定计划。 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技术组织措施方案,并具体落实到执行者。 所制定的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 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 ? ② 达到什么目标 ? ③ 在何处执行 ? ④ 由谁负责完成 ? ⑤ 什么时间完成 ? ⑥ 怎样执行 ?(即 5WIH) 2.第二阶段: D(do)执行。 3.第三阶段: C(check)检查。 4.第四阶段: A(action)行动 (或处理 )。 包括两个步骤: (1)总结经验,进行标 准化。 (2)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二 )PDCA循环的特点 1.周而复始的闭环。 2.大环带小环。 3.阶梯式上升。 4. 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处理,用标准化、制度化的方法来巩固成果,所以能避免犯重复性错误。 四、质量管理常用方法 (一 )原因分析法 原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用于分析产品质量特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因为其形状类似鱼刺、树枝,又叫鱼刺图、树枝图。 其思路是:采用质量分析的方式,集思广益,把找出的影响质量原因从大 Nd,、 由粗到细,分出层次,把握这些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便于进行质量控制和改善工作。 (如图 3— 9) 鱼 刺 图 原因 人员 设备 影响 方法 材料 图 3. 9 产品质量因果分析图 在绘制因果图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出货系统与结算系统没有结合 出货系统与结算系统没有结合 顾客投诉的员工包括临时雇员,这些人的责任心差 1. 出货部员工没有打印每日回单 汇总打印件 2. 运货部缺少足够的包装材料 顾客投诉增多;顾客为解决一个问题不得不打 2- 3 个电话。 1.画因果图时必须开 “ 诸葛亮会 ” ,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各抒已见,集思广益,把每个人的意见都一一记录在图上。 2.确定要分析的主要质量问题 (特征 )要集中,不要在一张因果图上 分析若干个主要质量问题。 3.因果关系的层 次 要分明。 最 高层次的原因 应寻 求至 可以 直接采 取具体措施解决为止。 4. “ 要因 ” 一定 要 确定在末端 因 素 上 , 而不应确定在中间过程上。 5. 对 末 端因素,特别是 “要因”应科学论证。 6. 论证合格的 “ 要因”一定要在对策表上表现出来。 (二 )生产过程控制法 1. 看板的含义。 看板就是表示某工序在什么时间需要多少数量的某种物料的卡片、表格、指示灯、工具或者声音信号等。 看板包括取货看板、生产看板、管理看板、信息反馈捍板、外协看板等诸多种类,其 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企业的实 际设计。 2. 看板的运行规则以及看板管理的作用 (1)有效防止生产 次品和废品。 (2)后道工序按照需要,以及看板上规定的数量、品种到前道工序取货,直 接送达工位,没有过多的储备和重复储备 ,防止“过量运送”。 (3)前道工序只生产后道工序需要取走的,并在看板上标示了品种和数量的零件,不见看板不生产。 (4)工序间按照看板运输物料,并通过对看板数量的调整,对生产节拍进行微调,实现生产过程的均衡。 (5)看板管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是目视管理在生产现场的具体应用,是优秀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第四节 现场安全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一、安全生产作业的重要意义 班组的安全管理,对于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秩序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关系到 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班组长必须把完成生产任务和保证职工安全与健康统一起来,即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安全工作纳入班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安全生产工作事事有人管,企业安全才有保障。 二、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法规要求 安全生产责任主要在于生产经营单位。 具体包括: (一 )企业主要负责 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二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三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投入。 (四 )职工安全培训以及有关 人员资质认证。 (五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企业班组管理基础
相关推荐
uxY7JnD6YWRrWwc^vR9CpbK! zn% Mz849Gx^Gj qv^$UE9wEwZQc@UE%amp。 qYp@Eh5pDx2zVkumamp。 gTXRm6X4NGpP$vSTTamp。 ksv*3t nGK8! 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Gj qv^$UE9wEwZQc@UE%amp。 qYp@Eh5pDx2zVkumamp。
情形。 四、劳动报酬 计时工资。 乙方的工资由基本(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 基本(固定)工资为 _________元 /月,绩效工资根据乙方的业绩考核情况核定。 如甲方的工资制度发生变化或乙方的工作岗位变动,按新的工资标准确定。 计件工资。 劳动产品单价标准为 _________元 /件。 其他工资形式。 具体约定如下: 五 、劳动纪律 (一) 、 乙方必须遵守甲方依法制订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简介 仓储服务 营运服务 配送服务 运单查询 分公司登陆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物流公司后台管理 初始化信息 公司简介管理 仓储服务 运输服务 配送服务 运单管理 新闻管理 分公司管理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后台系统结构功能图 模块功能介绍 : 网站导航:主要功能是页面导航。 里程查询模块:主要功能是用于计算两个城市之间里程。 运单查询模块
之时消灭。 如果员工未履行提前书面通知义务就不辞而别,则应当按照本单位考勤制度、奖惩制度以旷 工这由作出处理。 自从《劳动法》实施以来,用人单位对于第 31 条的疑义颇多,认为如果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无任何限制,劳动合同没有约束力,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就得不到保证,影响用人单位的工作、生产的正常安排;用人单位的这种看法没有看到劳动者的“可替代性”,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时
能部门并非没有缺点,这样会导致产生更多的交叉领域,当某一部门试图管理边缘活动时会产生不同部门间的冲突,导致一些相当棘手的管理问题。 可以看出在企业中单独设立物流管理部门会带来好坏两个效果,所以怎么样做来消除坏的效果, 增强好的效果就成了管理者的问题,这也是引起关注的原因。 ,政治,经济壁垒不断减少。 如果你是某公司的实物分拨经理,公司在你所在的国家销售最终消费品,未来你将面临怎么样的分拨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