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销售管理方案内容摘要:

进行分析研究,为制定综合性的定价方案做好准备。 第 14 条 估价要求 1.本公司估价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2.新产品、改良产品应由产品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累计成本后再予以估价。 3.估价的方式,必须经过有关专家确认后方可择定。 第 5 章 订货价格 第 15 条 本部分旨在为销售人员接受订货的 价格确定明确的规范。 第 7 页 共 13 页 第 16 条 价格管理专员根据确定的价格水平,编制成本表和销售价目表,并负责检查、确认销售人员交付的订货单上的价格是否正确。 第 17 条 接受订货价格由销售部经理、营销总监和总经理按审批权限进行批准。 第 18 条 销售人员在确定接受订货价格时,需兼顾本公司和客户利益,以免任何一方的利益遭受损失。 第 19 条 在接受订货时,销售人员应认真调查客户的支付能力,以避免货款无法收回。 第 20 条 销售人员依据自己的判断,能够决定订货价格的范围,包括:以公司统一确定的价格接受订货;订货额在 5 万 ~ 10 万元,且降价幅度为 5%的标准品的订货;订货额在 5 万元(含)以内,且降价幅度为 3%的标准品的订货。 第 21 条 订货单由销售人员交销售主管审核,重大金额的订货单需由销售部经理审核。 第 22 条 特别价格。 下列情况销售人员无权自行决定订货价格,需由总经理审议决定:非标准品折价销售;外购产品;因质量问题要求降价销售;因交货延迟而要求降价销售;因大批量订货而要求降价销售;特别订货品;新产品订货等。 第 23 条 订货价格决定在上述任何一项情况下,销售人员都需向销售主管提交订货单,并由销售部经理审查。 第 6 章 附则 第 24 条 本 办法属于管理规章,经审议后,呈请总经理承认公告实施;修改、废止时亦同。 第 25 条 本办法在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 3 销售收款管控规范 1. 3. 1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 内控制度名称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 执行部门 内控制度编号 监督部门 制度受控状态 生效日期 第 1 条 为避免账龄分析不准确,或由于未能收回或未能及时收回欠款而导致收入流失和法律诉讼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 2 条 本制度适用 于所有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第 8 页 共 13 页 第 3 条 账龄分析法是估计坏账准备损失的一种常用方法。 第 4 条 账龄分析法是指 先将应收账款各明细账按账龄 进行 分类,然后针对不同账龄段的应收账款确定不同的坏账率。 第 5 条 应收账款的 账龄越长,所确定的坏账率越大,将 按 不同账龄段计算 所得坏账损失备 抵数汇总,以确定“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数。 第 6 条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剩余的 应收账款,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 第 7 条 在存在多笔应收 账款 且各笔应收 账款 账龄不同的情况下, 当 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 时 ,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 账款 ;确实无法认定的,按照 “ 先发生先收回 ” 的原则确定。 第 8 条 公司应采用统一的“账龄分析表”进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具体形式如下表所示。 账龄分析表 日期: 年 月 日 应收账款账龄 账户数量 金额(千元) 百分率( %) 信用期内 超过信用期 1~20 天 超过信用期 21~40 天 超过信用期 41~60 天 超过信用期 61~80 天 超过信用期 81~100 天 超过信用期 100 天以上 合计 第 9 条 本制度 由 财务 部会同公司其他有关部门解释。 第 10 条 本制度 自 年 月 日起实施。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第 9 页 共 13 页 1. 3. 2 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 内控制度名称 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 执行部门 内控制度编号 监督部门 制度受控状态 生效日期 第 1 章 总则 第 1 条 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 逾期应收 账款催收工作,加快资金的流转 速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促进公司 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第 2 条 权责单位 1.销售部负责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