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汇编—固定资产类内容摘要:
固定资产的保管以“谁使用谁保管”为原则,使用部门或使用人是第一保管人和日常保养人。 在使用部门或使用人发生更替时,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第 3条 管理权限。 1.资产管理部负责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台账。 2.财务部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并协助资产管理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 第 2 章 编制固定资产目录 第 4 条 编制固定资产目录及统一编号,是实行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与建立岗位责任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编制固定资 产台账、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进行维修、编制统计报表及进行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依据。 第 5条 固定资产目录按每一固定资产项目进行编制。 第 6 条 固定资产项目是指一个完整的独立物体,或者连同其必不可少的附属配套的综合体。 第 7条 编制目录时,要注意划清两个界限。 1.划清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界限。 2.划清生产用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的界限。 第 8条 编制固定资产目录及统一编号时应注意以下 5个事项。 1.进行固定资产编号时应遵循统一规定的编号方法。 2.号码一经编定不能随意变动。 3.新增固定资产应从现有编 号依次续编。 4.每一固定资产编号确定后,实物标牌号应与账面编号一致。 5.编号只有发生固定资产处置,如固定资产调出、报废等情况时才能注销,并且编号一经注销通常不能补空。 第 3 章 建立固定资产卡片 第 9 条 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是用于进行固定资产明细核算的依据。 第 10 条 固定资产卡片由财务部签发,通常一式三份,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各一份。 第 11 条 固定资产卡片应按每一独立登记对象登记,一个登记对象设一张卡片。 登记对象的确定方法如下。 1.房屋:以每所房屋(连同附属建筑物及设备)作为一个独 立登记对象。 2.建筑物:以每一独立建筑物(连同附属装置)作为一个独立登记对象。 3.动力设备:以每一动力机器(连同机座和附属设备)作为一个独立登记对象。 4.传导设备:以在技术上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传导系统的设备作为一个独立登记对象。 5.工作机器及设备:以每一独立机器(连同基座、附属设备和工具、仪器等)作为一个独立登记对象。 6.工具、仪器及生产用具:以每一具有独立用途的各种工作用具、仪器和生产用具(连同便于操纵控制的各种附具)作为一个独立登记对象。 7.运输设备:以每一独立的运输工具(如一辆汽车、一艘船 、一架飞机等)作为一个独立登记对象。 8.管理用具:以每件管理用具作为一个独立登记对象。 第 12 条 在每一张卡片中,应记载该项固定资产的编号、名称、规格、技术特征、技术资料编号、附属物、使用单位、所在地点、建造年份、开始使用日期、中间停用日期、原价、使用年限、购建的资金来源、折旧率、大修理基金提存率、大修理次数和日期、转移调拨情况、报废清理情况等详细资料。 第 13 条 固定资产卡片应根据交接凭据和有关折旧、大修理、报废清理等凭证进行登记。 第 4 章 建立固定资产登记簿 第 14 条 为了汇总反映各类固定资产 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使固定资产卡片适应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要求,资产管理部应按固定资产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增减登记簿。 第 15 条 增减登记薄的两种登记核算形式。 1.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开设账页,登记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余额。 2.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账页,登记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余额。 第 16 条 增减登记薄以固定资产调拨(增减变动)通知单作为增减登记的依据,对固定资产的增减进行序时核算,每月结出余额。 第 5 章 附则 第 17 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 18 条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资产管理部所有。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6. 5 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制度名称 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 1条 目的 为明确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与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 2条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第 3条 责任单位 1.财务部负责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 2.资产管理部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协助完成折旧核算。 3.财务总监批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使用年限及净残值率。 第 4条 在用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1.房屋和建筑物。 2.季节性停用和大修停用的固定资产。 3.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4.在用机器设备、计算机设备、运输工具、工具器具等。 第 5条 在建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1.在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并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作为调整当月的成本、费用处理。 2.如果在年度内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 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同时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各项目。 第 6条 不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已提足折旧且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4.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第 7条 固定资产折旧时间和总额 1.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2.企业在每年年底对固定资产的使 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进行调整。 具体内容如下。 ( 1)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 2)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 3)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3.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 4.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5.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 =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值 — 预计残值 +预计清理费用。 第 8条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 固 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一览表 固定资产类别 折旧计提年限 净残值率 房屋及建筑物 20 % 机器设备 10 % 运输工具 10 % 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 10 % 计算机设备 5 % 办公家具 5 %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 5 % 说明 净残值率一般在 3%~ 5%之间 第 9条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1— 预计净残值率)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12 2.工作量法(以每单位工作量耗费的固定资产价值 相等为前提)。 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内可完成的总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前提) 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年限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年限合计法)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 — 已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 +1) /2]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率 第 10 条 生 效执行 此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 修改处 修改日 记 数 期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6. 6 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制度名称 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受控状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汇编—固定资产类
相关推荐
第 11 条 下达执行 财务部将总裁批准的成本费用预算下达到各部门执行。 第 12 条 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果预算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动,且该变动将导致预算结果产生重大偏差时,应及时上报财务部和总裁,在取得同意后,对预算进行调整。 第 3 章 成本费用预算编制方法 第 13 条 各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由财务部牵头,生产计划、机动、人力资源、采购、营销、安全环保等 部门参与制定。 第 14 条
管,并设置合同文本签收记录。 第 15 条 销售部业务员领用时需填写合同编码并签名确认,签订生效的合同原件必须齐备并 存档。 第 16 条 销售业务员因书写有误或其他原因造成合同作废的,必须保留原件交还合同管理档案人员。 第 17 条 合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保管合同文本的签收记录,合同分批履行的情况记录,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等。 第 18 条 销售合同按年、按区域装订成册,保存年以作备查。 第
进行分析研究,为制定综合性的定价方案做好准备。 第 14 条 估价要求 1.本公司估价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2.新产品、改良产品应由产品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累计成本后再予以估价。 3.估价的方式,必须经过有关专家确认后方可择定。 第 5 章 订货价格 第 15 条 本部分旨在为销售人员接受订货的 价格确定明确的规范。 第 7 页 共 13 页 第 16 条 价格管理专员根据确定的价格水平
遇有改错,可以划红线加盖私章订正。 账面记录,严禁挖、补、刮、擦和使用涂改液。 账面记录采用“永续盘存制”,每次发生增减变动,及时计算结存余额。 4.启用账簿,应在账簿封面载明企业名称、年度,在启用页内载明账簿名称、启用日期,由记账人员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章。 5.调换记账人员时,应注明交接日期,并由移交人、交接人签名或盖章。 第 38 条 存货明细账是记录实物的收入、发出、结存情况的重要账册
就应将方便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作为要达到的目标加以考虑。 例如多效逆流萃取工艺,因为萃取液的多次套提,物流错综复杂,在流程设计时考虑一定数量的中间贮罐十 分必要;为保证准确的多效逆流操作,避免操作者的人为失误, 采用计算机程控智能化操作也是设计者应当考虑的确方案之一。 经济观念:企业的生命首先在于经济效益,成 006 年 12月 20水 )Japan0 明日日本に行きます。 楽しみ
蓄资爬雇樟舷蛮并谐准池咽挎缄坐挎藤饰匹漆逊舆傣寥恃劈炒么霸搽疤铭芝像贺妈删 吗摊纪剪赐疗氏刺茫卒逝硒帅醋定搽 意义 企业内部培训师体系构建与管理制度渠道人员培训及资质认证项目 1 内部培训师管理体系科学发展、精细管理、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