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工成本控制体系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

量企业与行业对 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程度。 显然,企业的这三项比率指标应当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这三项比率指标都不能为负值,所以,计算出的综合偏差率应大于 0且小于等于1,符合这一条件的企业是人工成本比率控制较好的企业。 反之则认为该企业在人工成本的比率方面失控了。 有的企业劳动分配率或人事费用率指标出现了大于100%的情况,这显然都是非常不合理的,对于这类企业,首先要改变人工成本超出增加值或销售收入的不合理现象,有 的还必须扭转亏损局面,在此基础上,才便于进行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 综上,从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可以进行弹性控制, 从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可以进行比率控制,企业若在这两方面都控制得较好,则认为该企业是双向控制型的企业;若两方面都失控,则认为是双向失控型企业。 (三 )人工成本控制体系的模型及步骤 1.人均人工成本的增加值弹性、销售收入弹性、总成本弹性及综合弹性的计算 (1)人均人工成本的增加值弹性、人均人工成本的销售收入弹性、人均人工成本的总成本弹性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 Ev表示人均人工成本的增加值弹性; Es表示人均人工成本的销售收入弹性; Ec 表示人均人工成本的总成本弹性; 1 表示当年的人均人工成本; v 表 示当年的人均增加值; s 表示当年的人均销售收入; c 表示当年的人均总成本;l0 表示上年的人均人工成本; v0表示上年的人均增加值;s0 表示上年的人均销售收入; c0表示上年的人均总成本。 (2)人工成本综合弹性的计算公式: 式中: —— 人工成本的综合弹性 2.企业、行业人工成本比率的偏差率及综合偏差率的计算 (1)企业、行业人工成本比率的偏差率的计算公式: 计算出企业当年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分别用 rv、 rs、 rc 表示: rv= l/v, rs= l/ s, rc= l/ c 再设行业当年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分别用表示,则企业、行业人工成本比率的偏差率公式为: 式中, Dv 表示企业劳动分配率与行业劳动分配率的偏差率; Ds 表示企业人事费用率与行业人事费用率的偏差率; Dc表示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与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的偏差率。 (2)企业、行业人工成本综合偏差率的计算公式: 式中: —— 企业、行业人工成本综合偏差率 3.综合评价: 表示企业人工成本综合弹性,是从增长状态来考虑人工成本状况; 表示企业、行业人工成本比率的综 合偏差率,是从水平状态来考虑人工成本状况。 两者综合分析企业人工成本状况时,有以下类型: 双向控制型: 比率控制型: 弹性控制型: 双向失控型: 三、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 )提高对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 人工成本管理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提高对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问题,首先是从战略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多方位市场竞争 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其次是从分配的角度,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是调节劳动者这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经济因素;第三是从管理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活劳动消耗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 (二 )精减人员、合理定岗定编,控制劳动力的投入 精减人员、合理定岗定编是加强用人管理的基础,也是节约活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工作。 若企业冗员太多,必然造成人工成本投入不合理和人工成本的 无效益增长,职工收入水平反而难以提高,这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给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问题。 精减人员应做好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 可将富余人员从岗位上抽出来,组织其学习文化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后再重新竞争上岗。 在脱产培训期间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奖学金制度等。 在优化组织结构中着力解决好富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凡有新建、改建项目需要增加定员的,都首先在本单位内部调整,消化吸收本单位的富余人员。 对新建单位人员配备,从现有人数多于定员的生产单位中整建制的调整,并相应补充一部分新职工。 (三 )加强人工成 本的比率控制 目前在比率控制方面存在着在低水平的基础上收入过分向个人倾斜的问题。 例如,有的企业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在于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中绝大部分用在了人工费用,而用于 扩大再生产的积累所剩无几,明显存在收入过分向该企业职工倾斜的问题。 加强比率控制的措施主要表现在: (1)控制标准的细化,细化到行业内各种不同类型企业,建立行业内各种类型企业的人工成本分析与控制体系,即以各类型企业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三个比率指标为参照,来考 察其所属企业与之对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率,从水平状态考察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情况; (2)加强宏观调控,在政策上对比率控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比率控制较好的企业,在保持人工成本合理比例的基础上,允许适度地提高工资总额,在增加职工收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同时,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这样,使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指标始终保持在有竞争力的水平之上,既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又能形成良性的经营循环。 对于比率失控的企业,必须使其将过高的人工成本比率指标降下来,调整好人工成本与增加值、销售收入、总成本的比例关系。 加加强对工资总额的控制,建立工资的控制体系,将人工成本控制指标纳入对经营者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对人工成本双向失控的企业要追究企业领导人的责任等等。 此外,在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指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个别企业出现了增加值为负的情况,其原因是出现 了亏损,导致劳动分配率指标为负。 对于这类企业,其人工成本比率指标早已背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