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精讲讲义20xx年内容摘要:

部内的所有岗位是否实现了有效的配合,是否能够保证人力资源部总体目标,总体任务的实现。 ( 3)所设置的“招聘专员”的数目是否符合最低数量原则,即是否能用尽可能少的岗位设置来承担尽可能多的工作。 ( 4)“招聘专员”与上下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 ( 5)人力资源部所有岗位是否体现了经济、科学、合理、系统化的原则。 2.在进行工作岗位分析时,准备阶段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案: 5 条 教材: P78 解析: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 解,掌握各种基础数据和资料。 (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3)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3.简要说明岗位调查方案的构成。 答案: 5 条 教材: P7 解析:设计岗位调查方案包括: ( 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 (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 ( 3)确定调查项目; ( 4)确定调查表格 和填写说明; ( 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 4讲讲义 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第一单元 企业定员人数的核算方法 【知识要求】 一、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教材第 24~ 25页) 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 企业劳动定员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从概念的内涵上看,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一种数量质量界限。 这种界限,既包含了对劳动力消耗“质”的界定,也包含了劳动 力消耗“量”的限额。 它与劳动定额的内涵,即对活劳动消 耗量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二、制定企业定员的方法种类(教材第 26页) 制定企业定员的方法主要有: 1.按劳动效率定员:就是根据生产总量、工人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率来核算定员人数。 ( 2020年5月考试单选题) 2.按设备定员:就是根据机器设备需要开动的数量和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3.按岗位定员:根据岗位的多少、岗位的工作量大小,以及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 2020年 11 月考试单选题) 4.按比例定员:按照与企业员工总数 或某一类服务对象的总人数的比例,确定某种人员的定员人数。 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定员人数。 在上述 5种方法中,前 3 种与劳动定额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而后两种方法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 如经验估工、统计分析、技术测定等方法的延伸。 三、企业定员原则(教材第 27 页) 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4.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6.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按劳动效率定员方法 【能力要求】 一、按劳动效率定员方法(教材第 28~ 29页) (一)制定企业定员标准,核定各类人员用人数量的基本依据是: 制度时间内规定的总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的工作(劳动)效率。 (二)按劳动效率定员的方法: 1.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工人劳动效率可以用劳动定额乘以定额完成率计算。 凡是有劳动定额的人员,特别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更适合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定员。 机器制造、纺织企业应以效率和设备定员为主。 例如,计划期内某车间每轮班生产某产品的产量任务为 2020 件,每个工人的班产量定额为 10件,定额完成率预计平均为 125%,出勤率为 90%,则可直接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出该工种每班的定员人数: 仍依上例,如果采用工时定额计算,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式是: 一般说来,某工种生产产品的品种单一、变化较小而产量较大时,宜采用产量定额来计算人数。 ( 3)计划期任务是按年规定的,而产量定额是按班规定的,可采用下面的公式: ( 4)在生产实践中,有些工种(或工序)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数量的废品产生,把废品因素考虑进去,公式为: 例如:( 2020 年 11 月计算题)某车间 某工种计划在 2020 年生产甲产品 100台、乙产品 500 台、丙产品 250 台,其单台工时定额分别为 40小时,计划期内定额完成率为 120%,出勤率为 90%,废品率为 8%,则该车间该工种的定员人数为: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 5讲讲义 按设备定员方法 二、按设备定员方法(教材第 30 页) (一)定员方法依据: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计算公式如下: 例如,某车间为完成生产任务需开动自动车床 40台,每台开动班次为两班,看管定额每人看管2 台,出勤率为 96%,则该工种定员人数: (二)定员方法归属:属于按效率定员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公认的劳动效率表现为看管定额。 (三)定员方法适用: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 机器制造、纺织企业应以此法为主。 三、按岗位、比例、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方法(教材第 30~ 32 页) (一)按岗位定员 1.定员方法依据: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2.适用: ①连续性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企业:如冶金、化工、炼油、造纸、玻璃制瓶、烟草,以及机械制造、电子仪表等各类 企业中使用大中型连动设备的人员。 ②一些既不操纵设备又不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 2.具体方法: ① 设备岗位定员:适用于在设备和装置开动的时间内,必须由单人看管(操纵)或多岗位多人共同看管(操纵)的场合。 例如,某车间有一套制氧量 50m3/h的空气分离设备,现有 3 个岗位共同操作,通过工作日写实,甲岗位生产工作时间为 255 工分,乙方岗位为 300 工分,丙岗位为 245 工分,根据该工种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等因素,规定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为 60工分,计算岗位定员人数为: ② 工作岗位定员:适用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 ,而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 如检修工、检验工、值班电工,以及茶炉工、警卫员、清洁工、文件收发员、信访人员等。 这种定员方法和单人操纵的设备岗位定员的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根据工作任务、岗位区域、工作量,并考虑实行兼 职作业的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定员人数。 (二)按比例定员 1.定员方法依据:这种方法是按照与企业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 2.主要适用: ① 企业食堂工作人员、托幼工作人员、卫生保健人员等服务人员的定员。 ② 对于企业中非直接生产人员,辅助生产工人,政治思想工作人员,工会、 妇联、共青团脱产人员,以及某些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也可参照此种方法确定定员人数。 (三)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1.主要适用: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 2.冶金、化工、轻工企业应以岗位定员为主。 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 四、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教材第 33页) (一)根据统计调查掌握企业医务所(院)全年员工诊病的人数资料。 选择诊病人次数最多的月份,求出平均每天诊病的人次数和标准差。 (二)测定每位医务人员每天准备工作,接待每一位患者,以及必要的休息时 间。 (三)测定必要的医务人员数。 (四)按照一定比例配备辅助人员、勤杂人员及值夜班医务人员数。 (五)计算医务人员总数。 例题:某医务所连续 10 天的就诊人数如下表所示,已知医务人员接待每位病人的平均时间为 15分钟,医务人员的时间利用率为 85%。 又知,按照一定比例配备辅助人员、勤杂人员各 1 人,同时考虑到医务人员需要值夜班,再增加 1 名医务人员。 求: ( 1)在保证 95%可靠性( t= )的前提下,该医务所每天的就诊人数上限。 ( 2)需要安排的医务人员数量。 时间 就诊人数 1 130 2 125 3 110 4 132 5 128 6 115 7 125 8 120 9 135 10 110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 6讲讲义 定员标准的概念及其特点 第二单元 定员标准编写格式和要求 【知识要求】 一、定员标准的概念及其特点(教材第 37页) 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 劳动定员标准作为劳动定额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劳动定额工作标准,即以人力(活劳动)消耗、占用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它具有劳动定额标准的科学性、技术性、先 进性、可行性、法定性、统一性等一系列特征。 ( 2020年 11 月考试多选题) 二、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分类(教材第 37页) (一)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 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可区分为:( 2020 年 5 月考试多选题) 1.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2.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3.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4.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二)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 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可区分为: ① 单项定员标准,亦称详细定员标准。 是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或工序和对象制定的标准。 ( 2020年 5月考试单选题) ② 综合定员标准 ,亦称概略定员标准。 是以某类人员乃至企业全部人员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 2020年 11月考试单选题)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分为: ① 效率定员标准。 根据生产任务量、每个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出勤率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 ② 设备定员标准。 根据设备性能、生产组织状况、技术要求、工作范围、劳动者负荷量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 ③ 岗位定员标准。 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工作流程和任务总量,以及劳动者的负荷量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 ④ 比例定员标准。 按与员工总数或某类人员总数的比例,确定另一类人员人数的定员标准。 ⑤ 职责分工定员标准。 根据生产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管理方式,以及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等因素,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的定员标准。 三、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教材第 38~ 40页) 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2.依据要科学。 3.方法要先进。 4.计算要统一。 5.形式要简化。 6.内容要协调。 【能力要求】 一、定员标准的总体安排 劳动定员标准应由以下三大要素构成 (2020年 11月单选题) 1.概述。 这一部分应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 2.标准正文。 它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 (1)一般要素包括:标准名称、范围和引用标准三项内容。 (2)技术要素包括:定义、符号、缩略语,各工种、岗位、设备、各类人员的用人数量和质量要求。 3.补充。 二、定员标准的层次划分 行业定员标准应包括 9 项内容 (2020年 11月多选题) 【本单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亦称详细定员标准,是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或工序为对象制订的标准。 A、效率定员标准 B、岗位定员标准 C、单项定员标准 D、设备定员标准 答案: C 教 材: P37 解析:本题考察点 — 基本概念掌握的清晰度。 2.企业劳动定员标准的特征不包括( )。 A、法定性 B、技术性 C、精确性 D、统一性 答案: C 教材: P37 解析:本题考察点 — 基本特征掌握的清晰度。 劳动定员标准具有劳动定额标准的科学性、技术性、先进性、可行性、法定性、统一性等一系列特征。 3.( )亦称概略定员标准 ,是以某类人员乃至企业全都人员为对象制订的标准。 A、比例定员标准 B、综 合定员标准 C、效率定员标准 D、设备定员标准 答案: B 教材: P37 解析:本题考察点 — 基本概念掌握的清晰度。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劳动定员标准可分为 ( )。 A、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B、按效率定员的标准 C、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D、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E、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答案: ACDE 教材: P37 解析:本题考察点 — 不同分类方法下内容的归属。 注意:不要将不同角度分类的内容张冠李戴。 2.按照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企业定员标准可分为( )。 A、比例定员标准 B、概略定员标准 C、详细定员标准 D、单项定员标准 E、综合定员标准 答案: DE 教材: P37 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