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ski时间序列概念的流量计算解决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标流速 径向分量的原始数据序列( A为 Auto) : LX 站采用自动测报获取的最小间隔1秒的ArgonautSL指标流速法向分量的原始数据序列( A为 Auto) 具体实现方案的配置框图见图3 8 图3 该方案的实现全部是 通过在 WISKI中配置完成的,没有进行程序代码的开发工作 ,一个普通的水文工程师只要掌握方案的框图,了解 WISKI的常规操作,就可以完成这部分工作。 下面详细介绍方案的配置过程。 断面 平均 流速的计算 指标流速的来源分为2个,一是原始的指标流速5分钟序列,可以直接使用;二是通过自动测报传输的不等距 分量序列。 ,所以通过拷贝动作( copy)生成 ,生成这两个序列的目的是便于人工检查时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正和质量标注。 下一步通过开平方根的计算动作(含流向判断)求矢量序列 ,虽然已经是指标流速,但是时距依然保持1秒不等距特性。 对 ,结合历史数据序列9 ,可以把两种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为指标流速5分钟序列 最后代入我们已有的断面平均流速和断面指标流速的率定公式,使用公式的动作,把 LX. ,即 LX站的5分钟间隔的断面平均流速时间序列数据。 水位到过水面积 水位源数据序列 ,生成 ,目的也是在日常工作中方便对水位数据的维护。 WISKI中测流断面 的 数据是保存在测站的属性中的,我们可以用其内置 计算过水面积的标准程序动作,从水位序列方便的生成5分钟间隔的过水面积序列。 流量(水量)的计算 在经过上两步的计算,已经获得 LX. ,分别是5分钟间隔的断面平均流速和过 水面积时间序列,这一步的操作就是对这两个数据序列进行求积的动作,得到 ,即 LX站测流断面5分钟间隔的流量序列。 水量参数往往是我们最终需要的结果,根据前面提到的计算模型,我们利用 ,对这个时间序列用公式result=movingaverage(1,1,0)*300操作,其含义就是对数据序列 1(1配置为 ),取其前一个( 1),到本处数据( 0)进行平均,然后求 5分钟的 的积 ,就可以得到 每单个5分钟时段的水量序列 导出数据 (Derived TS)的 计算 10 在有了水量序列 ,可以用 WISKI提供的标准动作,计算日月年的统计数据,实际是求和动作,例如日、月、年的通量、 、。 实际上水位、流速等数据都可以生成相应的导出数据,例如水位 、日平均 间序列,这些导出数据的生成在保证产品数据的质量情况下,是比较简单的。 3 探讨 水文多数的参数都是时间序列数据,水文时序数据的的处理常常是分时段的处理,甚至是进行离散类型的摘录数据处理,这主要是受旧有的 采集和 计算手段限制。 把参数在时间序列数据的概念上进行 考虑 ,把整个序列作为处理的对象, 这种理念为我们目前对水文数据的处理提供了启示。 水文时间序列数据的组织 水文 参数的 时间序列数据除了其 内在 包含的时间、量值、数据质量、单位等信息外,它还由诸如流域、地区、河道、站点、参数等信息所限定,如何组织这些信息,使任何的时间序列数据 被唯一的索引,是实现水文参数在时间序列数据层面上进行处理的关 键问题。 在 WISKI中水文数据是通过测站、参数、时间序列数据的层级进行组织, 不同层级包含不同属性,例如在测站属性中可以包含地理坐标、所属流域水系、类别、沿革、管理等 ,通过类似的方式组织时间序列数11 据,不仅唯一定位了某个时间序列数据,还把时序数据背后的信息有机的组织起来。 这种数据组织方式下的水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是实现在时间序列数据层面上水文数据处理的基础。 水文时间序列数据处理的开放性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 水文 数据处理软件, 大多是完成固定的工作,例如提供数据生成报表。 这些工作往往是在系统开发的 需求阶段就被固定下来的,中间过程难以控制,新的需求需要新的开发。 数据的处理软件封装了几乎所有的水文计算模型和大量数据处理功能, 但 用户无法按照 特定需求进行定制的操作或修改,这种封闭的设计,原因在于缺乏对时间序列数据特性的模型构造,缺乏时间序列数据层面的操作手段。 在前面流量自动测报的解决方案中,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操作对象都是针对某个时间序列的,生成的也是时间序列数据, 例如 过水面积 数据序列 由断面和水位序列生成 、流速的历史序列和实时序列被合并为单。基于wiski时间序列概念的流量计算解决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