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筑智能化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33号公告正式内容摘要:

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④ 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 (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 ⑤ 上一阶段设计文件的批复意见。 2. 设计范围: ( 1)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相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的设计内容,以及与相关专业的设计分 工与分工界面; ( 2) 拟设置的智能化各子系统。 (四 ) 关键技术要求说明(必要时): 1. 防雷: ( 1) 确定建筑物防雷类别,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 ( 2) 防直接雷击、防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侵入的措施; ( 3) 当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混凝土内钢筋做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和要求。 — 22 — 2. 接地及安全措施: ( 1) 各子系统要求接地的种类及接地电阻要求; ( 2) 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的设置要求; ( 3) 接地装置要求,当接地装置需做特殊处理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方法等; ( 4) 安全接地及特殊接地的措施。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也可专篇 说明) 4. 安全 技术防范系统: ( 1) 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确定风险等级、系统组成和功能; ( 2) 确定安全防范区域及防护区域的划分; ( 3) 确定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口管理设置地点、数量及监视范围; ( 4) 访客对讲、车库管理、电子巡查等系统的设置要求; ( 5) 确定机房位置、系统组成; ( 6) 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5.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 ( 1) 确定系统规模、网络组成、用户输出口电平值; ( 2) 节目源选择; ( 3) 确定机房位置、前端设备配置; ( 4) 用户分配网络、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方式,确定用户终端数量; — 23 — ( 5) 若设置闭路应用电视.应说明电视制作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选择。 6. 广 播、扩声与会议系统: ( 1) 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 2) 会议扩声、投影、同声传译及视频会议系统传输方式; ( 3) 同声传译模式; ( 4) 确定机房位置、设备规格; ( 5) 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7. 呼 应 信号及信息显示系统: ( 1) 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包括有线或无线 ); ( 2) 显示装置、时钟等安装部位、种类; ( 3) 设备规格; ( 4) 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方式。 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 1) 系统组成及控制功能; ( 2) 确定机房位置、设备规格; ( 3) 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9. 计算机网络系统 : ( 1) 系统组成及网络结构; ( 2) 确定机房位置、网络连接部件配置; ( 3)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及安全; — 24 — ( 4) 传输线缆选择 及敷设要求。 10. 通信网络系统 : ( 1) 根据工程性质、功能和近远期用户需求,确定电话系统的组成、电话配线形式,配线设备的规格; ( 2) 当设置电话交换总机时,确定电话机房的位置、电话中继线数量及各专业技术要求; ( 3) 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 4) 确定市话中继线路的设计分工、中继线路敷设和引入位置; ( 5) 防雷接地、工作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要求。 11. 综合布线系统: ( 1) 根据建筑智能化项目的性质、功能和近期需求、远期发展,确定综合布线的组成以及设置标准; ( 2) 确定综合布线系统交换、配线设备规格; ( 3) 传输电缆的选择和敷设要求。 12. 智能化系统集成: ( 1) 集成形式及要 求; ( 2) 设备选择。 13. 其他建筑智能化系统: ( 1) 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 2) 确定机房位置、设备规格; ( 3) 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 25 — 14. 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应用软件: ( 1) 软件运行软、硬件平台; ( 2) 软件实现功能; ( 3) 软件与外部接口说明。 15. 需要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五 ) 设计图纸 1. 建筑智能化系统总平面布置图(仅有单体设计时,可无此项内容) ; 2. 系统图 3. 各子系统平面布置图 ; 4. 监控点布置图; 5. 机房、接地等有关设计图 ; 6. 通信网络系统: ( 1) 电话系统图; ( 2) 电话机房设备布置图。 、接地系统。 一般不出图纸,特殊工程只出顶视平面图、接地平面图。 : ( 1) 各系统所属系统图; ( 2) 各控制室设备平面布置图 (若在相应系统图中说明清楚时,可不出此图 )。 — 26 — (六)计算书 1. 综合布线系统布设点位及配套接插件计算; 2. 安防系统监控和入侵防范布设点位计算; 3. 会议系统扩声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匹配计算; 4. 电缆选型计算; 5. 机房供配电计算; 6. 防雷类别的选取或计算(可并入防雷专篇说明); 7. 机房照度值和照明功率密度值计算; 8. 系统数据存储量计算; 9. 各系统计算结果尚应标示在设计说明或相应图纸中; 10. 因条件不具备不能进行计算的内容,应在初步设计中说明,井应在施工图设计时补算。 11. 其它要求: (七) 其它需求内容由招标人自行增补。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图设计技术文件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 (一 ) 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 1. 招标文件要求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的设计图纸 (含图纸目录、说明和必要的设备、材料表等 )以及图纸总封面; 2. 招标文件要求的工程预算书; — 27 — 3. 对于方案设计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的项目,若合同未要求编制工程预算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概算书; 4. 各专业计算书。 计算书不属于必须交付的设计文什,但应按本规定相关条款的要求编制并归档保存。 (二 ) 施工图设计文件总封面标识内容: 1. 项目名称; 2. 设计单位名称; 3. 项目的设计编号 ; 4. 设计阶段; 5. 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和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及其签字或授权盖章; 6. 设计日期 (即设计文件交付日期 )。 (三 )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要求: 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智能化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设计说明、设计图,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2. 图纸目录。 3. 建筑智能化设计说明: ( 1) 工程概况: 应将经初步 (或方案 )设计审批定案的主要指标录入; ( 2) 设计依据、设计范围、设计内容,建筑智能化的主 — 28 — 要指标; ( 3) 各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包括布线、设备安装等 ); ( 4) 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亦可附在相应图纸上 ); ( 5) 防雷及接地保护 等其他系统相关内容 (亦可附在相应图纸上 ); ( 6) 电气节能及环保措施; ( 7) 与相关专业的技术接口要求; ( 8) 对承包商深化设计图纸的审核要求。 4. 各子系统应用软件运行软、硬件平台、实现功能及与外部接口说明。 5. 图例符号编号规则说明。 6.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集成设计图 : ( 1) 监控系统方框图,绘至 DDC站止。 ( 2) 随图说明相关建筑设备监控 (测 )要求、点数, DDC站位置。 ( 3) 配合承包方了解建筑设备情况及要求,对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审查其内容。 ( 4) 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 : ① 普通工程宜选定型产品,仅列出工艺要求; ② 需专项设计的自控系统需绘制:热 工检测及自动调节原理系统图、自动调节方框图、仪表盘及台面布置图、端子排接线 — 29 — 图、仪表盘配电系统图、仪表管路系统图、锅炉房仪表平面图、主要设备材料表、设计说明。 、接地及安装设计图。 (也可作为专项设计) : ( 1) 系统综合管线图; ( 2) 系统平面布置图; ( 3) 各系统框图; ( 4) 各系统接线图; ( 5) 说明各设备定位安装、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必要时绘制大样图); ( 6) 配合系统承包方了解相应系统的情况及要求,对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审查其内容。 : 注明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 书 :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计算书,只补充初步设计阶段时应进行计算而未进行计算的部分,修改因初步设计文件审查变更后,需重新进行计算的部分。 (四 ) 其它要求: 其它需求内容由招标人自行增补。 — 30 — 附件 4: 建筑智能化工程招标评标步骤 和注意事项 一、 建筑智能化工程招标评标步骤 (一 ) 初步评审:初步评审做法按招标文件投标须知的相关规定内容进行。 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以他人的名义投标、串通投标、以行贿手段谋取中标或者以弄虚作假投标方式投标的,该投标人的投标作废标处理;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评标委员会初审后按废标处理 : 1.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投标,但没有法定代表人授权书的; 2. 投标文件未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签署或盖公章的; 3. 投标文件书写潦草、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的; 4. 投标人递交两份或多份内容不同的投标文件,或在同一项目中投报两个或多个报价,且未声明哪一个有效; 5. 没有投标报价或投标报价超过投资控制的; 6. 无质量承诺或质量承诺不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 7. 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 8. 不符合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其他实质性要求的。 (二 ) 澄清:投标文件澄清做法按招标文件投标须知的相关规定内容进行。 (三 ) 详细评审: — 31 — 1. 经初步评审合格的投标文件,评标委 员会应当根据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方法,对其技术部份、商务部份和投标函部分作进一步评审和比较; 2. 评标方法按本管理办法的评分方法,评标委员会对招标文件中的投标书、对投标人的设计方案、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投标价格、施工组织设计、投标人及项目经理业绩等内容进行评估。 (四) 推荐中标候选人: 1. 按投标须知的相关规定推荐中标候选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