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管理-itil运维体系建设内容摘要:
2)对事件进行趋势分析,归类分析,并定期提交分析和总结报告; 3)组织事件流程相关人员学习新的知识条目。 4 管理事件流程相关的报表。 1)根据事件流程的要求,定期汇总统计,进行事件趋势、事 件流程执行质量分析。 5 确保流程标准得到遵循,提出事件管理流程优化的建议。 1)监控事件流程环节,确保流程标准和规范落实; 2)对事件流程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向流程负责人汇报; 3)提出事件管理流程优化的建议。 ( 2)事件记录员 事件记录员负责创建事件单,跟踪、协调事件的解决情况,并关闭事件单。 事件记录员的责任包括: 序号 职责 工作任务 工作流程 1 受理并记录客户的请求,并确保客户资料准确有效。 1)验证客户信息,检查该客户是否属于服务的对象范围; 2)收集基本的联系信息,即时更新客户的资料; 3)所有客户 的请求均应做记录,并保证记录准确、完整。 事 件 的 检 测 与 记 录 2 记录通过日常监控发现的事件。 1)记录通过系统监控或服务检测等发现的事件。 3 分析请求信息,创建或更新事件单。 1)调查客户所请求服务,是否属于服务目录的内容; 2)查找或者询问客户该事件是新增事件还是已存在的事件; A 新增事件,创建新事件单; a 在事件单中引入客户信息; b 在事件单中录入详细而准确的事件信息; What-发生了什么; Which-影响了什么服务; When-发生的日期 /时间; Where-发生在哪里或哪个环节; Who-谁提交的。 c 必要时提供软件和硬件配置信息; B 已存在的事件,将新的信息更新到已存在事件单中(已发生,但尚未解决)。 3)查找有类似症状的事件单,并记录(重复事件或同一类原因引起的事件)。 与 初 步 支 持 事 件 的 分 类 事 件 的 检 测 与 记 录 4 鉴别请求的种类,初步判断请求的严重等级。 1)确认请求的类型( IC / RFC / RFI / RFS); 2)询问 客户该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依据事件严重等级政策,在事件单中记录严重等级; 3)对于严重等级为高以上的事件,需在服务管理平台发出公告; 4)对事件进行初步诊断。 5 确定适当的分派。 1)检查事件队列,依据事件分派原则将事件单分配给相关的事件分析员; 2)在适用的情况下,对现有的请求进行链接。 6 基于知识库,解决存在解决方案或变通方法的事件。 1)在知识库中查询已经存在的解决方案 /变通方法,并执行解决方案或变通方法; 2)解决方案 /变通方法如需要启动变更管理流程,创建变更单,通过变更流程实施; 3)对 没有解决方案或变通方法的请求,分派给合适的事件分析员。 7 及时掌握事件的处理状况 ,并将事件的状态告知用户。 1)当事件单被分派给其他分析员,解决此事件需要一定周期时,须及时将事件的解决情况及所处状态告知客户,并与客户对处理情况进行必要的沟通。 8 了解客户对事件解决过程的意见及对处理结果的满意度。 1)确认客户所使用的服务是否已恢复正常,并将客户的意见记录在事件单中; 2)如果客户对事件处理不满意,需要调查客。事件管理-itil运维体系建设
相关推荐
,这是电力金具更新换代的一个良机,铝合金电力金具替代传统型可锻铸铁金具产品,这是当前国内外电力建设中的必然趋势,完全符合国内外电力金具的发展方向, 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与当前国内外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铝合金耐张线夹( NLL 螺栓型、 NXJ 绝缘楔型)结构新颖、合理、安全可靠,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与老式可锻铸铁类耐张线夹比: 1)、重量轻 50%;例如
于 7 月上旬结束复 核中旬公示全市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结果通过对危险运输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运输企业的安全运营意识正确引导企业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已见成效 4
院各病区护理工作计划及总结。 根据优质护理服务“十化”标准和规范要求, 认真执 行 到位 , 争 取床护比达标, 迎接消毒供应验收,使消毒隔离达标。 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 9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 90%。 对各科护理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护理质量 等 情况进行 检查,每月不少于 1 次。 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 95%。 每周检查计划落实情况,月底总结。 做好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每月至少一次。
......................................... 15 专利权和使用费 ..................................................................................................................................................
资源无法实现有效配置,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短缺或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员工的个人能力与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符并没有成为事业单位考核的第一标准,上级单位或者领导的个人意见往往起着重要作用,这便导致人才不断流失、员工的胜任力不足以及人才引进困难的局面经常出现,这些观念上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 更新和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 后 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通常从事的只有档案管理等基本工作
计效益的现象极为普遍。 这使得事业单位职工缺乏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识。 一方面,一些事业单位管理者甚至财务人员对于是否需 要进行成本核算本身也抱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事 业单位不同于私企,不必要应对市场竞争,有国家罩着,并不需要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多此一举;另一方面,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淡漠,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事业单位上级和财务部门负责。 这种 不注重成本控制、没有危机感的现象,导致事业单位损失浪费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