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务管理制度制度范本、doc格式内容摘要:

实行激励约束机制。 财政所财务人员和单位报账员,要按指标控制账、财产物资账、资金核算账规范设立相应的各类总账,明细账和备查账, 各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只能与本单位报账员发生个人财务往来,纳入本单位财务核算,财政所不得与其它单位职工个人直接发生财务关系,不得办理任何超预算开支的资金结付。 乡财政所每半年要向乡人大主席团和乡政府分管领导提供一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每季度向政府乡长提供一次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按月向各统管的独立核算单位提供会计报 表。 四、强化财务管理,严格费用报销审核 财务审批程序。 各单位和村社费用开支,实行交叉审核、单位法人“一支笔”审批制度。 各种开支发票严格坚持“一单三签”和财务复核制度。 由经办人在发票上“背书”详细开支情况、经单位会计人员进行发票要素审核,涉及补助的费用报销,要由单位财务负责人确定报销标准和金额。 未经财务负责人审核的发票,财务审批人不得审签,未经财政所长 复核的发票,资金会计不得办理资金结算,核算会计不得受理做账。 10 人以上的单位开支,由单位财务负责人审核、单位法人(或委托人)独立审批,法人经办的支出不得自行审签; 10 人以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开支,由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单位负责人审批。 单位负责人经办的支出,由政府乡长审批;村社集体开支由村主任审核、乡长审批,村主任经办的支出由支部书记审核。 财务审核人对报账人提交审核的开支发票,要明确签署审核意见,对不属实或需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开支发票,要明确提出处理意见,原则上不得将原始票据退还经办人重新变通、完善。 费用报销办 法。 各单位费用开支要严格坚持开支范围和标准,实行“定期报账,逾期不报”的办法。 对党政实职领导和单位负责人的非上交性职务消费实行“定额控制,凭票报销,超支不报,节约归公”。 对其他人员实行实报实销。 实行包干补助的人员,在补助范围内不得再报销费用。 报账结算程序。 对供给内直发的乡、村、社固定性人员经费,由财政直接列支,直接顶抵各单位预算指标。 各单位、各村社的其它费用、福利开支,由单位报账员凭“一单三签”后的原始发票,经复核后,到资金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