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内容摘要:

超填 50cm,以保证机械碾压到位,采用推土机平土,用 16 吨振动碾压机压实,往返碾压至少 1/3 重合,同时辅以载重汽车轮碾压实,确保坝体干容量达到设计要求(土方填筑采用“环刀法”测试干容重)。 填筑过程应采取措施避免出现弹簧土。 整坡:对于填筑完的渠前边坡必须整坡。 迎水坡坡面在护坡施工前必须清除直面上松散、不密实的填料,直至设计坡面,使衬砌施工坡面平整、密实,局部不密实的铺以人工夯实处理。 背水坡同样进行清理,做到坡面平顺,密实、美观。 渠面边线顺直、同宽、平整。 填筑质量保证措施 ( 1)为保证渠堤填筑质量,根据渠堤填筑生产流程,建立填筑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 制,具体分工如下: ①班组长:对各生产环节质量负责自检、自控、对质量缺陷进行弥补、处理; ②施工员:地区域集中的几个环节,在生产工艺上进行指导,协助处理有关的质量问题; ③试验室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质量要求交底,综合分析质量情况,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方案。 ④技术负责人:对有关人员进行质量要求交底,综合分析质量情 11 况,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方案。 ( 2)根据设计意图及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对填筑料的开采、制备进行试验。 ( 3)根据试验确定经济合理的施工碾压参数、试验结果。 ( 4)现场质量控制分料场控制 和堤面控制大范围。 ①料场控制:即料源控制,除在开采加工上按要求严格控制外,对不合格材料,做到“严格处理”,该弃的料即弃掉。 ②路面控制:首先是对填筑料的质量控制,其次是对施工参数的控制,再次是对施工面貌的控制;路面控制过程中,根据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和部位,检查应分主次、轻重;将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用于堤面质量控制。 ( 5)施工过程中,经常测量填筑断面,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 6)填筑时,先对填筑料进行碾压试验,以保证其达到最佳压实效果;填筑过程中,检测的内容主要有:压实干密度和填筑料筛分试验,采用注水法挖坑 试验。 施工前期、中期为了掌握规律,试验次数较多,后期主要控制碾压参数,为保证施工质量,适当辅以挖坑检查; ( 7)层面注意进行刨毛处理,使层间结合紧密; ( 8)施工中材料检验工作应连续进行,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非规范和非标准的不准使用; ( 9)施工中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并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有关施工参数,确保质量; 12 ( 10)严格控制填土断面尺寸标高。 (四)、 土工膜施工 (一)施工前的要求 大坝防渗施工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因此,防渗施工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并接受甲方、设计、监理的共 同监督。 工程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要求。 土建完成的基层面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材料施工的机具设备必须达到要求。 施工人员必须熟练上岗。 (二)土工膜铺设施工 铺设复合土工膜应先进行坝面整坡、压实,检查并确认已具务铺设复合土工膜的条件,随后做下料分析,画出复合土工膜铺设顺序和裁剪图,检查复合土工膜的外观质量,记录并修补已发现的机械损伤和生产创伤、孔洞、折损等缺陷,进行现场铺设试验,确定焊接温度、速度等施工工艺参数。 复合土工膜的铺设施工工艺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按先上游、后下游,先边坡、后池底的顺序分区分块进行人工铺设;铺设复合土工膜时,应适当放松,并避免人为硬折和损伤,并根据当地气温变化幅度和工厂产品说明书,预留出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变形量。 模块间形成的结点应为 T 字型,不得做成十字形,不得做成十字型;复合土工膜焊缝搭接面不得有污垢、砂土、积水(包括露水)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质存在;坡面上复合土工膜的铺设,其接缝排列方向应平行或垂直最大坡度线,且应按由下而上的顺序铺设。 坡面弯曲处应使膜和接缝妥贴坡面;复合土工膜应自然松弛与支持层贴实, 13 不宜折褶、悬空;复合土工膜 铺设完毕、未覆盖保护层前,应在膜的边角处每隔 2~ 5m 放一个 20~ 40kg 重的砂袋。 复合土工膜应注意下列事项: 铺膜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膜的外观有无破损、麻点、孔眼等缺陷;发现膜面有缺陷或损伤,应及时用新鲜母材修补。 补疤每边应超过破损部位 10~ 20cm。 复合土工膜铺现场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接形式采用双焊缝搭焊;主要焊接工具为焊膜机,使用塑料热风焊枪作为局部修用辅助工具。 现场连接复合土工膜采取以下步骤: 用干净纱布擦拭焊缝搭接处,做到无水、无尘、污垢;土工膜平行对齐,适量搭接; 焊接宽度不小于 10cm;根据当时当地气候条件,调节焊接设备至最佳工作状态。 做小样焊接试验,试焊接 1m 长的复合土工膜样品;采用现场撕拉检验试样,焊缝不被撕拉破坏、母材被撕裂认为合格;现场撕拉试验合格后,用已调节好的工作状态的焊接机逐幅进行正式焊接。 试验性焊接要求: ( 1)试验性焊接在 HDPE 土工膜试样上进行,以检验和调节焊接设备。 ( 2)焊接设备和焊接人员只有成功完成试验性焊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生产性焊接。 ( 3)试验性焊接的频率控制: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每天每台不少于两次,一次在正式作业前, 一次在中班。 14 ( 4)试验性焊接是与生产性焊接相同的表面和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生产性焊接要求: ( 1)只有通过试验性焊接,才能进行生产性焊接。 ( 2)把焊机调整到通过试验性焊接性焊接时的最佳参数,在设计要求的搭接宽度条件下,自动焊接,焊缝“平整、牢固、美观”。 ( 3)对于只适用于修补和双缝焊接机不能操作的地方用焊枪进行修补。 焊接数据的控制 ( 1)不论是生产性焊接还是试验性焊接,必须保持焊接的温度、速度、夹持棍的压力使焊接达到最佳效果。 ( 2)每条焊缝应被检验。 焊接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 1)焊 接边坡时,焊缝长度方向应沿坡度延伸,不能横穿。 ( 2)尽量减少边脚和零星膜的焊接。 ( 3)在焊接操作时应有一位焊接主管人员进行监督。 ( 4)复合土工膜表面应清除油脂、水分、灰尘、垃圾和其他杂物。 ( 5)如果焊接在晚上操作,应有充足的照明。 ( 6)在复合土工膜搭接处,应去掉皱折,当皱折大小于 10 厘米时,采用 圆形或椭圆补丁,补丁大小应超出切口周边 5 厘米。 ( 7)当环境温度和不利的天气条件严重影响 PE土工膜焊接时, 15 应停止作业。 焊接检测控制措施 检测控制分为产品表面检测和焊接缝检测。 ( 1) 产品表面检测:当复合土 工膜展开后,要用眼检查是否有缺陷,标出有缺陷或值得怀疑的地方,以便修补。 ( 2)焊缝的检测分为:目测和检漏试验(非破坏性) 焊缝的目测:主要是对焊缝的外观质量、 T 型焊缝及十字型焊缝的处理、基层有无杂物等项进行仔细检查。 双焊缝的表面:平整、牢固、美观,即光滑平顺,厚度均匀,焊缝处不得有其他杂物及多余散碎焊料,不得使周围母材出现受损伤部位。 T 型焊缝表面:结合紧密,平滑连接。 十字型焊缝表面:在确实避不开时,才可以采用十字型焊接,但必须加盖 20 厘米以上见方的补丁,由经验丰富的焊工完成。 ( 3)非破坏性检测:充 气(双焊缝)。 双焊缝充气检测:通过检查双缝的气密性来判断其焊接质量好坏的非破坏性检测手段。 在气腔内封闭一定压力的气体,通过检测针上附带压力表的变化来判断其气密性。 ( 4) 缺陷的修补:对在目测、正压中所发现的缺陷,应及时修补。 16 (五)、砌石工程 砌石工程主要包括砌石护坡、溢洪道边墙等。 干砌石护坡的石料部分利用原护坡砌石,部分需外运,采用 5t 自卸汽车运输至坝顶,在人工搬运至工作面。 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