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总体设计统一规定第十三分册电气电信内容摘要:
符合有关消防规范和当地消防部门要求,设移动消防设备。 变电所配电室、电缆夹层、控制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火警温度和烟感探测器,此外,电缆夹层和电缆隧道还应敷设感温电缆。 值班室、控制室设火灾报警按钮。 装置变电所分布 根据目前外商初步技术报价的电能消耗指标数据统计和总图布置方案及各装置用电负荷平衡,初步确定化工区各装置配变电所的分布。 乙烯工程厂区分别设置 35kV 或 6kV 配变电所及 车间变电所如下: A、 35kV变电所 (1) 乙烯装置配变电所 (2) HDPE、 LLDPE装置配变电所 (3) PP装置变电所 (4) 丙烯酸及脂装置配变电所 1 (5) 苯酚丙酮装置及第三循环水场变电所 (6) EO/EG装置配变电所及第五循环水场变电所 (7)空分空压装置配变电所 (8) 顺丁橡胶装置配变电所 (9)丁辛醇装置变电所 (10))第一循环水场变电所 (11)第二循环水场变电所 (12)第六循环水场变电所 (13)动力站变电所 B、 6kV变电所 中国石油四川炼油化工工程 总体设计专业统一规定 第 17 页 共 27 页 (1) 丙烯酸及脂装置配变电所 2 (2) 双酚 A装置配变电所 (3) 丁二烯抽提装置变电所 (4) 第三循环水场变电所 (5) 第四循环水场变电所 (6)第五循环水场变电所 (7) 中间灌区变电所 (8) 检修变电所 (9) 管理中心变电所 (10) 中央控制室变电所 (11) 中央化验室变电所 (12) 污水处理场变电所 C、车间变电所 ,依需要设置 炼油工程厂区分别设置的 35kV或 6kV配变电所及车间变电所如下: (略,由炼油区总体院提出) 各配变电所的供电范围详见‘变电所位置示意图’ 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 本工程在总变电所和各装置配变电所设 置功能齐全、可靠性高、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的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应集保护、控制、监测通讯为一体,软硬件的配置应采用当前国内外行之有效的主流产品。 结构上采用分层分布式。 具体地说,它由的分散保护控制单元,站控层( Substation)的智能控制单元,工厂层( Facility)的后台监控系统组成 总变电所及装置(单元)变配电所监控及保护单元采用分散、分 中国石油四川炼油化工工程 总体设计专业统一规定 第 18 页 共 27 页 布式单元结构。 220kV 线路、母联、变压器差动保护及公用测控装置单独组屏,屏体在控制室集中布置。 35kV、 10kV、 6kV 馈出线监控及保护单元安 装在开关柜上(间隔层)。 微机综合保护系统监控总站(工厂层)设在 220kV 总变电所,与动力站、电力系统调度中心等有通讯接口。 各装置配变电所设置站控层( Substation)的智能控制单元或监控机。 本工程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结构,其终端综合保护装置应为数字式模块化结构,直接安装在开关柜门上,各综合保护装置和主机间采用开放型总线,表准通讯网络,易于信息交换和各种指令传递。 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除在各开关装置控制单元保留紧急手动操作跳闸、合闸的手段外,其余全部保护、控制、监视、测量和报警功能均通过综合 自动化系统完成。 本工程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可实现 6( 10) kV 配电系统各类电气设备及线路的保护,适用于各种接地方式;应采用交流采样技术,实时采集各种开关量、模拟量(电压、电流、频率、温度)和脉冲量(有功、无功功率);具有完善的自检体系和事件记录,谐波分析功能;具有小电流选线和相应的保护功能。 能满足供电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连续长期地可靠运行;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能实现就地和遥控转换。 就地操作(修改定值、参数和保护的投入、退出等)应设有授权口令和或位置闭锁开关;监控主机(上位机)应能接收所 有状态量、测量值、电度量、继电保护工况和动作信息等,并对其进行分类、存储、显示、打印、报警,同时根据各种级别实现不同权限的远方或所内控制、参数设置和遥调的功能: ⑴、显示动态模拟图:在一次系统接线图上实时显示 V、 I、 P、 Q、 中国石油四川炼油化工工程 总体设计专业统一规定 第 19 页 共 27 页 kWh、 kVarh、 F、 COSΦ、谐波、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温度及各种遥信量(刀闸状态、保护信号、接点状态、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等); ⑵ 负荷曲线、电压及电流柱形图和统计报表的显示打印; ⑶ 故障报警、历史数据的保存和查询、电量分时管理、操作权密; ⑷ 显示保护动作的结果、记录的信息、时间 等; ⑸ 故障诊断和故障录波,帮助系统,操作票的生成及五防闭锁系统。 以及根据业主要求的其他功能。 可预见的信息量如下: A. 测量及控制 1) 模拟量输入: Ia、 Ib、 Ic、 Ua、 Ub、 Uc,频率 2) 计算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3) 开关量输入:断路器、刀闸、地刀状态位置以及相应的报警状态等。 4) 控制量:断路器的控制输出。 5) 脉冲量:电度表的脉冲输出或通过智能表通讯采集。 6) 数据量:电度表的数据量输出。 (详见下节) C. 自动低频减载装置 在总变电所 35kV 系统 装设自动低频减载装置 D. 同期装置 由动力站设计院提出讨论完善。 E. 电压和功率因数调整 当母线电压和进线功率因数超过设定允许范围时,调整主变 中国石油四川炼油化工工程 总体设计专业统一规定 第 20 页 共 27 页 压器的有载调压开关和投切补偿电容器。 F. 负荷管理和控制 配置可对总变电所各回路负荷监测装置,当负荷大于定值时报警,并指出过负荷回路,以及其它功能。 7. 10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置原则 7. 10. 1 一般规定 配电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反应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电力设备和 线路短路故障的保护应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 要时可再增设辅助保护。 a、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b、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方式。 c、远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和线路的保护实现后备保护。 近后备保护是由本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另一套保护实现的后备保护。 d、辅助保护: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或为补充其功能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7. 10. 2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四项 基本要求。 a、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作时应动作,不该动作时不动作。 为保证可靠性,宜选用可能的最简单的保护方式。 应采用由可靠元件和尽可能简单的回路构成的性能良好的保护装置,并应具有必要的检测、闭锁和双重化等措施。 保护装置应便于整定、调试和运行维护。 b、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和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 中国石油四川炼油化工工程 总体设计专业统一规定 第 21 页 共 27 页 故障设备和线路本身的保护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为保证选择性,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 (如起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 ),其灵敏 性与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 在某些条件下必须加速切除短路时,可使保护装置无选择动作。 但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例如采用自动重合闸或备用电源自投来补救。 c、灵敏性是指在设备和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 灵敏系数应根据不利的正常 (含正常检修 )运行方式和不利故障类型计算。 各类继电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不宜低于下表所列数值。 各类继电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 保护分类 保护类型 组成元件 灵敏 系数 备注 主 保 护 带方向和不带方的电流或电压保护 电流元件和电压元件 零序、负序方向元件 按被保护区末端短路计算 2 变压器、线路和电动机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元件 同上 距离保护 距离启动元件 距离测量元件 同上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力 网中单相接地保护 电流元件 用于架空线 用于电缆 零序方向元件 发电机、变压器、线 路和电动机纵联差动保护 差电流元件 2 按保护装置处短路计算 后 备 保 护 远后备保护 电流元件、电压元件、阻抗元件 按相邻保护区 末端短路计算 零序和负序方向元件 近后备保护 电流元件、电压元件、阻抗元件 按本保护区末端短路计算 零序和负序方向元件 辅助 保电流速断 正常运行方式下保护装置处短路计算 中国石油四川炼油化工工程 总体设计专业统一规定 第 22 页 共 27 页 护 d、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能尽快的切除短路故障。 7. 10. 3 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额定电流选用 5A,其稳态比误差不应大于 10%,当技术上难以满足要求,且不致使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时,才允许较大误差。 7. 10. 4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 或其他故障能使保护装置误动作时,应装设断线闭锁装置,将保护解除动作并发出信号。 当保护装置不致误动作时,应设有电压回路断线信号。 7. 10. 5 为了分析和统计继电保护工作情况,保护装置设置指示信号。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直流电压消失时不自动复归,或在直流恢复时,仍能重现原来的动作状态。 b、能分别显示各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 c、在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保护装置中,能分别显示各部分及各段的动作情况。 d、对复杂保护装置,宜设置反应装置内部异常的信号。 e、用于起动顺序记录或微机监控的信号接点应为瞬时重 复动作接点。 f、宜在保护出口至断路器跳闸回路内装设信号指示装置。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具体配置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并在各装置(单元)初步设计中,针对不同配电单元作出详细说明。 中国石油四川炼油化工工程 总体设计专业统一规定 第 23 页 共 27 页 电源自动切换 ⑴ 电源自动切换在下列情况应装设: a、生产装置中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装设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b、生产装置供配电系统宜在下列地点之一或几处宜装设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c、 6kV 变配电所的进线及母线分段断路器。 d、具有 1 级负荷的 380V/220V 进线及母线分段断路器。 e、应 急照明电源处的工作电源和应急电源之间。 ⑵ 电源自动切换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除进线开关电流保护动作外,应保证工作电源无论任何原因失电或断电,另一电源电压能满足要求时应自动切换投入。 b、切换时间应在避开非同步冲击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并只允许动作一次。 c、当电压互感器的任一熔断器熔断时,低电压启动元件不应误动作。 ⑶ 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时,应校验备用电源的能力及电动机再起动的条件,当不能保证时,可在电源自动切换的同时切除一部分负荷。 ⑷ 电源自动切换装置与继电保护装置应有选择性的配合: ⑸ 电源自动切换装置之间应有选择性配合,其动作时限应按电源侧往后逐渐增加一个时限阶段。 当电源侧有自动重合闸装置时,第一级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启动时限,应较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时限大一时限阶段。 ⑹ 为达到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选择性配合,致使起动时限过长,满足不了电动机再起动要求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中国石油四川炼油化工工程 总体设计专业统一规定 第 24 页 共 27 页 a、减少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级数; b、供电系统宜采用快速动作的保护装置,降低保护时限; c、进线采用电流闭锁,当工艺生产有快速再起动要求时,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可不与上级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配合。 电 动机的自动再起动 ⑴ 鼠笼型感应电动机按工艺要求在运行中,由于供电电源短时中断后又恢复供电时,应设置能够按预先整定的时间、确定批次进行的自动再起动装置。 ⑵ 由柴油发电机供电的应急负荷设自动再起动; ⑶ 电动机的自动再起动控制,必须满足能自动和人工操作的要求。 ⑶ 分批延时自起动电动机之间所需时间间隔以 2~ 3 秒为宜;分批自起动高压电动机之间所需时间间隔以不大于 1 秒为宜;若采用时间干线式自起动小母线方式,则每条小母线之间所需时间间隔低压电动机取 3~ 6 秒,高压电动机取 6~ 8。中石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总体设计统一规定第十三分册电气电信
相关推荐
0 — 5 10 66. 1,1二氯 1硝基乙烷 594729 — 12 24* 67. 二氯苯 对二氯苯( 106467) 邻二氯苯( 95501) — — 30 50 60 100 68. 1,3二氯丙醇(皮) 96231 — 5 * 69. 1,2二氯丙烷 78875 — 350 500 70. 1,3二氯丙烯(皮) 542756 — 4 10* 71. 二氯代乙炔 7572294 — —
4) 数据资料的完善化和代码化。 ( 二 ) MIS 的开发 1. MIS 的开发原则 创新原则,体现先进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要及时了解新技 术,使用新技术,使目标系统较原系统有质的飞跃。 整体原则,体现完整性。 企业管理可以理解为一个合理的‘闭环’系统。 目标系统应当是这个‘闭环’系统的完善。 企业完整的实现计算机管理不一定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实现
是发展变化的,场站管理也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不断丰富新的内容 ,用与时俱进的理论加强场站管理,但每个管理创新,都要切 合实际,多调查研究,多总结员工的意见和好的做法,才能收到良好的创新管理 效果,否则脱离实际将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⑦高标准的精细管理意识。 在各项管理中要突出“严、细、准、精”,四个字。 严一严格执行制度,铁 的纪律,钢的制度不须执行。 细一制度制定要精细,执行制度
做出具体觃定。 管道的无损探伤必须由符合觃定资格的无损探伤人员进行和提出报告,管道检柖后机劢部门要根据报告做出评定。 第四十五条 属二下刊情冴之一的锅炉、压力容器及工业管道应当更新。 (一)因缺陷严重,没有修复价值的或因强度和腐蚀等原因而丌能保证安全使用的; (事)因敁率低、耗能高和经济敁益差的,或虽经大修能恢复其原性能,但丌如更新经济的; (三)技术性能丌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
顺性 逆行 平均 顺性 逆行 (升 /辆 ) 汽油 柴油 90 93 97 卡车 480 480 5 5 5 45 0 100 客车 480 280 4 4 4 40 100 0 轿车 800 800 5 5 5 30 100 0 40 60 出租车 704 704 4 4 4 30 100 0 100 摩托车 576 576 12 12 12 5 100 0 70 30 农 用车 160
发利用合同形式进行违法、违规活动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 对外签订合同前,不了解对方资信、资质情况,不作可行性调研,盲目签约,造成经济损失的; 、审查、审核、批准程序,擅自签订合同的; 、 滥用授权 订立合同的; 按照合同约定擅自支付各种款项的; 签订书面协议并 履行审批手续而变更、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