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模具厂全套管理文件之機器設備保養作業内容摘要:
正常 当工作台松动 .导轨间隙大时 ,对镶条进行调整 . 校正机台主轴 . 年保养内容 每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前完成年保养项目并做好保养记录 校正工作台水平 . 检查各处皮带 ,如有必要进行更换 对内部储存的循环油全部进行更换 . 联络设备维修组对机台精度进行检测 . CNC铣床 .中心切削机 每日开机后首先检查机械原点归 零是否正常 (日保养 ) 清洁空气过滤网和排风扇 ,每周保养二次 .(周保养 三日保养一次 ) 使用程序测试机台动作及各项功能 (年保养 ) 车床 检查主轴箱内润滑油油质 ,如已受污染或劣化 ,则更换润滑油 (季保养 ) 检查主轴心与尾座顶心在同一中心线上 (月保养 ) 切削设备保养作业内容 : 每日保养 工作前 ,先将机台空转 5分钟 ,让机台进入正常之工作状态 ,查看路是否顺畅和油质是否清洁 . 在使用过程中 ,不准用气枪对着机台吹 ,以防砂粒进入导轨 ,关上防护罩 ,看是否牢固 . 系统名称 SYSTEM: 主 题 SUBJECT: 文件编号 DOCUMENT NO.: 机加工管理系统 机器设备保养作业规范 PAGE 6 OF 9 REV A 在使用过程中 ,听主轴有无异常声音 ,有无振动、发热 ,手柄和导轨处有无漏油之现象 . 摇动左右手轮时 ,感觉钢索或皮带有无过紧过松现象 ,钢索是否接反 . 每日工作完毕 ,将吸尘机和机台清理干凈 ,最后将工作台置于机台的中央以防灰尘进入导轨 . 机台上严禁放置其它物品 ,勿常使用某一个部位 ,避免工件撞击砂轮 . : 先关掉电源 ,再打开电控箱 .如有灰尘用气枪吹干凈 ,以免使线路短路 . 检查机台各种开关按纽和线路在工作状况下是否良好 . 检查变频器的温度是否过热 马达在下沉工作状况下 ,噪音是否过大 检查主轴和导轨润滑系统是否顺畅 . 双周时清扫吸尘机集尘箱内的灰尘 . 月保养 先关掉电源 ,再打开电控箱 ,查看各接线头无接触不良现象 . 清洗润滑油槽和过滤器 各机械部件有无松动现象 擦净拖板下的润滑油槽 查检各油管是否顺畅 ,接头处有无漏油现象 打开吸尘机的吸箱 ,用木棍或毛刷敲打或刷凈过滤袋内壁的灰尘 . 季保养 : 更换润滑油 更换过滤网 各电器部件有无烧坏 查看油质 ,油路 ,油管是否工作良好 年保养 更换过泸器 校正 查看手柄之间隙是否过大 导轨磨损是否严重。中小模具厂全套管理文件之機器設備保養作業
相关推荐
业务记录制度,做到处理索赔 时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 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 索赔发生后必须依据合同的准则及时地对单项索赔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 ,不宜采用所谓 一揽子索赔 处理方式。 监理工程师审查索赔报告。 监理工程师审核施工单位的索赔申请。 接到施工单位的索赔意向通知后,监理工程师应建立自己的索赔档案,密切关注事件的影响,检查施工单位的同期记录时
管理系统 治具管制作业规范 . PAGE 4 OF 6 REV A 1. 目的: 建立治具管理程序 ,维持治具的精确度 ,籍以提高加工效率 ,确保加工产品之品质。 2. 范围: 各生产单位使用之正弦台、正弦杆、直角尺、磁力 V型铁、可调式角度规、正弦角度成型器、 R成型器、冲子成型器、双面修刀器、精密平口虎钳 (麦司 )、 EROWA治具系统。 3. 职责 治具采购单位 (企划 课 ):
设备无异常 ,由使用单位填写《设备试车报告表》交于设备维修组 确认会签后存盘 ,且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交于企划课 ,试车内容为数字的要求填写实测数字 ,其余填写 OK正常 或 符合 ,否则拒收。 如设备出现异常 ,将故障登录在《设备试车报告表》中交于设备维修组 ,设备维修组维修 ,如无法维修或需更换部品则知会企划 , 请企划课通知厂商处理 ,并负责跟催 ,直至厂商处理完成后才试机、验收。
撐頭單邊避空 2mm 高出方鐵 ~,撐頭裝配時用 M8 螺絲。 模具合後 ,A、 B 板間隔為。 五金要求 :所有頂針螺絲膠圈均采用公制 ,凡產品膠柱高度大于 12mm產品有位置落頂針除外 要做司筒做頂出 ,小于 以下司筒用有托司筒 ,頂針在行位底 的模具要加裝先復位機構。 密封圈標準如下圖所示 : 所有運水孔盡可能控制在不小于 8mm,模胚運水咀均為 1/4″喉牙 ,模胚出入水處打上 INI
一起 放于柜内并作好防锈保护 . 组立作业 (新规适用 ) 1. 依据“模具维修申请单”及“模具组立确认书 ” → (新规适用 )所列之异常逐一确认模具型修个所均已处理 OK〈除因模具纳期关系经组内主管同意暂作保留之所〉并经组内主管逐一确认后 ,方可开始组立 ,组立前应对各部件进行保养 . 2. 依据记号将模仁入子逐一装入模仁 (装入前应 确认模仁、入子、芯子沉头处配合内角需有轻微避空倒角 )
的设立与修订; 8. 绩效奖励基准的设立与修定。 二、 模具生产科管理职责 1. 生产计划的设立修订; 2. 订单的审核,交货期核定及异常反应,处 理; 3. 生产负荷统计,平衡调度; 4. 人员调度,进度安排与控制; 5. 用料管理及异常追踪改善; 6. 交货期异常反应及处理; 7. 交货期与质量协调; 8. 安全生产的实施; 9. 外协加工的监控; 10.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