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镇工业集中区产业规划项目书内容摘要:

湖,农业资源丰富,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证。 全县山林面积 17 万公顷,水面 45 万亩,耕地 51 万亩。 地上有煤、铁、铜、锌、大理石、石灰石等。 工业集中区规划用地大部分为荒山 ,海拨一般在 20- 40 米之间 .大地构造单元上属长期隆起的扬子准地区,岗丘地表面层仅为 — 米厚粘土层, 往下则为由砾石及坚硬砾石组成,地基承载力在 15— 25 吨 /平方米之间, 适合工程建筑要求。 根据我国地震烈度区域划分情况,属 VI 度设防地区。 ( 4)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全镇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日趋显现。 全镇工业增加值由 2020 年的 2500 万元增加至 2020 年的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 2020 年的 3 户发展到 2020 年的 9 户, 2020 年全镇规模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 亿元,工业销售产值 亿元,实现销售收入 亿元,实现利润 1700 万元。 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 25%。 政策环境 ( 1)制定政策 为支持工业区的发展,东至县委县政府出台了 《鼓励外来投资若干优惠办法》,东流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东流工业集中区工业企业收费优惠政策》等,对入园企业在立项报批、土地征用、生产经营、税费征收等各个方面给予了极大优惠,对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入园企业融资也作出了很多具体规定,并加大了工作协调力度。 目前,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软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 2)简化手续 入园企业立项报批手续,由工业集中区实行项目代办人制度,对签约项目的申办证照,实行代办人“一条龙”服务,东流镇作为代办人代理投资者或协助投资者办妥有关证照审批手续。 ( 3)明确责任和税费征收标准 在土地征用方面 ,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制度。 工业集中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不得低于 80 万元 /亩,工业项目用地的土地基准价格为 万元 /亩,其中含土地补偿费、土地报批费、七通一平(七通一平 :七通指上水、下水、道路、煤气、电、热力、电讯要通到工地;一平指场地平整)。 根据工业项目的投资额、科技含量、就业人数和纳税额,实行地价扶持奖励政策。 在税费征收方面,行政事业性规费,实行“零规费”政策,生产经营性用水、用电按规定下限再优惠 10%。 企业缴纳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前两年全额奖励,企业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五年全额奖。 产业发展基础 自 2020 年工业集中区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起步区( 平方公里)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 7500 亿元,包括:建成工业集中区道路 5500 米,架设供电线路 6000 米、供水线路 6500 米、通讯网络线路 6600 米 ,征用土地 2500 亩,场地平整 1000 余亩,基本完成了工业集中区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工业集中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到 2020 年 10 月,东流工业集中区引进项目 5 个,投产企业 1 个,在建项目 4 个,意向落户企业 4 家,固定资产投资已达到 1 亿元。 工业集中区目前发展 状况良好,已经聚集和正在聚集五金门窗加工、新型建筑建材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四、制约条件与挑战 东流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 SWOT 分析 建园以来,虽然东流工业集中区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有碍于工业集中区经济快速增长。 为了更加有效地制定工业集中区规划,运用 SWOT 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对东流工业集中区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具体分析框架见下表。 东流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的态势分析 优势 劣势 ☆市县领导高度重 视 ☆中央对泛长三角的提出 ☆东至县工业基地、经济强镇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起步晚,主导产业定位不明 ☆现有企业大都规模小,产业链短 ☆科技含量不高 ☆金融体系不完善,企业融资难度大 机遇 挑战 ☆中部崛起和泛长三角是机遇 ☆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工业发展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铜九铁路和安景高速贯通带来有利条件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对刚起步的工业区发展主导产业有质疑 ☆即将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方案的可能影响 制约条 件和挑战 ( 1)区域竞争加剧 虽然对发展工业重要性的认识得到统一,但工业发展思路依然很不明确。 全镇对发展什么工业、怎么发展工业这两个关键问题依然没有弄清,对自身的市场优势及区位特征缺乏分析,招商引资工作要么手足无措,要么徒劳无功。 周边县市工业集中区虽然条件比不上东流,但开发比较旱,东流工业集中区自身又缺乏吸引“资金流”和“人才流”条件。 自然资源虽丰富,但是能用于发展工业的资源尚不充足;随着铜九铁路和安景高速的全面竣工,大大提升了东流工业集中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增加了东流的知名度,但优势目前还并不明显。 ( 2)没有形成产业链,产业间关联度不够高,生产过程中的协作伙伴多在外地,本地各行业分工不够细化,行业配套及协调能力不强。 产业没有形成链式发展,没有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 ( 3)由于起步晚,招商引资急于成,导致功能划分不明确,产业定位徘徊在一段时间。 ( 4)招商引资方法陈旧,过分注重人事关系在招商工作中的作用,缺少主动招商的动力。 忽视区域产业系统的功能定位,盲目招商引资,贪多求新,过分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有些互不相关的企业入园后不但不能产生聚集效应,反而相互争夺资源和区位优势,从而削弱竞争力。 ( 5)开发建设起步较晚 东流工业集中区尚处于起步时期, 2020 年才开始建设,前期定位又不明确,导致招商工作存在饥不择食、急功近利的盲目倾向。 目前工业集中区尚有项目资质较低、实力不济,导致产业链不能很好的形成。 第二章 产业定位 一、产业定位 东流工业集中区是经过东至县委、县政府根据县域内外的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布局及成因,市场发展趁势以及东流的工业基础、区位优势而确定的。 在《东流镇总体规划》( 2020— 2020)指导下,东流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为:建设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轻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 主体,以高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化工业集中区和城镇新区。 结合区域内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重点考虑入园企业的产业形成,东流工业集中区产业定位为: 以生产加工五金门窗及建筑新材料为主导产业;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辅助产业。 形成以发展高新科技为优先的生态环保型产业链。 二、产业定位的依据 东至县“十一五”发展规划; 《东流镇总体规划》; 《东流工业集中区控制性祥规》;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泛长三角的战略决策; 东流镇工业企业已向五金门窗及建筑新材料和农副产品加工方向发展,产业的规模和产业链在不断形成。 三、工业集中区产业定位方案 由于东部地区土地价格飞涨、用工成本上升、资源稀缺、环境污染等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与安徽省毗邻的长三角地区产业正在向内地转移。 结合国家实施“泛长三角”战略和安徽省“十一五”规划,以及“ 861 计划”、“东向发展战略”和“沿江经济带率先崛起战略”等政策措施,联系东流镇特色以及工业集中区现有的企业发展状况,考虑东流镇特殊的生态环境要求以及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交通、资源等客观条件,拟定产业发展方案如下: 安徽省产业政策 集中区现有企业情况 相关产业发 展现状 东流镇 资源特色 筛 选条件: 环境交通 市场需求状况 交通条件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 五金门窗及建筑新材料 (五金、新建材) 四、东流工业集中区产业规划的必要性 明确产业发展思路 “十五”以来,东至县着力发展工业,提出了重振东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又进一步明确加强东流工业基地建设。 先期虽然对发展工业重要性的认识得到 统一,但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思路依然很不明确。 因此有必要对自身的市场优势及区位特征进行认真分析,对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产业这两个关键问题必须弄清。 适应产业发展和市场的要求 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五金建材业在县内占有一定的份额,但生存和发展空间条件都不具备,规模过小,产品质次低。 东流工业集中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目前进入和准备进入的县内外相关企业已有 4 家。 符合现代工业的理念 现代工业不仅要求在规模上、产业集群上、技术领域要求很高,而且要求在能源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树立 现代化工业理念,工业集中区才有活力。 为工业集中区建设以及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 便于统一配套建设,统一管理,形成生产集约化、规模化。 促进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更好地完善镇区区域功能的划分,有利于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具有一定特色的沿江小城镇,促进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五、东流工业集中区产业规划的可行性 工业集中区建设已掀起高潮。 根据《东流工业集中区控制性祥细规划》已完成集中区起步区 平方公里的场地平整、道路、给排水、电力、照明及厂房建设。 后续工作正在进行。 产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到 2020 年 10 月,东流工业集中区引进项目 5 个,投产企业 1 个,在建项目 4 个,意向落户企业 4 家,固定资产投资已达到 1 亿元。 工业集中区区位优势明显,属泛长三角经济圈,处在两山(黄山、庐山)四市(安庆、九江、景德镇、池州)中间位置。 高速和铁路的开通,大大拉近了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 东流工业集中区是东至县“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将进一步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东流镇基础雄厚,内涵丰富,对集中区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经过几年来的开拓进取东流镇已成为安徽省重点中心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小 城镇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东流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利用自身有资源优势和特点,打造“尧舜之乡和陶公文化”知名度日益提高。 工业集中区各项生产要素如 劳动力 资源、劳动环境、劳动技术支撑等优势,对产业发展十分有利。 资源禀赋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也十分有利。 东至物产资源丰富, 全县山林面积 17 万公顷,水面 45 万亩,耕地 51 万亩。 地上有煤、铁、铜、锌、大理石、石灰石等。 土地后备资源有开发利用潜力,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证。 六、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和基础 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节约”的原则,根据东流镇宏观经济环境转变和未来发展的目标,形成点、线、面互动的空间发展新格局,积极促进区域分工和要素流动,形成高效,完善产业的分工体系。 大力加强优势产业,进行产业纵深布局,可循环发展调整,降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产业发展基本原则 ( 1)优势原则,包 含历史形成的优势产业及资源优势产业两个层面的内容; ( 2)纵深发展,重视产业链的纵深和体系化建设,充分挖掘潜在的产业和商业价值; ( 3)循环经济,强化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 4)招商引资,对内要符合产业政策发展的组织和个人保持资源开放,对外要放眼世界,欢迎多种形式的投资、合作,吸引国际化资本等。 七、产业发展规划期限与目标 产业发展规划期限 东流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规划期限为: 2020 年 — 2020 年,分二步实施。 第一步: 2020 年 — 2020 年。 主导产业:五金门窗生产,同时引进建筑新 材料企业,为扩大主导产业和产业链的延伸打下基础。 第二步: 2020 年 — 2020 年。 主导产业:五金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 打造一个以五金门窗和建筑新材料为主要产业的加工园区,并形成东至县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产业发展目标 ( 1)经济发展目标 : 到 2020 年集中区生产总值达到 22 亿元,年均增值 24%; 人均 GDP 达到 15000 元。 财政收入达到 亿元, 年均增长 120%。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13 亿元,增长 20%。 ( 2)社会发展目标 : 规划期内新增就业岗位 20203000 个,年劳动力转移安置 1000 余人 ; 到 2020 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覆盖率为 1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2020 元,平均增长 10%,农民人均纯收入 7000 人,平均增长 10%。 ( 3)资源和生态环境目标: 绿地覆盖率达到 40%; 污水集中处理率 85%,垃圾无害处理率 100%; 资源转化率达到 35%; GDP 能耗五年内比“十五”期末下降 21%左右; 城镇空气质量优良率年均值保持在 93%以上。 ( 4)相关基本数据 : 主导产业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公里; 固定资产投资 8 亿元; 全部 投产达产后,企业年总产值达到 10 个亿; 辅次产业 :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